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佛氏窦瘤破裂是少见的心脏病,在国内仅报导6例,1965年Kwittken氏收集125年的病例还不到200例。我院自1976年8月至1980年12月共手术治疗佛氏窦瘤6例,其中5例破裂,现报告于下: 临床资料: 男4例,女2例,年龄从13岁到55岁,4例为右冠状动脉窦瘤破入右室,一例为右冠状动脉窦瘤突向右心室腔,该例合并室间隔缺损及主动脉瓣脱垂,1例为右窦破入右房。  相似文献   

2.
报告1996年4月至7月在上海新华医院学习期间,以及后来作者所完成不同类型右室双出口矫治本共9例,其中心内隧进修补使左室连接主动脉6例(包括右室流出适加宽4例,切口直接缝合1例,应用同种带辩动脉重建右室流出道1例);右房内板障分隔或折流3例(其中上腔静脉横断后两端分别与右肺和肺总动脉即全腔肺动脉吻合2例,同种带瓣动脉连接右房与肺总动脉即改良Fontan术1例)。手术中无1例死亡。作者认为分型与畸形不同决定术式有利,保证左、右室流出道通畅是手术成功之关键,对伴发畸形的合理兼治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率的又一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利用冠状动脉铸型和注射的方法,对60例人心脏心室的分段进行了研究。根据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供应范围以及自然缺血管缝即段间平面,能够把心脏分为左、右室半心,每室半心再各分为三段。右室半心包括右室前段、右缘段和后室间段;左室半心由前室间段、左缘段和左室后段组成。六个段间平面是前、后冠间平面,右前和右后、左前和左后段间平面。  相似文献   

4.
<正> 单冠状动脉发生率约为0.04%,兹报告1例。病历摘要:男51岁。劳累性心悸、气短14年,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欲行导管球囊扩张术。为除外冠状动脉病变,术前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左冠脉造影时,在距左主干2cm处,发现1支向后右方走行的血管。在右冠脉窦,右冠导管反复不能找到右冠脉开口。遂行主动脉根部造影,见右冠脉开口于左主干远端2cm处。冠脉畸形发生率约占冠脉造影病人的1%左右。可分为:冠脉畸形起源于主动脉;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冠状动静脉瘘;冠状动脉闭锁或发育不全;冠状动脉瘤;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冠脉畸形等。单冠状动脉为冠脉畴形起源于主动脉的一种,据其发出部位,将其分为2型,发自右侧的单冠状动脉称R型,发自左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即微创条件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疗效。方法 选择具有明显冠状动脉病变且限于心前部位 1~ 2个分支的病人施行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其中通过左前胸小切口行左内乳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 4例 ;通过胸骨正中切口施行该手术 ,同时应用自体大隐静脉与右冠状动脉架桥 4例。结果 术中没有一例变更手术程序 ,无一例发生手术死亡 ,亦无一例需输血治疗。随访 2~ 6 0个月 ,8例病人均存活 ,且未再有心绞痛发作。结论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在治疗某些病人冠状动脉病变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正>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的发生率约占冠状动脉造影病人的1%,其中冠状动脉瘘较少见,发生率约0.07%~0.20%,目前主要依靠心动超声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现报道2例经手术证实的冠状动脉心腔瘘。  相似文献   

7.
<正> 冠状动脉空气栓塞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严重的并发症。我院最近抢救1例成功,现报告如下:患者女,11岁.于1988年9月14日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心内直视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当血温降至32℃,阴断上下腔静脉,主动脉,升主动脉根部穿刺加压灌注4℃含钾停跳液时,液平面排空,致使大量空气急剧的灌入冠状动脉,引起空气栓塞。心脏已停跳于舒张状态,其表面各枝冠状动脉内充满小气泡。迅速切开右心房,心脏表面冰屑降温。探查三尖瓣隔瓣与前瓣间有一直径为0.5cm 缺损,加垫褥式缝合。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冠状动脉心腔瘘是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近年来,由于超声心动图及多普勒的应用,诊断病例数有所增加。我院自1980年2月至1998年3月共收治10例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0例中男4例,女6例,年龄4.5~56岁,平均15.5岁。主要症状:活动后心慌、气短4例,胸闷2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全组病人于心前区均可闻及2~3/级连续性杂音。超声心动图检查前,误诊3例,分别误诊为主动脉窦瘤破裂、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后均经超声证实为冠状动脉心腔瘘。全组病人均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瘘源…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透明和解剖剥离等方法观察了130例大白鼠心脏的冠状动脉。鼠心左冠状动脉主干和前降支始段与伴行静脉的关系极为密切。复制心肌梗塞模型时,结扎左冠状动脉可在动脉园锥与左心耳之间进行。左室支粗大,是前降支(或旋支)的直接延续,分支分布到左室前、后壁的大部分。鼠心有独立的空间隔动脉(56.2%起于右冠状动脉,43.8%起于左冠状动脉)供应室间隔的大部分。24.6%的鼠心有上间隔动脉(起于右冠状动脉)供应室间隔之上部。后降支的出现率为17.7%。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以均衡型居多(72.3%),右优势型次之(24.6),左优势型最少(3.1%)。以上结果与狗、兔、猫等动物及人的资料作了比较讨论。  相似文献   

10.
法乐四联症矫治手术前后心功能及心腔几何构型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法乐四联症(TOF)矫治手术前后及随访中左、右心室功能及左心房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成功施行TOF矫治手术治疗的85例TOF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手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2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左、右心室及左心房容积变化及射血分数作为左、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指标;以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及左室晚期充盈分数(AFF)作为反映左房收缩功能的指标;以左室偏心率及长径/短径比值作为反映左室几何构型的变化。结果TOF矫治手术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大,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右室射血分数(RVEF)均减小;LAEF及AFF亦增大。LVEF、LAEF和AFF在随访中持续改善,RVEDV、RVESV、RVEF随访中进一步减少。结论TOF矫治手术既减轻了右室的容量负荷,又改善了左室、左心房的收缩功能及几何构型。在随访中,左室功能持续改善,右室功能维持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1.
手术治疗心脏房室管畸形15例,其中单纯型4例、部分型9例、完全型2例。术中先修补二、三尖瓣裂口,后用Dacron补片修补心内膜垫缺损。Koch三角区近三尖瓣隔瓣处间断浅缝合。13例冠状静脉窦口留在右房,2例在左房。术后合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死亡1例,2次手术及残留分流各1例。13例恢复良好。术后常规应用临时起搏预防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冠状窦口(CSO)及其周围心肌组织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其在射频消融房内折返性心律失常和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方面的功能意义。方法正常成人心脏15例,其中7例用于大体解剖观察,7例用于光镜观察,1例用于电镜观察。组织连续切片用HE和Mallory染色。光镜对CSO及其周围心肌组织的形态、排列方式和染色深浅进行细致观察,透射电镜观察证实光镜所见细胞特征。结果CSO及窦的大部分均有房肌包绕,CSO处肌纤维向后与界嵴下延伸和右房瓣上肌环的心肌有联系,向前也与房室结(AVN)有联系。CSO上前壁和下前壁均可见P细胞,T细胞以下壁多见,浦肯野细胞以上壁多见。在CSO至AVN的路径中可见主要由T细胞构成的纤维束,该部位可被分为两部分:靠近CSO的一段肌纤维称为右房结束(RANB);靠近AVN的一段肌纤维称结后延伸(PNE)。另外,还在CSO周围心肌中尤其是后壁的脂肪组织中见到大量神经纤维、神经元或神经节。结论①CSO附近心肌参与了房室结双径路(DAVNP)中慢径的组成;②CSO附近心肌参与了房内折返性心律失常和AVNRT环路的形成;③CSO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结外起搏点。  相似文献   

13.
用60具尸体对胃贲门附近的静脉做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一、胃左静脉分三型:以Ⅰ型(2支)多见,55例(91.66%);有33例(55.60%)位于脊柱左侧;汇入脾静泳者36例(60.00%);终末口径平均3.81毫米。二、贲门食管支分二型,Ⅰ型(1支)者55例(93.22%),汇入胃左静脉弓形郎者55例(87.30%)。三、胃右静脉汇入门静脉者49例(89.09%)。四、胃后静脉分二型,Ⅰ型(1支)者45例(90.00%),有41例(74.55%)汇入脾静脉中1/3段。五、胃短静脉具有2—6支,有44例(73.33%)为3支和4支型。  相似文献   

14.
将111例人心分为成人、儿童、婴儿三组。用三种研究方法即:X射线血管照相法、显微解剖法和腐蚀铸型法。得出以下结果:室中隔血供共有五个来源:1.前室中隔动脉——为供应室中隔的主要动脉,分布于室中隔前2/3区域。2.后室中隔动脉——供应室中隔后1/3区域。3.房室结动脉——分布于室中隔后上1/5区域,为房室结区的一条重要动脉。4.后上室中隔动脉——出现率为70%,分布于室中隔后上1/3~1/4区域。5.降中隔动脉——出现率为64.8%,分布于室中隔上、中部、是前、后室中隔动脉潜在侧支循环通道。本文对室中隔内动脉行走规律及分布范围,以及室间孔出现时,其动脉分布特点等进行了讨探。  相似文献   

15.
1.用血管造影法和腐蚀法对110例狗心左室乳头肌动脉分布进行了观察,并结合分布特点计论了冠状动脉阻塞时对乳头肌可能产生的影响。2.前、后主要乳头肌均为附着型。前乳头肌平均长1.96厘米,宽1.10厘米。后礼头肌平均长2.04厘米,宽1.2厘米。3.前乳头肌血供来源Ⅰ型(由前降支供应)最多,占71%,Ⅱ型(前降支和左旋支的分支)次之,占18%。后乳头肌血供来源Ⅰ型(左旋支的分支)最多,占91%,其中65%来自左室后支。4.乳头肌内部血供特点:(1)均来自直走型动脉支;(2)均呈节段性分布。每肌接受2—9支,5,6支最多;(3)动脉支在肌内分布有一定的对称性;(4)动脉的排列形式以混合型最多;横行型次之;(5)动脉支在乳头肌心内膜下层吻合成心内膜下丛,中上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使用90例人心脏标本,研究人心房间隔的动脉来源及分布特点。房间隔的动脉有窦房结动脉的分支(100%)、房室结动脉(100%)、kugel动脉(93.33%)、左房后支(76.67%)等。房间隔的动脉沿房间隔边缘成环状吻合,然后各分支向卵圆窝中心会聚。房间隔的动脉吻合丰富,30.67%的标本出现吻合。因此成为冠状动脉之间建立侧支循环的重要途径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 B型超声在临床已广泛应用,搞清肝脏B型超声常用声束方向的各种方位断面解剖,对肝病超声诊断颇有参考价值。肝脏B型超声断面解剖国内已有报导,但例数均较少,而且肝脏大小、形态以及内部管道系统个体差异较大,尚需积累大量资料,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得出一个较有普遍性规律,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这就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国人心脏室中隔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对人心室中隔形态,特别对其上缘的构成除E.Henry_-~1有过描述外,国内还未见详述。为了适应心脏内、外科发展的需要,我们对60例人心室中隔标本(儿童30例,成人30例)左、右侧面结构、边缘等进行了观察与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