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模拟训练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训练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描述作战指挥自动化模拟训练系统的军事需求,提出作战指挥自动化模拟训练系统的功能、体系结构和组成,分析作战指挥自动化模拟训练系统的运行流程,阐述模拟训练系统研究中的主要关键技术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黑板模型实现了嵌入式舰艇作战指挥决策实时专家系统,并提出了分层黑板模型,扩展了黑板系统的方法,提出了舰艇作战指挥和控制中的军事知识的有效表示方法及军事决策知识的数据编码新方法,并对专家系统在舰艇指控系统中的应用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随着军事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化海军舰船的信息化程度、打击精度和自动化水平有了大幅提高。舰船作战系统包括火炮、水下防御、指挥决策和雷达等多个模块,由于不同模块的安装位置和精度各不相同,在目标探测时会有一定程度的偏差,进而降低舰船的作战能力。因此,研究舰船作战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对作战系统进行精度修正和校核有重要作用。熵理论是一种表征物质系统能量盈亏程度的理论,对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控制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的介绍了熵理论的原理,并结合熵理论,深入研究了军事舰船作战系统的精度控制和信息驱动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外军事各种新理念和高科技引发的持续转型,从系统科学视角分析了传统与未来作战模式。从战斗效力的发挥角度尝试对作战模式的内在本质进行了剖析和挖掘,牵引出了作战模式转型中应当注意的重点和装备技术研究需要加强的内容,从理论与实践结合角度对当前军事新理念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海上作战领域,不再是对单独舰船的指挥调度,基于舰队组网的军事作战指挥综合平台成为现代海上战争的中枢系统。在此平台中,各子系统之间信息交互的及时准确性对决策影响深远。传统的作战综合指挥平台利用总线结构进行子系统的信息交互,存在多链路复合使用﹑负载不均衡,当交互的数量较大时,容易造成通信链路堵塞。本文研究现有的云计算平台数据通信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云平台的军事作战指挥综合平台数据交互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信息时代引起的战争观的变化,研究指挥控制战的新概念;阐述了信息战,指挥控制战和电子战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进攻型和防御型指挥控制战中使用的五种作战手段,以及迫近控制战的信息平台和武器,提出加强指挥自动化一体化建设、开展指挥控制战模拟和训练、发展指挥控制战进攻型武器是当前我军进行作战研究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现代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必须提高舰艇的智能化决策能力和装备的自动化能力。分析了我国舰载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战术应用软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出数据融合、辅助决策和打击效果评估是指挥自动化系统最关键的应用支撑技术,是战术应用软件研制的重点。发展目标是整合全舰资源,实现战术应用软件与指控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作战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信息系统的扁平化、网络化,建立一个分布式的、自适应的、容错的实时网络计算环境。  相似文献   

8.
指挥自动化系统(C4ISR)作为现代战争中对作战部队和武器系统实施高效指挥与控制的主要手段,通过对来自多个传感器的资料以及相关情报进行分析和综合处理,研究复杂战场态势环境下的指挥自动化系统目标跟踪与信息融合的效果评估。用Lagrangian算法得到评价体系中定义的性能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提高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C~3I系统是现代战争中以人——机结合的方式用来进行指挥作战的军事电子信息系统,是军事指挥员籍以对所属部队行使权力,进行管理和辅助决策以指挥现代战争时使用的电子设备、软件和人——机界面的总称。其显示系统主要是将获取的情报信息以图形和数据方式直观地显示给作战指挥人员,以便指挥员及时进行战术分析,适时作出决策。 军用显示技术是人——机系统的接口,是延伸视觉器官功能的各种系统的一个部分。它  相似文献   

10.
在未来的高技术条件下的海战中,庞大的信息数据给指挥员的指挥决策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通过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和军事地理信息系统(MGIS)结合起来,建立以基于MGIS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来研究在水面舰艇指挥中的应用来加强未来海战中指挥决策的能力,以有效的提高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的即时性及其可信度,以便更好的为指挥员提供作战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陈美谦  迟岩 《船海工程》2007,36(5):115-118
采用模块化分层设计,上位机利用C#编程语言在Visual Studio.NET开发平台上设计管理软件;前端机借助现场智能仪表,采用组态王Kingview开发监控软件对船舶机电设备的配电进行监控、报警和保护;并借助MODBUS协议和AIBUS现场总线技术,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上位机与下位机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处理,实现了船舶配电网数据的采集、交换、监控,提高了船舶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焊接技术是是现代船舶建造工程的关键工艺技术之一,不断创新船舶高效焊接技术,推动船舶焊接技术向焊接自动化、焊接高效、优质、低能耗和环保的方向发展,能够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缩短造船周期、节约造船生产成本的同时,打造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绿色造船企业。本文主要介绍广船国际高效焊接推广情况。  相似文献   

13.
航道条件对船舶航行可靠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可靠性理论及回归分析来研究航道条件对船舶航行可靠性的影响,并建立其航道条件诸因素影响的可靠性模型,以提供驾驶员对航道条件影响船舶运行的直观认识,并为驾驶自动化提供数理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监控组态软件的压缩机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缩机是舰船重要的辅助设备,其运行情况直接影响机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为提高压缩机系统的自动化程度,本文基于组态软件设计了压缩机监控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功能:实现了压缩机的启动、正常工作时的定时吹除以及停车等过程控制,实现了压缩机工作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显示、记录以及报警等功能。运行情况表明,该系统工作可靠、稳定。  相似文献   

15.
3C技术改造目标是在现存集装箱码头生产MIS系统基础上,实现全码头生产资源管理的无纸化和无缝隙的数据通讯;实现堆场集装箱定位数据的自动核检;实现堆场轮胎吊作业的动态追踪和码头生产作业链上的全程实时调度管理。经过改造后,露天作业的虚拟现实及远程管理的可视化使得中心调度、现场调度和轮胎吊司机的工作方便快捷、和谐有序。该项目可降低堆场仓储成本6%,提高码头生产效率15%。实践证明,3C技术改造是我国集装箱码头实现港口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设备安装对基座导纳测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裸基座导纳是隔振设计的重要参数.工程中常需要在设备安装状态下测量基座的导纳,这会给基座导纳测量带来误差.本文针对单个安装点的情况(低频时成立)从理论上证明了这种误差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忽略的,即设备刚性安装时基座阻抗应远大于设备机脚阻抗;弹性安装时若基座阻抗远大于隔振器阻抗,则在远大于设备安装频率的频段可忽略这种误差;若基座阻抗远大于机脚阻抗,则在设备无共振的频段亦可忽略这种误差.这些条件在工程中比较容易得到满足,因此本文结论对工程中导纳的测量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利用放射性原理,在线连续监测管道原油中含水、含气率的方法,以解决目前接触式监测方法长期运行可靠性差、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钻井平台综合监控管理系统是钻井平台上实施信息管理、综合监控、系统操控和平台安全监管的集成系统。系统将分散设备的有关监控、操控等功能进行集成,构建一个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集成系统,实现平台操控自动化。目的是对钻井平台信息的集中监视和管理,提高平台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通过参考海洋平台综合监控系统、综合船桥等系统,提出了钻井平台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建立了系统的三维体系结构,填补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19.
胡睿  刘春成  王平 《舰船电子工程》2009,29(11):111-114
为实现战役弹药保障任务测算工作的正规化与自动化,利用运筹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建立弹药保障任务测算软件保障任务测算软件模型。结合现代软件辅助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使用UML语言,对战役弹药保障工作流程进行建模分析,为其建立基于用例图、类图、时序图和活动图的系统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模型重点围绕战役各阶段的物资保障需求、保障强度,制定储备标准、消耗限额、补充方案,能够较为简便地应用于多种后勤和军械物资的战时保障,具有较强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20.
周樑  吴浩伟  姜波  陈涛 《船电技术》2012,32(7):35-38
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配电自动化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但舰船电力系统的配电智能化还处于探索阶段。对常用的三种微处理器的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后,本文开发了一种以DSP+FPGA为控制核心的舰船监控单元,对该单元的硬件系统及软件进行了详细论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单元具有实时性高、可靠性好、通信接口丰富的特点,在舰船电力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