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案例,以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为根据,详细分析了地质雷达在隧道中进行检测作业时的关于缺陷判断的可靠性,同时例举地质雷达检测的实际案例来证实地质雷达在隧道作业时对于隧道质量检测的能力,对于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中的使用推广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隧道施工中可能会出现质量问题,为隧道质量无损检测使用地面穿透雷达技术。探地雷达检测是一种利用光谱电磁波检测法测定不同介质分布的使用。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结构可以实现连续扫描,直观图像采集图像检测。雷达在无损检测的应用中工作方法有:分析线路布置,数据采集,现场测试和后期的信息等。以分析地质雷达隧道无损质量检测的实际应用中的数据的收集,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
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隧道等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检测现场情况复杂,检测结果常常超出预期,图像解译工作也过度依赖于个人经验,缺乏必要的理论依据,检测技术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为了提高解译水平,基于Maxwell方程组电磁理论,采用工程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隧道工程衬砌病害部位进行检测,然后采用数值分析技术对病害部位进行正演模拟,并就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有助于隧道工程衬砌检测图像的解译,为探地雷达在衬砌检测图像解译工作积累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由素混凝土、单层钢筋网及双层钢筋网3个区段组成的隧道衬砌试验模型,模型中布设了常见病害(空洞、空洞积水和混凝土析水)。模型自然养护28天,运用地质雷达对衬砌模型进行检测。对比隧道衬砌模型的地质雷达剖面图与实际的衬砌布设情况,可得结论:地质雷达检测对钢筋的存在反应敏感;双层钢筋网检测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病害复杂(叠加)处检测图像辨识准确度较差;钢筋网的存在对其上下方病害的检测存在一定的影响;空洞积水的反射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地质雷达(配800 MHz天线)的检测精度约在50 mm范围内,不能完成小尺寸空洞的检测。这为隧道衬砌常见病害的检测识别提供了一定的经验依据,并对隧道衬砌中双层钢筋网内病害和小尺度病害的检测做了初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病害与灾害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就公路隧道中常见的撞击回波法、地质雷达、激光扫描等无损健康检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加以概述;对常见的7种公路隧道病害与灾害的成因与相应的防治技术作了归纳总结,最后对隧道健康诊断与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随着交通及地铁事业的不断发展,隧道数量逐年增加,运营中出现的病害也屡见不鲜,但隧道建成以后用常规方法很难对衬砌质量作出系统评价.地质雷达探测利用高频电磁波对不可见目标体进行扫描,以确定其内部结构形态和位置.文中结合工程实例,给出地质雷达的原理及其探测方法,包括测线布置、数据采集和图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质雷达可以精确探测衬砌厚度、衬砌的不密实、背后空洞和积水等情况;证实了地质雷达技术在隧道质量检测中起到了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质雷达是一种依靠发射超高频电磁波探测岩土体介质分布的物探仪器,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日渐广泛。阐述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探讨了其应用于公路隧道工程的数据处理和图像解读方法;介绍了雷达在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和初衬质量检测中的成功应用,为公路隧道雷达监测和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路隧道健康诊断与控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路隧道病害与灾害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公路交通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就公路隧道中常见的撞击回波法、地质雷达、激光扫描等无损健康检测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加以概述;对常见的7种公路隧道病害与灾害的成因与相应的防治技术作了归纳总结,最后对隧道健康诊断与控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具有高精度、直观以及连续无损的优点,在工程地质、混凝土结构探伤以及道路桥梁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对混凝土隧道地质雷达检测技术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地质雷达技术在公路路面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路面先期病害是影响公路使用性能,危及公路行车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高效、经济的路面检测方法对于及时发现路面先期病害至关重要.地质雷达路面检测技术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无损检测技术.首先阐述了地质雷达技术原理,进而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地质雷达技术在路面检测中的运用,并对地质雷达检测与落锤式弯沉仪检测、钻芯检测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检测法能够更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路面病害,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张跃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3,(12):104-104,106
随着隧道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性以及顺利的展开,必须对工程进行检测。在隧道工程检测工作中,所运用到的检测技术有很多,其中地质雷达检测技术因其具有的特性被广泛的进行利用。主要阐述了在某隧道工程中,运用地质雷达检测技术检测隧道混凝土衬砌、支护结构及其他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寒区公路隧道在长期服役中产生的病害问题,采用地质雷达等方法进行检测,并通过整理、分析检测结果,评定隧道病害总体技术状况,详述隧道衬砌劣化、拱顶衬砌厚度不足、衬砌开裂及渗漏水等明显病害的检测与综合整治技术。提出两种病害综合整治方案,并比较方案的优缺点,重点论证三次衬砌方案的可行性,总结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寒区公路隧道病害综合整治技术。施工方案安全可靠、效果良好,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公路隧道病害的检测、评价与综合整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关恺 《交通标准化》2014,(16):47-50
道路检测技术是关系着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地质雷达检测系统因具有众多优点,而在现阶段的道路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结合某一级公路工程实例,对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意义、工作原理、所用仪器及数据分析进行了相关探讨,以推广该技术在道路质量控制及其病害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地质、施工等各种原因造成部分公路隧道出现病害,基于工程实例经验以及隧道病害情况的详细调查研究成果,对公路隧道中常见病害类型进行分类,综述了各种病害具体的表现形态,全面分析了各类型病害产生的原因和形成规律,为各类病害的治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类病害的治理技术。最后,提出了在公路隧道病害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应用中的多次反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隧道施工中,通过地质雷达对隧道衬砌进行无损质量检测,可及时发现衬砌中存在的空洞与不足,保证隧道运营的安全性,针对地质雷达数据处理中经常出现的多次反射干扰进行了分析,从而提高地质雷达的应用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地质雷达近年在隧道无损检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隧道完工检测和日后养护检测使用的一个重要工具,本文通过采用地质雷达针对隧道无损检测实例应用分析,介绍地质雷达在隧道检测实际中的应用和如何使用地质雷达检测工程实际问题,针对一座问题隧道,分析检测数据,得出结论过成给广大工程检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主要结合地质雷达无损探测技术检测的工作原理来分析该技术在隧道检测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应用的具体方法做出了简要阐述和相关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地质雷达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阐述,并结合具体的隧道工程,简要探讨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速铁路的大量建成和投入使用,其质量检测和隧道路基病害检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探地雷达(GPR)法作为一种常规的质量检测方法具有分辨力强、成本低、时间短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工程试验表明,探地雷达同样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铁路路基病害无损检测。结合在相关高速铁路上的检测实践,基于病害的发生机理和发育特征,对地质雷达法在隧道常规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加以探析,从而为路基质量评价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铁路运营隧道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 梳理了隧道病害特点与检测方法, 从表观状态、内部状态、几何形态、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机器人和数据信息化5个方面, 分析了国内外检测技术现状, 探讨了检测技术体系与发展方向。分析结果表明: 表观状态检测主要有相机摄像和激光扫描技术, 相机摄像系统适用于车载平台, 检测速度达80 km·h-1, 激光扫描系统结构精巧, 检测速度约为5 km·h-1; 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是表观病害识别的2种技术, 拓展设计病害特征、提高识别效率、降低非病害因素干扰是图像处理技术进一步发展方向, 计算机视觉推广关键在于构建行业级病害样本库; 地质雷达是开展内部状态检测的关键技术, 地耦型雷达速度约为10 km·h-1, 空耦型雷达速度达80 km·h-1, 空耦型雷达检测系统关键在于优化天线结构、信号增强、抑制电气化设施和机械系统振动干扰, 地质雷达、红外热成像、超声层析成像、激光缺陷检测法等检测技术在探测范围、精度、效率等方面具有互补性, 可构成多技术综合运用策略; 几何形态检测主要有激光扫描、激光摄像、惯性测量技术, 激光扫描测量精度高, 速度约为10 km·h-1, 激光摄像速度达60 km·h-1, 提高激光摄像测量精度关键在于系统标定与振动补偿, 可基于惯性测量深化研究开展仰拱上拱变形检测; 发展和推广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机器人、检测数据信息化是与隧道规模相适应、状态精准管理相匹配的保障措施; 检测技术体系建议由“车载式快速综合检测+原位与地面移动精确检测+数据信息化平台”3部分组成, 未来发展方向应集中在空耦型雷达快速检测、复合变形快速精确测量、高精度地面移动检测、病害智能识别及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