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9月15日至2007年4月底,三峡船闸实施完建施工,实行单线通航;葛洲坝二号船闸于2007年3月1日至4月19日进行为期50天的计划性大修,葛洲坝只有一号船闸和三号船闸通航。在三峡船闸与葛洲坝二号船闸交织施工期间,两坝船闸通过能力均不能满足船舶过闸需求,为有效应对船闸通过能力不足的现状,三峡通航管理部门组织开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界牌枢纽1000吨级船闸设计介绍,了解该船闸的地理位置,通航条件,地质情况,船闸规模,结构型式和变更部份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正态物理模型研究湘江株洲航电枢纽扩建二线船闸工程对一线船闸通航条件的影响。分析工程前一线船闸通航水流条件,二线船闸建设对原有边界条件的改变,工程后一线船闸上下游引航道口门区及连接段航道的横、纵向流速等水力参数变化规律,以及口门区现有导流建筑物对新建工程的适应性等。结果表明,二线船闸建设使得一线船闸通航水流条件稍有恶化,但水流条件的改变对船舶航行条件影响不大,工程前后船舶进出一线船闸的航行条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通航建筑物总体布置确定之后,船闸水力学问题是影响船闸运行的主要因素.为此,从三峡工程论证以来各有关方面对三峡船闸水力学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试验研究及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5.
穆森  吕小龙 《水运工程》2021,(3):145-150
船闸通过能力是平陆运河开发的核心问题之一。基于货运量和过闸船型预测结果,分析影响船闸通过能力的因素;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建立船舶进闸的排队仿真模型,得出一次过闸平均吨位、一次过闸船舶数及闸室利用率3个关键参数,据此分析并比较合理尺度下大、小船闸分工运行和双线船闸随机运行两种模式的船闸通过能力;并在大、小船闸分工运行模式下,对小闸通过能力与船舶载货量进行闭合调整。结果表明,平陆运河须同时建设双线船闸,当1000吨级船舶艘次比较大时,大、小船闸分工运行模式的船闸通过能力更大,且远期部分1000吨级船舶须从大闸通过才能使小闸通过能力满足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6.
《葛洲坝船闸检修规程》在徐州蔺家坝船闸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希明 《水运工程》2001,(5):78-79,83
介绍徐州蔺家坝船闸的情况,以及《葛洲坝船闸检修规程》在徐州蔺家坝船闸上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宁武  姜兴良 《水运工程》2017,(9):165-170
在已建船闸旁增建二线船闸,应综合考虑相邻建筑物安全性、通航水流条件、施工条件及工程投资等因素。以红花二线船闸平面布置为例,在分析已建枢纽布置及结构物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二线船闸工程建设目标。重点论述二线船闸建设时选址及平面布置思路及方法,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方案比选,对增建二线船闸工程的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好三峡船闸的关键技术问题,充分借鉴葛州坝船闸的实践经验,在重点调研葛洲坝船闸运行管理中重大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三峡船闸的引航道口门位置,引航道尺度,船闸水力学,船闸联动运行、船闸维修和保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简述葛洲坝船闸运行以来,在闸室及下闸首一带泥沙淤积状况,清淤施工时水域边界条件的要求及清淤施工方法的选择,并对今后清淤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繁忙河流上的船闸经常堵船的特点,在船闸通过能力分析中,引入船闸服务水平的概念,并结合苏北运河上的船闸营运资料及国内外有关资料,初步提出了船闸设计服务水平及运行服务水平的划分标准。根据船闸的服务水平,可为进一步确定船闸的建设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依托湘江株洲航电枢纽扩建二线船闸工程,采用定床物理模型,从船闸通航条件角度对扩建二线船闸与一线船闸相邻布置时两线船闸轴线间距选择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扩建二线船闸不同轴线位置对两线船闸上、下游口门区和连接段航道的通航水流条件影响规律,提出了新老两船闸轴线间距在满足两线航道宽度要求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的轴线选取原则。  相似文献   

12.
陈吉荣 《水运工程》2003,(1):38-42,46
归纳与分析葛洲坝2号船闸历年来的设备故障,将21年的运行时期划分为2个故障阶段;找出各阶段主要的影响因素,探索设备故障发生发展所具有的规律性与相关性,为三峡船闸设备故障的预测预防及不同阶段的设备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周丁  姜兴良 《水运工程》2015,(9):138-142
以株洲二线船闸轴线布置方案研究为例,分析二线船闸工程建设目标、选址及布置方案,论述二线船闸建设时轴线布置的思路及方法,重点分析轴线间距对一线船闸结构物安全性的影响及其与桥梁建设方案的关系,并对不同轴线布置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方案比选,对增建二线船闸工程的项目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狭窄空间内船闸扩容改造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闸位平面布置方案的合理性尤为重要。以某扩容改造船闸工程为例,综合考虑选址、共用引航道宽度、施工过程对二线船闸主体结构及隔流堤安全的影响、施工围堰布置及防洪要求,进行方案比选研究。最终确定闸位布置方案为:两船闸中心线间距为80 m,改扩建一线船闸下闸首上游面与二线船闸下闸首上游面顺水流方向距离为4.4 m。同时,对后期工程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三峡船闸通航现状和船闸拥堵造成的影响,预测三峡船闸通航需求及船闸实际最大通过能力,提出三峡船闸通过能力不足问题的解决办法及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船闸输水廊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船闸廊道裂缝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结合江苏淮安、淮阴两船闸工程研究防治裂缝产生可采取的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防裂技术措施,结论可供类似船闸工程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三堡船闸是京杭运河沟通钱塘江的枢纽;由一线和二线船闸组成.一线船闸于1989年2月建成通航,总投资1100万元,设计年过闸量为300万吨;它的建成结束了江河相望、咫尺不通的历史,拓展航程400千米.随着货运量的不断增加,一线船闸超负荷运行.于1993年开始兴建二线船闸,1996年12月投入运行,总投资1.5亿元,设计年过闸能力为550万吨.两闸室轴线水平距离100米.  相似文献   

18.
船闸闸门是船闸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闸门调试是船闸大修的关键内容,结合芒稻船闸大修提出船闸横拉门调试要点。  相似文献   

19.
船闸的管理是河道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河道正常通行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于船闸的管理应该做到安全管理,保证船闸放行快捷、河道通畅以及船只通过船闸的高效性等,要做到这些,首先就需要从对船闸的管理以及对从事船闸管理人员的管理入手。  相似文献   

20.
依托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清远水利枢纽二线船闸深基坑工程,通过开展既有船闸水平位移、沉降、振动与闸间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实时监测,分析了二线船闸深大基坑开挖对临近一线船闸的扰动特征。结果表明:二线船闸基坑开挖过程,既有一线船闸闸室水平位移与沉降呈现两侧大中间小的分布规律;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 m后,既有一线船闸沉降速率显著增大,且一线船闸两侧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闸间土体水平位移与临时支撑轴力的设置密切相关,最大累积变形为11.6 mm;一线船闸振动监测点最大振速为0.079 6 cm/s。由结果可知,二线船闸深大基坑开挖过程中,临近一线船闸的变形扰动控制在安全范围,确保了船闸结构及通航运营安全,研究成果可供船闸监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