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汽车ECU开发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给出了汽车匹配技术的定义和发动机匹配的应用场合,然后分机械匹配和电气匹配两个方面介绍了发动机匹配项目中涉及到的技术开发,其中机械匹配包括发动机和变速器的选型和匹配、发动机附件系统的开发、CAD设计、CAE分析和试验等技术。电气匹配包括发动机管理系统的开发和标定技术、车载网络系统和电气线束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自行开发的电控燃料喷射在线参数测试和匹配标定的开发系统。该系统利用原电控喷射汽油发动机的ECU和传感器系统,通过在线测试和控制系统与原机ECU及传感器信号的数据截取和新增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再输出,实现了电控发动机在线匹配所需的高速、实时数据采集,数据存储,动态数据监测和显示,在线参数优化和匹配标定。在成功将125mL电控喷射汽油发动机改为乙醇燃料电控喷射发动机的匹配研究中验证了所开发系统的实用性和方便性。  相似文献   

3.
2011款新瑞虎1.6S车搭载了我国制造的首款机械增压发动机(型号为SQR481FG),该款发动机是在原有的1.6LACTECO发动机(型号为SQR481F)的基础上,加装了美国伊顿(Eaton)公司的第5代带中冷器的M45型罗茨式机械增压器而开发的一款高能效、低排放、低噪声的小型增压汽油发动机。通过对进气增压系统、燃烧系统(包括对称气道,活塞冷却喷嘴、高滚流燃烧室技术等)的系统开发、并采用了轻量化技术(包括塑料气门室罩盖、全铝机身、铸铝活塞、轻量化凸轮轴、曲轴及活塞、连杆等部件等),使得发动机的整体性能有了显著的提高,并满足国IV排放法规要求。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一种用于混合电动车的直线发动机/发电机动力系统。该系统的直线发动机样机是基于一款二冲程发动机原型机,经过机械结构和电控化改造后搭建完成的。根据初期的试验目标,设计了直线发动机试验台架测控系统,包括瞬态数据采集系统以及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的软件控制界面。利用基于Infineon公司的XC167CI芯片开发的控...  相似文献   

5.
电控发动机性能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性能设计、结构设计、标定数据优化以及整机性能优化。通过分析电控系统的标定方法、试验设计方法,认为标定方法不仅要做到优化电控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还应具备预测缺陷、性能和改进方向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由于油耗法规日益严格,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已经成为行业新开发车型的基本配置之一。发动机频繁启动导致的振动极易引起乘客抱怨,因此发动机启停抖动性能越来越引起整车企业关注。良好的发动机启停抖动水平对整车NVH性能的提升有巨大作用。影响发动机启停抖动性能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启动电机、ECU控制逻辑、发动机结构及悬置性能匹配等。文章重点关注动力总成悬置匹配对发动机启停抖动的影响,对发动机启动过程及振动的传递进行了分析,通过悬置系统的优化,将整车启停抖动水平大幅降低,提高了整车舒适性。  相似文献   

7.
汽油机电动增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某2.0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低速性能,提高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提出了由电动增压器加涡轮增压器组成的复合增压系统,重新匹配涡轮增压器并优化发动机压缩比.通过GT-Power软件建立复合增压系统仿真模型,用于复合增压系统选型工作和发动机的性能预测.最终确定了设计方案,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该复合增压系统能显著地提高发动机的低速扭矩、瞬态响应和最大功率,为后续高性能发动机的开发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8.
3电控共轨发动机匹配整车的技术 由于索菲姆8140.43S共轨发动机是在索菲姆机械2.8升柴油机的基础上,通过将传统机械式燃油喷射系统改为博世共轨喷射柴油喷射系统及发动机管理系统、并对气缸盖等相关部件进行相应改进而成的,它与仍在生产的索菲姆2.8L机械柴油机有较大的继承性和通用性,所以将它应用到南京依维柯都灵V汽车上时,在安装布置方面并未遇到太多困难,汽车动力性能和环保性能也有提高,而困难之处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使发动机共轨零件与汽车外围共轨零件按规定的控制策略进行连接,使整个共轨系统得以有效运行;二是使汽车适应中国柴油品质和气候条件;三是建立EOL(End Of Line)工作站,以满足电控单元的在线自动化编程。因此可以说,索菲姆8140.43S共轨发动机匹配整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开发的汽车发动机与起动机性能匹配的测试系统,能在起动的数秒钟内测出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值,通过对检测数据的高精度曲线拟合,能准确地反映发动机的起动过程,并能保存数据、打印结果、绘制匹配特性曲线以及实现曲线的局部放大显示。系统的可靠性措施保证了系统的持续运转和测试精度。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EQB231—20柴油机用燃油喷射系统的开发过程及结果,包括系统参数估算、喷油泵、喷油器、高压油管、调速器、输油泵及其他性能件的选型,并进行了喷油过程仿真计算、系统测试与分析及发动机匹配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发动机电控技术理论与维修技术的教学效果,本文选用具有代表意义的丰田凌志1UZ-FE电控发动机进行实训系统设计,结合发动机控制电路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检测思路,完成了对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并通过单片机模拟仿真软件Proteus进行了单片机和电路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硬件与软件匹配,可有效设置实际故障,并且实训系统工作稳定,可为汽车维修人员和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故障检测与诊断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12.
混合动力系统的台架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所开发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包括测功机、发动机及ECU、电动机及电机控制器ECU、液晶仪表、电池及管理系统ECU、软件监控界面等在内的动力系统测试平台。通过台架试验,实现了发动机和电动机双驱动动力源的参数匹配,节约了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完成了用车辆难以进行的试验,验证了整车的控制逻辑及其相关的控制策略,为转鼓试验和整车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汽车动力——传动系匹配优化设计应用软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内外汽车和内燃机以及汽车动力-传动系匹配的设计和测试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开发了一套以PC机为基础的汽车动力-传动系匹配计算、试验和管理软件;分析了软件主系统和各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详细介绍了动力-传动系匹配计算子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双转子混合动力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广奎  赵航  冯琦 《汽车工程》2007,29(2):97-100
开发出一种以双转子电机为动力耦合器的混合动力系统。样机试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混合动力汽车所要求的各项功能,而且制造成本低廉。其特点是:发动机独立于车轮运转,可始终在高效区工作;发动机的动力主要通过电磁力直接传给驱动桥,仅有少部分动力经过机械能—电能—机械能的转换,降低了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且该系统兼备无级变速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匹配评价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系统效率的观点出发,针对发动机、电动机、蓄电池和传动系统,提出了系统效率分布率和电能贡献率等概念,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合理匹配的评价指标,并通过计算实例验证了评价指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混合动力客车配置电子风扇是发展趋势,但电子风扇的转速、扇叶直径、整车电流对冷却效果有较大影响。用传统方法匹配散热器,很难满足发动机的冷却需要。本文提出一种针对于电子风扇控制冷却的散热器散热面积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发动机被公认为汽车的心脏,随着法规及人类环境意识的增强,针对发动机排放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排气系统对降低排气损失、保证发动机良好的性能、合理控制及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动机排气噪声控制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因此排气系统匹配对整车来说至关重要,本文研讨了整车排气系统的基本匹配方法,为以后其它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黄英  房世庆 《汽车工程》1998,20(5):262-265,271
汽油机电子控制系统与发动机的匹配试验是电控汽油机开发的关键环节,它决定着整机性能的优劣及开发周期的长短。本文开发了一套计算机辅助试验系统。根据配机试验在要求在线修改控制参数,得到满足发动机性能要求的最佳值。该系统在几种电控汽油机的开发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内燃机技术发展中,在发动机前端轮系使用摩擦轮来控制机械水泵工作,使发动机快速暖机,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方案之一。针对摩擦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异响问题,文章介绍了该摩擦轮异响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机的选择与仿真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电辅助策略的特性,以满足整车动力性指标为前提,从最大限度降低电机、电池组容量和燃油消耗的角度,对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装备的发动机参数、电机参数及其匹配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验证了桑塔纳2000轿车也可以开发成混合动力模式,所使用的方法也适用于其他车型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