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城市用地与交通一体化的枢纽等级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等级结构是枢纽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等级划分的统一标准。本文针对目前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等级划分方法的不足,根据组团式城市用地布局特点,从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角度出发,研究城市客运交通枢纽的功能,并以此依据,把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分为对外客运交通枢纽、市级客运交通枢纽、中心区级客运交通枢纽、边缘组团级客运交通枢纽、片区级客运交通枢纽五个等级,并初步探讨了各级枢纽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由于各种交通方式缺乏统一布局和规划,且不同方式之间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等各不相同,导致中国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存在诸多交通衔接问题。针对日本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典型案例,系统研究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衔接布局模式。从提高枢纽换乘便利性以及枢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两方面,总结日本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计和布局的经验。从客流组织角度出发,提炼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设施衔接布局的关键要点及对中国的启示:换乘距离最短化、优化信息服务和换乘空间、票务支付系统一体化、共享出行信息、交通设施与城市功能融合。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何实现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的合理布局是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实现以人为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分析了影响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选址规划的因素、选址原则,并在总体上论述了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选址规划方法,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选址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何实现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的合理布局是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实现以人为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分析了影响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选址规划的因素、选址原则,并在总体上论述了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选址规划方法,同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裴剑平  吕鹏  范橙 《交通标准化》2014,(23):175-182
从江苏省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运营管理方式的历史沿革和现实情况出发,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铁路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总体变化和要求,分析判断宏观层面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运营管理发展趋势;其后,以分析现代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多样化功能为基础,从客流、车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个方面对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运营管理的具体微观内容进行剖析,从而提出独立式、协调式、集成式、一体化四大枢纽运营管理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四大管理模式优缺点,对如何构建满足当今现代化铁路综合客运枢纽蓬勃发展具体需求的运营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建设与周边用地开发具有紧密的互动关系,其一体化建设迫切需要相关规划设计理论的指导。结合国内外经验,探讨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周边用地一体化建设的范围、空间布局模式、用地性质及开发强度等要素,并在这几个方面对中国城市客运交通枢纽建设提出对应的指导建议。然后,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无缝衔接和公共交通主导为目标,从交通接驳设施、枢纽周边道路网络和步行系统三方面阐述一体化换乘系统的规划设计策略。最后,梳理城市客运交通枢纽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建设的思路和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7.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是一个非常繁杂、困难的课题,涉及多学科的专业内容,需要协调各种复杂的关系。从组合出行的理念出发,结合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实践,论述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原则与内容、规划方法、设施运营与管理。明确指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始终以一体化、可持续作为核心原则。一体化体现在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发展、交通网络、设施与信息等规划、建设、运营各方面的协调一致。可持续强调尊重市场、敬畏规律、节能环保、追求效益、和谐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一体化、可持续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是一个非常繁杂、困难的课题,涉及多学科的专业内容,需要协调各种复杂的关系.从组合出行的理念出发,结合上海市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实践,论述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原则与内容、规划方法、设施运营与管理.明确指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始终以一体化、可持续作为核心原则.一体化体现在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发展、交通网络、设施与信息等规划、建设、运营各方面的协调一致.可持续强调尊重市场、敬畏规律、节能环保、追求效益、和谐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节假日期间综合客运枢纽的出行规律,针对客流数据采集的非实时性问题,采用手机信令数据研究了交通枢纽客流监测方法。以重庆北客运枢纽为例,根据枢纽和基站的分布特性划分了监测范围,采用手机信令数据实现了在站客流、全日客流和集散时间的实时监测,并分析了不同节假日期间交通枢纽的运行特征。最后,通过交通枢纽的历史客流数据对本文提出的监测指标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利用手机信令数据监测的交通枢纽客流量准确率达90%以上,可用于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实时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10.
衔接多种运输方式之间中转货流的通用型综合交通枢纽是国家综合货物运输网路体系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也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无缝中转的思想,从综合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网络之间的动态关系出发,既保证用户广义费用最低,同时使整个货物运输系统的社会效益最大,从而构建综合交通枢纽货运站布局优化模型.该模型在考虑四种运输方式基础上,加入城市货流作为第五种运输方式,增强了模型的优越性.通过应用遗传算法求解模拟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遗传算法求解该问题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情况吻合,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货运站布局优化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正客运交通枢纽,特别是综合交通枢纽、铁路枢纽(包括高铁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很大,这在国内外早有广泛共识。但是,由于中国快速的城镇化进程、高铁系统的嵌入以及各种体制及其背后的利益关系,客运交通枢纽与城市的协同发展还是出现了已有文献所提及的几乎所有问题和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本刊整理编辑了"客运交通枢纽与城市建设专题"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专题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即首篇,是业内九位专家学者针对2018年  相似文献   

12.
为合理评估不同的设施规划与设计、行人交通组织、运营管理等方案对综合交通枢纽运营水平的影响,结合行人交通仿真工具,从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等3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了基于仿真方法的动态运营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物元分析原理和运筹学中理想点法思想,建立了综合交通枢纽运营水平评价的物元分析模型,应用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实际工程中应用表明,该评价方法能够较为全面、精确的反映综合交通枢纽的运营水平,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章玉 《交通标准化》2017,3(2):24-30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节假日期间综合客运枢纽的出行规律,针对客流数据采集的非实时性 问题,采用手机信令数据研究了交通枢纽客流监测方法。以重庆北客运枢纽为例,根据枢纽和基站的分布特性划分了监测范围,采用手机信令数据实现了在站客流、全日客流和集散时间的实时 监测,并分析了不同节假日期间交通枢纽的运行特征。最后,通过交通枢纽的历史客流数据对本文提出的监测指标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利用手机信令数据监测的交通枢纽客流量准确率达 90%以上,可用于综合客运枢纽的客流实时监测和预警。  相似文献   

14.
公交基础设施是公交运营的基础保障,是公交线网布局的关键因素,是支撑城市公交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具体可分为公交停车保养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公交首末站、公交中途站等.本文以综合交通枢纽和公交停车保养场的投资建设为例,分析“十一五”以来上海公交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市综合客运交通枢纽的发展态势和现存的问题,对其相关定义和规划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概念、功能和类别,重点提出了新的分类标准;归纳了城市综合客运枢纽的规划理念、流程和方法,重点从选址、空间组合设计和交通组织设计三方面探讨了先进的布局规划方法,揭示了各类客运枢组的区位特征和典型的空间组合方案;并以济南西客站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几点关于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规划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行业管理角度出发。采用和谐理念.分析当前出租车客运系统的“负效应”。探讨其表现形式和成因。通过对目前出租车客运系统和谐状态的判断。指出相关的和谐要点和简单措施。  相似文献   

17.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应急交通疏散预案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路网结构及交通流特性出发,系统探讨突发事件下应急疏散过程中的交通组织策略,并对其进行微观仿真评价,结果可为应急疏散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铁路客运枢纽出租车运营管理效率较低的问题,对出租车运营通道数优化模型进行研究。首先对铁路客运枢纽的出租车运营组织问题进行分析,将其抽象成M/M/C排队系统得到系统的稳态指标;然后以系统服务台数为决策变量,以铁路客运枢纽交通方式选择模型作为约束,以系统运营成本和乘客等待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建立铁路客运枢纽的出租车运营通道数优化模型;最后给出了具体算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得到的方案能够使综合成本最小且服务水平高于实际情况,模型具有可行性,对提升铁路客运枢纽的运营效率和出租车系统的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9.
郝媛  全波 《城市交通》2018,(4):51-59
天津客运交通枢纽既不能分担北京客运交通枢纽组织压力,又不能满足天津双城格局发展需要。因此,增强天津客运交通枢纽功能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天津自身发展的共同期望。首先,从天津铁路、航空枢纽在国家、区域层面的功能以及天津内部各铁路枢纽发展不均衡性的角度分析天津客运交通枢纽发展现状。其次,从京津冀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优化天津城市空间布局的角度分析天津客运交通枢纽优化的要求。最后,明确提出要从国家和区域两个层面研究天津铁路枢纽功能优化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以天津为中心的国家和区域层面铁路枢纽完善策略,并对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空铁联运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孔令斌 《城市交通》2010,8(5):F0002-F0002,I0001
随着城市范围扩大,不同运输距离、运输速度和运输特征的客运交通运输组织设施逐步分离,综合交通网络中不同功能、层级和不同方式、特征的客运交通子系统在综合交通系统中的作用也逐步回归到其优势运输范围内。子系统之间的交通转换需要通过“枢纽”来实现,因此,枢纽成为交通系统运行中“综合”的咽喉和衡量综合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主要指标,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也因此将交通枢纽作为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