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随着海上运输业的持续发展,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也随之增加,发生船舶污染事故后,海事机构有权实施强制清污避免或者减少污染损害,但是对实施强制清污的条件及由此产生清污费用的求偿路径,理论与实务界存在诸多争议。文中由一起厦门海域发生的强制清污案例引发思考,从实务角度出发,用推演法分析实施强制清污的几种情况,探讨各清污主体之间的关系,得到清污单位直诉清污义务人合理结论,并给出实施该追偿路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海事管理机构指令清污单位开展清污行动的性质,关系到海事管理机构能否正常履行职责和维护清污单位的正当权益。通过案例分析海事管理机构、清污单位和污染责任方三方关系,得出结论:海事管理机构指令开展清污行为是行政代履行行为,追偿费用适格的诉讼主体是海事管理机构而非清污单位。对海事管理机构对清污单位的监管和履行程序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清污工作,维护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3.
《世界海运》2019,(12):48-52
通过分析船舶油污事故中强制清污行为的属性,梳理清污行为中涉事各方的法律关系,总结强制清污费用属于民事性质债权的原因,提出强制清污费用索赔的对策建议,包括由海事部门作为原告提起民事诉讼、规范代履行的流程、加强对清污行为的监督、设立船舶油污损害赔偿基金针对强制清污费用的先行支付功能等。  相似文献   

4.
海事强制清污作为一种有效海事行政强制执行方式,对及时消除海洋环境污染和防止污染损害扩大具有重要意义。从一起强制清污费用索赔纠纷的案例入手,反思海事强制清污工作,对海事行政强制法律性质、清污费用主张、强制清污适用前提、法定程序等进行全面分析,阐明海事强制清污工作中的几个问题,对海事现场强制清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应对大规模海上溢油污染,提高清污效率,提出了用双体船做清污船,并在两船之间安装清污装置的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楠 《珠江水运》2007,(2):36-38
目前学术界对于船舶溢油污染的清除费用的性质仍存在争论,但大都未能从不同情况下的清污行为性质出发来分析清污费用的性质,而只是笼统的认为其性质为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本文拟在对清污行为法律特征及性质分析的基础上分别讨论不同情况下的清污费用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立足于海事机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中的职责定位,划分船舶油污清除中可能产生的三种情形,依据法律规定明确海事机构职能,形成自行清污不越位、组织清污不缺位、强制清污不错位的法律定位,进一步明晰海事机构职责边界,为海事机构全面履行清污职责、有效减少履职风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当前船体清污方法对海水的污染较大,且需定期更换,成本较大,为此将电解海水计算应用于船体清污中,分析了电解海水计算在船体清污中的应用原理,采用电解槽方式对船体进行清污,给出电解海水计算应用于船体清污的装置流程,将海水从海水泵导入电解槽进行电解,通过电解槽出口进入分离罐,到达拦污栅,令冷却水泵从海水箱中吸入和电解液混合的海水,传输至海水冷却系统,防止海生物附着在船体上。给出电解槽的数学模型,降低极化电位,确定电极材料,降低欧姆降对电解糟的影响,减少Pcl2和PH2,通过电解槽数学模型对电解槽结构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解决,设计出性能优良的电解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对船体进行清污,清污效果较好,在Ru O2含量为30%的情况下,电极性能最高。  相似文献   

9.
随着水域环境的恶化和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高度关注,水域清污技术领域正在迅猛发展。为了降低传统清污作业高昂的人力成本和提高清污效率,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对水域中污染物的识别进而做到自动清污,已经成为各国技术人员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基于水域污染物的种类、特点与识别难度,综述了水域污染物识别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固体污染物识别装置与液体污染物识别装置的识别原理与应用情况,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在的海上清污力量已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为了更加完善海上污染应急队伍,应对日益增加的污染风险,争取将渔船建设为第三梯队海上应急清污力量。  相似文献   

11.
张晓慧  杜川 《世界海运》2008,31(3):49-51
分析应急反应中实施清污行动的相关国际公约、国内法律和规章的有关规定,阐述海事行政强制措施的法律依据,提出解决目前主管机关清污行动中法律建议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7月16日,大连新港中石油原油储备区输油管线发生爆炸起火事故,引发大量原油泄漏入海,对海洋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大连市委、市政府指定辽宁海事局作为海上清污工作的指挥部门,迅速组织开展海上清污行动,把事故造成的环境损失降到最低。经过九天九夜的连续奋战,海上清污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此次事故暴露出了我国在重大水域污染事故应急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加强我国水域污染应急体系建设已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7·16"事故的海上清污工作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此次事故带来的经验和教训值得人们认真地反思。本刊记者专访了此次清污效果评估组组长,大连海事大学船舶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吴宛青教授。  相似文献   

14.
船舶起火、人员潜水、施救、溢油泄漏、清污…… 9月2日上午的青岛团岛附近水域,十几艘船舶、两架飞机在紧张有序地开展着海上救援和溢油清污行动,海事巡逻艇在周围警戒巡航.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海事主管部门强制清污费用索赔分为不涉外和涉外两类,对两类清污费用索赔途径的法律依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提出了行政强制执行和民事诉讼两类索赔途径,并进行了利弊分析,提出了有关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包继来 《世界海运》2009,32(3):62-62
清除重大污染作业往往产生巨额费用。我圈现有的防污染机制和赔偿机制未能充分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对清污费用的法律性质进行探讨,有利于妥善解决清污费用垫付和赔偿问题,有利于防止或减轻污染损害。  相似文献   

17.
图片     
《中国海事》2012,(3):76-79
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关注船舶清污协议制度执行情况 为了解船舶清污协议制度实施过程中航运企业所遇到的问题,2月22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就船舶污染清除协议制度的执行情况在沪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8.
船舶起火、人员落水、施救、溢油泄漏、清污…… 9月2日上午的青岛团岛附近水域,十几艘船舶、两架飞机在紧张有序地开展着海上救援和溢油清污行动,海事巡逻艇在周围警戒巡航。  相似文献   

19.
笔者应邀参与由上海海事局组织的"桑吉"轮清污行动专家评估会、清污评估会和水下抽油作业方案评估会,和各位行业专家交流,结合"桑吉"轮污染事故,就尽快消除持久性溢油污染源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安全与防污     
《中国海事》2010,(8):80-80
天津海事局清污船舶积极参与大连湾溢油清除工作 “7·16”事故造成大连附近海域大面积污染,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要求,交通系统所属力量要全力开展清污工作。18日19时48分,天津海事局指派正在龙口港执行航标作业的“海标11”轮,即刻从龙口航标作业现场赶赴大连,支援辽宁海事局开展海上溢油清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