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企业营销环境是企业竞争战略制定和执行的基础。在新世纪即将来临之际,世界汽车生产企业的营销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甚至是本质的变化。在传统竞争战略效果逐步降低或不明显的情况下,世界各大跨国汽车企业都纷纷采用了两种新的竞争战略,即品牌判别向下游扩张战略,这已经成为近期发展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在前不久闭幕的国际车展上,888万元的豪华宾利、别克LaCrosse、丰田T-1可谓风头出尽.与世界一流技术相比,红旗、奇瑞、吉利等本土品牌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专家预言,如果再不把人才战略置于经营竞争的首位,中国汽车业就可能成为没有主心骨的"世界汽车组装厂"了!  相似文献   

3.
韩咏 《交通科技》1999,(6):41-43
1 前言 80年代以来,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追随国际海运资本的发展模式,纷纷加入到航运业跨国经营的行列.90年代后,世界海运将进入"全球承运人"时代,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开展跨国经营不仅是各大海运公司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成为经过20年改革开放建设的我国航运企业所关注的战略问题.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航运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航运企业实施跨国经营,可绕过某些国家的"航运保护主义政策",直接参与世界经济大循环.另外,企业通过设立在国外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能够更直接、迅速和准确的取得国际市场及其它相关市场的信息.这有助于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在国际经营活动中抓住有利时机,合理配置资源、分散航运业的高经营风险,获取经营效益.同时开展跨国经营还可为企业培养真正懂得国际经营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每一次经济危机之后,科技创新都成为战略制高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世界各国正在进行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赛,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作为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的代表,物联网已经成为经济危机后期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从"智慧地球"到"感知中国"都体现出决策者对物联网的高度关注.然而,发展物联网也不能四面出击,应该抓好重点,注重实效.在这个过程中,车联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在世界经济低迷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涉及沿线26个国家,覆盖44亿人口,经济规模达21万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这条发端于中国,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的世界上跨度最大的经济走廊,不仅是中国战略的"大手笔",也为世界经济及地缘政治带来全新的发展格局。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她所带来的振奋与欣喜,机会与挑战都前所未有,令人期待……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科学技术创新已引起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于国家富强、民族的振兴、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国与国间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而科技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那么,我们政府就应该抓住科技人才发展的战略,发挥其对国家经济的强大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施毓麟 《车迷》2020,(4):34-39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对汽车的尾气排放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对于当下的车企而言,新能源战略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说,新能源战略的推进速度将决定未来市场的竞争格局.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无论是自主还是合资品牌,各大车企都纷纷推出旗下的新能源战略,汽车电气化越来越“流行”,在这其中就不乏很多传统的豪华品牌.  相似文献   

8.
<正>海外销量实现恢复性增长、出口模式进一步升级、出口战略大力调整,在国内市场取得稳健业绩的基础上,东风商用车公司着手开拓海外市场。在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后,东风商用车再度起锚出海,积极参与国际化竞争,努力把"中国的东风"变成"世界的东风"。  相似文献   

9.
曲涛 《商用汽车》2005,(3):47-50
高档客车产业发展中的战略迷局 目前国内高档客车产业的发展好像进入一个迷局,产品竞争激烈、市场需求不旺、销售利润下降等等问题都在困扰着生产企业的决策者们.企业为什么会面对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很多专家都提出过不同的想法.笔者认为,导致目前高档客车产业面临发展困局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不是价格战,也不是需求不旺,而是战略同质化--各企业的发展思路趋同,市场空间得不到有效拓宽.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的成功入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家电业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国外家电集团不断抢滩中国,我国家电企业不仅要在国内参与激烈的竞争,同时,有实力的家电企业也要积极的"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分工与国际合作,这既是应对入世冲击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家电业拓展自身生存与发展空间,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研究与经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汽车公司的竞争战略和资源配置方式等发生的重大变革,指出世界汽车产业兼并重组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从兼并重组的概念入手,分析全球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主要动因、发展历程及典型案例,总结发展经验和趋势,提出对中国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有益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章立足于汽车产业全球化的背景,从研究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入手,归纳总结了世界汽车产业全球化竞争的格局和特点,研究国内汽车产业的生产状况和区域布局,通过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分析,预测了其未来发展走向。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发展汽车产业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再认识,并提出了上海应对汽车产业全球化竞争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在持续低迷的市场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品牌和商家因信心丧失而退出竞争。而重庆建设摩托车股份有限公司不畏惧,不言退,迎难而上,提出了引领未来3年发展的"231"战略思路,坚定了"专注摩托车产业,坚持做强自主品牌摩托车,努力形成竞争优  相似文献   

14.
有人作了个恰到好处的比喻,把刚刚过去的2002年称为"入世元年"。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清楚,元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并不少见,每次政权更替之年都可称作元年,如建元元年、洪武元年等等,这彰显出每个元年非同寻常的意义。因此可见,原来平常无奇的2002年由于成了"入世元年"而对中国来说多么重要。对广义中国如此,对中国的摩托车行业更是如此。由于入世,中国与世界的距离进一步拉近:由于入世,本来就与世界经济有极高关联度的中国摩托车行业,更能真切地感受到世界经济的风云变幻。也就是说,从"入世元年"开始,中国摩托车行业已不可避免地面对世界经济的惨烈竞争,生存——发展——死亡等一系列问题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  相似文献   

15.
正古蜀之源,重装之都,地处成北,贯以旌城德阳,地处成都平原东北部,距离省会城市成都仅40公里,作为成渝城市群和成都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是四川省重点规划的地区性中心城市。随着国家战略的发展,德阳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大机遇、全面创新改革的历史机遇,明确提出了倾力打造"世界智造之都、国际文化名城、成都北部新城、生态田园典范"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德阳市大力发展交通旅游事业,为德阳市加快建设成都国际化大都市北部新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最初10年是许多高科技领域(例如超导、生物、新能源等)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些高科技领域的产业化一旦取得突破,将导致划时代的产业革命与社会变革。因此,围绕高科技研究开发,世界各国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并且呈现出"以国家为单位"和以企业为单位"的科技竞争相互交织的局面。竞争在国家之间和企业之间展开在国家层次上,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科技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核心和源泉,因而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纷纷加强了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支持。在企业层次的科技竞争中,跨国大企业成为国际经济、科技竟争的重要角色,在世界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1998年200家跨国大公司的销售额超过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1/4,预计到2000年300家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将可能达到西方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3/4。目前跨国公司已直接控制全球生产量的1/3、国际贸易总额的40%、全球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市场的日臻完善,中国市场日益为世界各大集团所关注;同时,中国市场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世界伸出合作之手,接纳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他们获得的不仅是销售市场,更重要的是丰富的原材料以及充足的劳动力.中国正怀有"天下归心"的壮志,逐渐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根据摩根斯坦利的研究,2002年中国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7.5%,仅次于美国,位于第二.谁把握了中国的资源基地,谁就会在全球竞争中占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举行期间,2013中国汽车论坛于4月21日在上海隆重召开。论坛主题为"新增长形势下中国和世界汽车产业——战略、品牌、国际化"。论坛在闭门峰会、大会论坛、专题论坛中全面探讨当前汽车行业最关心的问题和国内外各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世界经济论坛美国分部交通运输行业资深总监John.B.Moavenzadeh先生在会上发表了主题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演讲。  相似文献   

19.
日本在二战废墟上确立了汽车工业的支柱地位,通过政策扶持和关税保护促进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在汽车工业进入激烈竞争阶段通过"集团化设想"进行重组来实现有序发展.日本汽车工业在迅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后,遭到美国贸易打压,于是积极布局美欧设厂避开贸易战.在新能源时代,日本另辟蹊径在混合动力技术上独树一帜,并积极发展氢燃料汽车...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客车售后服务的几点思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商用汽车》2004,(11):32-33
中国是世界上客车第一大市场,国内已经有几家企业的销量名列世界前茅.在汽车这个大行业中,中国的客车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从全球经济来看,能源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车辆拥堵现象都是世界各国急于解决的问题,中国也不例外.从这些问题考虑,发展客车就成为一种必然.强大的市场支撑和比较优势的组合,中国的客车有能力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各客车生产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