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墙背填土的主动土压力,导致国道319线永浏公路蕉溪岭3号隧道6号出口明洞严重沉降、开裂、失稳。整治措施主要是采取树根桩加固地基,采用锚杆对边坡进行加固,采取抗滑桩防止原滑坡体及墙背填土进一步滑动等。  相似文献   

2.
杨宽 《交通标准化》2008,(2):138-141
对于软土地基上的低路堤来讲,由于路堤高度较低,地基沉降占总沉降的绝大部分,故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于软土地基上的低路堤来讲,由于路堤高度较低,地基沉降占总沉降的绝大部分,故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处理、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对地基变形量的要求很高,一般要求在主控制段(路桥过渡段)使用期内路堤的工后沉降量不超过10cm,次控制段(路涵过渡段)使用期内路堤的工后沉降量不超过20cm,一般控制段(一般路基)使用期内路堤的工后沉降量不超过30cm。由于软粘土地基具有高压缩性、低渗透性、低强度的特点,要想满足设计要求就必须对天然地基进行加固。软粘土地基加固的费用占总投资的比重很大,所以,要认真选取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5.
涵洞过量沉降的成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是地基土的压缩变形和剪切破坏,通过采取地基加固、施工预压等处治方法进行治理,可有效的改善过量沉降,值得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湘耒路耒阳联路线一通道施工后出现的不均匀沉降现象,通过地质资料分析及沉降观测,提出了针对地基土的特点采取预压、反压及压浆的处理技术,并介绍了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强夯施工中一般认为达到收锤标准后地基不再发生过大的沉降,另外强夯后地基土的变形参数也不易确定,因而强夯地基一般不进行沉降计算。在广东清远北江三桥一级路沉降观测数据整理时,发现夯后的地基仍有较大的沉降,笔者总结了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和静力触探)参数与地基土体的变形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通过现场地基检测的数据反算了地基土的变形参数,最后通过分层总和法计算了路堤的变形沉降,该方法的计算结果能与高速公路实测沉降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速公路建设方兴未艾,蓬勃发展,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但软土地区路基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问题一直影响工程建设进程和质量。地基沉降计算在理论上还不完善,常常遇到计算结果误差较大的问题。由于实际条件限制,人们对地基沉降的量测只着重于地面沉降,对地基中土层的实际压缩性状并不很清楚。某工程采用长、短排水板堆载预压试验,在土层中埋设浅层沉降板和分层沉降仪进行较长时间的现场观测,得出了长、短排水板堆载预压下地基中土层压缩沉降的一些实际性状和规律,认为计算地基最终沉降的分层总和法需要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综述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路段的建设过程中,考虑到软土地基的复杂性,为了控制施工进度,指导后期的施工组织与安排,如何利用沉降观测资料较为准确地推算后期沉降(包括最终沉降),系统研究了曲线拟合法、灰色系统法、人工神经网络法、遗传算法等多种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为准确预测高速软土地基的沉降量提供了方法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章通过杭宁高速公路二期工程有关软土地基沉降及承载力计算的分析,对粉喷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沉降计算结果与实际的沉降进行了对比,提出了沉降计算析减系数。  相似文献   

11.
公路工程盖板涵主要病害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造成涵洞开裂、漏水,路面塌陷。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应用,阐述了针对特殊地质条件下的盖板涵基础,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软弱地基处理,提高涵洞地基承载力,有效控制基础沉降,避免不均匀沉降,保证盖板涵施工质量的施工技术。为提高涵洞工程质量,避免基础沉降病害提供了施工启示。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强夯处理地基的效果,针对强夯控制高填方地基不均匀沉降机理研究不足的现状,基于某工程采用强夯与分层碾压对高填方地基进行处理的结果,对强夯结合碾压控制高填方沉降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强夯结合碾压可以提高高填方地基的各项力学指标,大大缩短达到最终控制沉降量的时间,适用于处理粘性砂土高填方地基.  相似文献   

13.
用离心模型试验研究高填方地基沉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西南地区某机场为工程背景,利用离心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高填方地基的变形特性.结果表明,对于试验所用土体,高填方地基的沉降特征为“沉降大,压实快”,沉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间,施工后沉降小于总沉降的10%.  相似文献   

14.
路堤下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性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路堤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设计中仍沿用刚性基础下复地基的设计理论,因而造成实测值与设计值相差甚远.结合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现场试验和数值分析,分析了路堤下桩土应力、桩土表面沉降、桩身附加应力、复合地基承载力、侧向位移等.结果表明:在路堤下这种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变化总体趋势为逐渐增大,但总应力比不大,应力集中不明显;桩土沉降存在不协调,实测土的沉降量比桩的沉降量要大;群桩时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小于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侧向位移较小.  相似文献   

15.
针对近年来上海市重大市政桥梁工程桥头跳车的原因和产生的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预沉法、减沉法和综合法处理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的机理,总结了路桥过渡段沉降特征和变化规律,认为处理路桥过渡段沉降应根据具体地基条件、桥台结构形式、施工技术、工期要求等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地基加固方法,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探讨了不同地基加固方法所适用的范围和条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了路桥过渡段差异沉降地基处理的关键问题和措施,获得了路桥过渡段沉降变形观测数据,并对各种加固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地基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土地基上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要考虑路基的整体稳定和差异沉降问题,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以减小新老路基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保证新老路基之间的有效连接.  相似文献   

17.
应用TLJ-2型土工离心试验机,采用停机加载法与变加速度加载法,研究了海南东环客运专线和胶济客运专线中等压缩性土地基的沉降特性,并与现场填筑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应用离心模型试验方法预测原型地基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与预测精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2种离心模型试验方法所得地基沉降比现场填筑试验值大,且随着地基深度增大,沉...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振冲碎石桩在加固软弱杂填土地基中的应用,阐述了软弱杂填土地基设计与施工的方法。工程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振冲碎石桩既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又减少了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差异沉降所产生的变形问题。  相似文献   

19.
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基沉降和承载力两个方面分析了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在沉降计算中将地基加固区沉降量和下卧层沉降量均按照分层总和法考虑,并结合石家庄某实际工程,从承载力和地基沉降量两个方面对索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验证。结果表明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可以大幅度提高基础承载力,并且地基沉降较小,该研究对实际的地基处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软土地基上路基拓宽处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软土地基上道路拓宽所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和路面裂缝等病害,本研究从软土地基沉降入手,结合软土地基处理、新老路基结合部位处理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比较合理的路基拓宽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