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本文运用三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崇启大桥混凝土承台实际施工过程的温度场进行了全程仿真计算,以混凝土绝热温升试验结果作为仿真计算依据,计算承台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数值模型中考虑了冷却水管作用,通过对比有、无冷却水管作用下承台混凝土的温度场,说明了水管冷却作用效果显著,同时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找出了温差最大时刻即开裂风险最大时刻,从而指导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2.
码头所处周围环境条件复杂,多属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混凝土的水化热影响,使内外温差过大,较易产生温度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有规律的布置冷却水管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以深圳太子湾码头建设为背景,通过有限元建立温度场模型。针对码头体积大,一次浇筑混凝土量大、砼水化热大的特点,以内部最高温度及最大主控应力为主控参数,采用双层双向布置冷却水管,优化选取相关参数。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可有效控制混凝土产生的温差裂缝,该施工工艺将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产生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立鹏  王新刚 《港工技术》2011,(5):36-37,40
埋设冷却水管的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变化非常复杂,通过传统方法对其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困难.依托永定新河特大桥承台的大体积混凝土工程,基于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构成因素的分析,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桥梁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进行预测,仿真模拟计算的温度场与实测值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求影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场的因素,通过讨论考虑管冷和混凝土分批浇筑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场的计算方法,对泰安长江大桥主塔承台浇筑全过程进行了温度场三维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浇筑温度、水管冷却、外界气温、水温等因素的变化对温度场都有重要的影响。应采取措施有效控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混凝土温度急剧变化。  相似文献   

5.
将混凝土坝中广泛应用的冷却水管技术引入到船闸结构的温控中。通过在边底板中埋设金属冷却水管与未采用相应措施的边底板及中底板进行对比,分析冷却水管对闸首底板的温控效果。结果表明,冷却水管可显著改善底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分布,对降低内外温差和温度应力起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泵站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裂缝控制是关键,本文主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在温度应力场影响下早期开裂控制开展研究及应用,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模型,模拟分析了优化的配合比条件下,保温冷却工况的各浇筑块开裂风险及温度发展趋势。本文研究了混凝土发热及导热机理,通过优化配合比、冷却水管路布置及通水措施等取得大体积混凝土早期裂缝控制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7.
卓杨  曹进捷 《水运工程》2016,(6):165-168
基于混凝土绝热温升数据,对平海湾风电基础承台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应力场进行全程仿真计算。通过对比分析有、无冷却水管条件下承台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场,说明布置冷却水管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承台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及内、外表温差,以仿真分析结果指导基础承台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能有效防止混凝土开裂,提高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8.
以聚乙烯管材(以下简称PE管)作为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冷却水管,国内自二滩及三峡水利枢纽后才在水工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中得到普遍使用,但在交通水运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鲜有使用。本工程在保证靠船墩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控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大胆以PE管材替代传统使用的冷却材料——黑铁管,在加快施工进度、优化施工工艺、节约工程费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预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盐、高温、高湿的热带海洋环境下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地下室结构由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风险等相关问题,结合工程实例,通过Midas FEA有限元软件模拟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和开裂风险进行研究。采用设置冷却水管的方法,结构未出现温度裂缝及渗水现象。总结提炼了热带海洋环境下超长、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防止温度裂缝的技术成果,可为同类超长结构地下室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是船闸施工的重难点。本项目依托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调研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针对船闸结构的特点,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开展了温控仿真计算,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优化冷却水管布置,制定了船闸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标准。通过配合比优化设计,控制浇筑施工工艺,结合控制混凝土温度控制等系列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船闸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  相似文献   

11.
广东南澳大桥工程(三标段)东引桥浅水区E34~E39承台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7.1 m×6.4 m×2.5 m)。基于Midas/Civil2010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该承台建立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数字分析模型。对无冷却水管和有冷却水管的混凝土内部分别进行温度应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指导于现场施工。应用实例证明,这些技术措施可有效避免混凝土贯穿裂缝的产生,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频繁产生温度裂缝这一普遍现象,结合具体工程对混凝土温控措施、温控标准进行研究和总结,温控标准和要求主要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构内部温度场和温度变化情况并结合工程经验确定,温控措施主要是控制原材温度、设置冷却水管系统、实时监测温度变化情况,得出入模温度、内部最高温度、内外温差、降温速率、冷却水与混...  相似文献   

13.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承台施工温度及温度应变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湘潭湘江四大桥承台温度及温度应力观测的具体实施情况,根据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及对实际观测结果的分析,对冷却水管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总结了降低大体积混凝最高温度及温差和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温度的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在碾压混凝土拱坝中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利用三维有限元法,对某碾压混凝土拱坝进行了全过程仿真分析。在分析中考虑了混凝土绝热温升随龄期的变化、通水冷却、分层浇筑和夏季停工渡汛等因素,得出了温度场分布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为该坝的设计与施工中的温控防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船舶中复合材料充液管路的减振特性,首先采用几何尺寸相同的复合材料直管和钢直管进行振动响应对比分析。通过直管的四端阻抗测试,获得2种材料直管的传递矩阵,对比分析复合材料管路与钢管的振动传递损失。然后对2种材料直管进行自由边界下的模态测试,获取管路的阻尼系数。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输水性能和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复合材料管路只是同几何尺寸钢管质量的一半,复合材料管的固有模态频率要低于钢管,模态阻尼系数却远大于钢管。在2500 Hz内复合材料管的横向振动传递损失优于钢管;而轴向传递损失在低频段要劣于钢管,高频段又优于钢管。因此在减振性能上,复合材料管更利于振动能量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研究成果可为复合材料在船舶充液管路减振降噪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