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过对宁夏固原不同植物过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和含水量的测定和分析.发现人工林和灌木林土壤含碳量和含水量明显高于草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含水量分布随土壤深度加深而呈总体下降趋势,人工林和灌木林土壤含碳量和含水量层次间下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固沙植被为例,采用烘干法测定沙拐枣、泡泡刺和梭梭0~120 cm土壤剖面的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1)雨季前,沙拐枣、泡泡刺和梭梭土壤含水量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83%~2.17%、0.82%~2.60%、0.79%~1.52%.在0~40 cm,沙拐枣和泡泡刺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在40~120 cm,土壤含水量为泡泡刺沙拐枣梭梭.2)雨季后,沙拐枣、泡泡刺和梭梭土壤含水量呈增大-减小-趋于稳定的变化趋势,值变化范围分别为1.77%~3.19%、1.43%~2.97%、1.42%~3.41%.在0~60 cm,沙拐枣和泡泡刺土壤含水量无显著差异,在60~120 cm,沙拐枣土壤含水量显著大于泡泡刺和梭梭.3)沙拐枣土壤水分不稳定层深约60 cm,梭梭土壤水分不稳定层深约40 cm,泡泡刺土壤水分在0~120 cm土层内变化不稳定.三种植被的抗旱性强弱为梭梭沙拐枣泡泡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典型草原公路工程开展调查观测,选择边坡土壤含水量、土壤流失量和植被覆盖度为指标,探讨不同路基填筑高度对边坡水土保持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土壤含水量状况和植物固土功能的最优性,草原公路路基设计高度取值建议在1.0~2.5m之间。采用一定防护措施的低路基设计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草原公路边坡土壤流失,保存水分,提高植被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轮轨材料更好地匹配,降低轮轨磨损与损伤,利用MMS-2A滚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3种不同含碳量车轮材料与U71Mn热轧钢轨干态对磨时滚动摩擦磨损与损伤性能.结果表明:车轮材料变化基本不影响轮轨滚动摩擦因数,其摩擦因数保持在0.4左右;随车轮材料碳含量增加,车轮磨损量呈线性下降趋势,钢轨磨损量呈线性增加趋势,总轮轨磨损量呈降低趋势;不同车轮材料与U71Mn热轧钢轨对磨时的磨痕表面形貌具有较大差异,当碳含量为0.57时,车轮损伤以剥落损伤为主,试样塑性变形相对轻微,随车轮硬度降低(碳含量为0.51),表面剥落损伤轻微,但塑性变形严重;对磨钢轨试样以粘着和剥落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铅元素在中草药中的生物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测定了甘肃定西地区的几种中草药药用部分的Pb元素含量及这几种中草药根系部分土壤中Pb元素的含量,通过两者的含量对比,考察了Pb元素从土壤到中草药中的生物迁移相关性.比较了微波消解和高温灰化两种样品预处理方法,选择了微波消解法.用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Pb含量,结果表明:所测板蓝根、甘草、黄芪、柴胡、当归等药材药用部分的Pb元素含量明显低于土壤中的含量,说明了中草药对土壤中的Pb元素有微弱生物迁移作用,富集系数≤0.2.  相似文献   

6.
采集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对干湿交替运行下消落带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汛期水体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汛后,消落带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引起的环境风险较低。消落带土壤Cu和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生态风险较低,Pb和Cd可提取态重金属含量较高,潜在生态风险较大。长期周期性干湿交替运行下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土壤中Cu,Pb,Cd,Cr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7.04%,24.49%,12.99%及13.70%,总体而言,增大幅度排序为Pb>Cu>Cr>Cd。  相似文献   

7.
利用造纸废水在荒漠区进行防风固沙生态林试验种植,5 a内植树66.66 hm2,直观上看已取得初步成功.然而,经过斜面网过滤后把5 000 m3·d-1的造纸污水输送到沙漠边缘进行生态林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行分析与研究.样品预处理后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容重降低18.3%,孔隙度增大28.4%;土壤pH值下降4.4%;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29.9倍;土壤中总氮、总磷含量分别增加22.6和4.3倍;土壤中全盐量增加2.0倍.  相似文献   

8.
1 土壤液塑限测定仪的测量原理和构造。1.1.仪器的测量原理。土壤液塑限测定仪是国家标准GB/T 50123—199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和交通部行业建设标准JTJ051-93《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T0118—93《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中规定进行土工试验时必须采用的仪器设备。土壤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是一种测定土的界限含水量的试验方法,可用于划分土类、检测计算土壤的天然稠度和塑性指数。该项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0.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试样总质量5%的土壤。  相似文献   

9.
评估废瓷砖作为原材料在道路路面路基设计中的用途。废瓷砖可用于高速公路工程应用,从而减少其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并可能大幅降低路面设计厚度。对废瓷砖和低塑性黏土(CL)制成的混合材料,进行承载比、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度、里程和膨胀测试。混合物中废瓷砖的含量分别为样品干重的0%,5%,10%,15%,20%和30%。其测试结果表明,添加废瓷砖可提高土壤的承载比值,但是降低了土壤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值。此外,在压实度试验中观察到,随着废瓷砖数量的增加,导致了干重的增加以及含水量的减少。进一步证明了随着废瓷砖数量的增加,空隙率(e)有所下降。因此,研究建议使用废瓷砖作为替代材料,从而以经济和环保的方式改善氯类土壤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郑汴公路路尘、路沟底泥和路旁土壤重金属分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运营40多a的郑汴公路杏花营路段为研究对象,在采样断面上,按离开公路路基的距离不同布设土壤采样点,用F-AAS法测定土壤中Ni,Cu,Zn和Cr的含量。用GF-AAS法测定Pb和Cd的含量,结果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汽车机件间以及车轮与路面间磨损产生的颗粒物导致路面粉尘、路沟底泥和路旁土壤重金属积累;公路北侧路沟和土壤采样点的重金属含量普遍高于公路南侧相应采样点;路面粉尘中大多数重金属含量低于路沟底泥,而高于对照样和公路两侧300m范围内的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路旁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的最高含量不在路基处,而出现在距路基20-50m之间,然后逐渐下降至对照值;郑汴公路交通对两侧土壤环境的影响范围超过300m,300m范围内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100m范围内发生了中度至重度污染;Cd,Cr和Pb是最主要的公路源污染元素。  相似文献   

11.
石灰作为一种有效的外掺剂可以显著降低其液塑限.为了指导施工,保证路基的压实质量,对不同灰剂量的石灰土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可得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随灰剂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
试验利用超滤膜法分析了黄河中下游原水总有机物(total organic carbon,TOC)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的分子量分布,以及原水经常规工艺处理后各工艺段出水DOC的MW分布。并以此分析该水厂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结果表明:原水中DOC以小分子量有机物为主(〈0.5 k Dalton的有机物占约占60%);从DOC和UV254来看,常规工艺对有机物的整体去除率不高,分别为20%和38%,其中有机物去除主要以混凝沉淀为主;水厂常规工艺对分子量〈1 k Dalton有机物不能有效去除,甚至有所增加;比紫外吸收值表明,该水厂常规工艺不能有效降低消毒副产物生成风险,有必要增加深度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3.
筋土界面摩擦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整体式单向聚乙烯土工格栅与钢塑复合加筋带为加筋材料,以含细粒土砂为填料,设计了高速公路拓宽工程加筋边坡。通过室内拉拔试验对填料在不同含水量和不同压实度条件下与土工格栅之间的摩擦特性进行分析,并对比了原样土工格栅、去除横肋的土工格栅和土工加筋带三者之间的界面摩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填料含水量高于填料的最佳含水量时,筋土界面强度随着含水量增加而降低,且变化明显,随着填料压实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加筋效果也明显增强;土工格栅的横肋对筋土界面特性影响非常明显,贡献率高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浸泡时间不同,改变混凝土试块的含水率,测试不同混凝土试块的含水率,并研究含水率变化对试块抗压强度影响的规律.研究表明:混凝土标号越高,饱和含水率越小;试块的面积体积比越小,饱和含水率越小;含水率未达1%时,属于表面吸水,对试块的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同样标号的混凝土试块,其测试抗压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高而降低,自然养护的试块,其测试抗压强度随着含水率的增大下降的速度大于标准养护试块.  相似文献   

15.
氯盐渍土溶陷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氯盐渍土进行溶陷试验,研究了氯盐渍土在不同含水量和含盐量条件下的溶陷变形特性,定性地分析了氯盐渍土溶陷系数与含水量、含盐量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氯盐渍土随着初始含水量的增大,溶陷系数下降,同时,峰值溶陷压力和峰值溶陷系数减小;在压力增加到一定值时,溶陷系数随着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含水量的增大而减小;在盐分刚开始溶解或溶解结束阶段,溶陷的敏感程度弱,而在中间阶段,溶陷的敏感性加强。  相似文献   

16.
石料的酸碱性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如果石料选择不当,很难得到水稳定性能良好的沥青混合料。通过对不同SiO2含量的10种石料所得的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回归分析比较,得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随SiO2含量的增加呈线性衰减的趋势,提出当SiO2含量超过一定限度后,其所对应的沥青混合料将不能满足水稳定性的要求,并建议了其含量的上限值,为石料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含盐量的砾类硫酸盐渍土, 开展了在加入不同次数、不同含盐类型的施工用水工况下的大型压缩试验、盐胀试验、溶陷试验; 试验以现场调查数据为依据, 基于现场原位土配制了加入不同含盐施工用水类型、不同加入次数的试验土样, 观测不同土样分别在400 kPa荷载条件下、单次降温条件下以及加水溶陷条件下的变形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分析了多次添加含盐施工用水对砾类硫酸盐渍土工程性质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含盐施工用水加入次数的增加, 砾类硫酸盐渍土的压缩变形呈现先增大后逐渐稳定的趋势, 其压缩模量表现出典型的3阶段变化规律, 且这种规律与含盐施工用水的含盐类型无关; 在降温影响下, 含硫酸盐施工用水的逐渐加入使砾类硫酸盐渍土的盐胀量呈现先显著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 盐胀量最大增加了7.9倍, 含氯盐施工用水的逐步加入使土样的盐胀量先明显降低后趋于稳定, 最终盐胀量仅为原盐渍土盐胀量的1/13, 且含盐施工用水的加入对砾类硫酸盐渍土的盐胀特性有明显累加效应; 随着含盐施工用水加入次数的增加, 土样的溶陷变形呈不断累加趋势。可见, 盐渍土地区含盐施工用水中的易溶盐即使含量较少, 但多次使用产生的累加效应明显, 亦会对路基工程特性产生较大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需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卢佩霞 《交通标准化》2011,(21):168-172
河堤边坡表面经常受到波浪冲击、地表水径流和地下水渗流等因素作用,形成表面侵蚀和浅层滑坡现象。植物根系能减少边坡表面水流冲刷和地下水渗流,增加土体强度,具有明显的浅层护坡效果。随着植物根系含量增大,根系土的强度增大。植物根系土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可以采用类似加筋土边坡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9.
芦苇在生态护坡航道整治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芦苇在生态护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探索了不同水分条件下芦苇根系生长发育分布规律,并对芦苇削浪缓冲护坡效果进行了测定.研究表明,土壤利用芦苇根系加筋,起到保土、固堤、改良土壤作用,从而大幅度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芦苇在河道整治固土护坡、消浪缓冲、净化水质、提高空气质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生态护坡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