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小明 《世界海运》2004,27(3):23-24
近年来,在我国集装箱码头实际运营中,泊位实际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往往超过其设计吞吐能力。目前,深圳港专业集装箱码头交通部核定吞吐能力为345万TEU,而2002年深圳港实际完成吞吐量达到762万TEU,实际完成吞吐量与其设计吞吐能力存在差异较大。本文通过对深圳港集装箱码头运营情况的调研和分析,进一步探索其两者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集装箱码头设计吞吐能力参数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集装箱码头设计吞吐能力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规范取值 ,通过对深圳主要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的实证分析 ,对设计参数的取值范围进行修正 ,在此基础上重新核算深圳主要集装箱码头设计吞吐能力 ,并进行灵敏度分析 ,其结果符合深圳各集装箱码头的运作现实。  相似文献   

3.
集装箱码头超负荷运营的负面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小明  王薇 《集装箱化》2004,(12):14-15
2002年深圳港在现有核定吞吐能力385万TEU的基础上吞吐量达到762万TEU,由于深圳港现有各港区陆域纵深、集疏运能力严重不足,码头公司不得不购买大量设备,增加相关设施和人力来应付市场的实际需要。通过对深圳港盐田国际、蛇口SCT和赤湾凯丰三大集装箱码头的实地调研,我们对超负  相似文献   

4.
首先介绍了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韩国三地现行的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并从参数的选取、参数的取值和公式的结构三方面对计算公式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三地现行的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实例分析指出了中国大陆目前还在采用的《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JTJ211-99)中的集装箱码头泊位通过能力计算公式存在的问题,揭示出集装箱码头年泊位实际吞吐能力超过设计能力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伟 《水运管理》2002,(8):22-2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上海港的集装箱运输得到了高速发展。 目前,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占中国大陆沿海港口总量的23.3%,但上海港面临着严峻的港口吞吐能力的考验。表1是2000年度上海港集装箱码头能力与实际完成量比较。 表1 上海港集装箱码头能力与实际完成量比较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计算及参数取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固 《港口装卸》2007,(2):36-38
集装箱码头装卸效率是集装箱码头量化管理的关键指标.通过对企业的调研,总结出目前集装箱码头实际使用的装卸效率计算方法,并对计算方法中涉及到的参数取值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更能反映码头实际装卸效率的计算指标和参数取值的建议,以利于码头之间竞争能力的比较,方便船公司选择靠港码头.  相似文献   

7.
李晓光 《集装箱化》2012,23(4):12-17
近年来,受世界经济格局改变的影响,全球各地集装箱码头利用率也随之发生变化。未来远东和东南亚地区对码头吞吐能力需求的增速将超过码头扩容的速度,2016年前该地区集装箱码头的平均利用率可能将超过90%;  相似文献   

8.
集装箱码头是内外贸集装箱货物的集疏运中心,码头的吞吐能力受堆场容量和作业效率的影响。针对集装箱码头堆场的翻箱倒箱问题,基于整个立体库场内每层堆场仅堆放一层重箱的理念,通过AI设计、情景假设、公式推算和数据分析的方法,设计出一项自动化立体堆场方案,并介绍各核心设备和功能区以及作业流程。结果表明,本方案可实现真正意义上“零翻箱”,同时能减少机械设备的配置、使用成本和碳排放量,有利于提升码头作业效率、吞吐能力和经济效益,有助于增强码头和港口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集装箱化》1993,(12):12-12
目前我国共有22座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为200万TEU。预计到1995年,全国有集装箱码头36座。  相似文献   

10.
世界港口     
克里斯托瓦尔港集装箱码头吞吐能力将扩大5倍,巴拿马运河2006年船舶通行量,BLG物流将在不来梅港近郊建设新集装箱码头,日本邮船在世界上率先采用LNG集卡搬运集装箱,利物浦港建设新集装箱码头,世界主要码头经营者上半年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针对集装箱港区吞吐量增长给港区公路集疏运系统所带来的压力,研究公路交通量与集装箱公路集疏运量的关系。通过建立集装箱港区公路交通量的计算模式,并借助交通工程学的有关理论分析港口道路集疏运系统的适应性。本计算模式可指导集装箱港区公路集疏运系统的规划设计,保证集装箱港区公路集疏运系统的顺畅,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婷  周强  杨怡  王卫昌 《水运工程》2019,(11):40-46
针对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堆场起重机大车作为主要工作机构导致能耗增加、效率降低等问题,研究了一种新型单箱轨距集装箱堆场起重机装卸工艺。基于Witness平台,分别建立了新工艺与经典工艺的集装箱码头仿真模型,通过计算和仿真试验对比分析了设备投资、能耗、年通过能力等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新工艺具有设备投资低、能耗低、装卸效率高等优势,对箱区间存在的作业干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外主要集装箱码头运营情况和通过能力的调查研究,引入基于柔性靠泊方式的港口码头百米岸线通过能力作为评价指标,选取影响码头岸线通过能力的主要因素,运用聚类分析法将所选集装箱码头分为3类,分析研究其码头岸线通过能力指标,得出在柔性靠泊方式下各类集装箱码头岸线通过能力指标的特征区间.  相似文献   

14.
集装箱平均货物重量是设计计算集装箱码头、铁路和公路集装箱场站拆装箱库容量的重要参数。本文介绍在制定《内河集装箱码头工艺设计规范》过程中 ,确定集装箱平均货物重量取值范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俞武华 《水运工程》2006,(B09):41-47
以长江上游重庆寸滩集装箱码头工程的建设条件为基础,提出了代表性的3种集装箱堆场陆域平面布置方案,结合集卡上坡行驶油耗实测试验,分析了港口道路坡度对集卡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对指导长江上游集装箱码头陆域堆场平面布置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维 《水运工程》2006,(B09):53-61
依托重庆寸滩集装箱码头建设条件,对山区河流大水位差条件下专业集装箱码头装卸工艺系统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多个先进的、有特点的装卸工艺方案,并通过多方案的比选提出了综合分析意见,对西部地区集装箱码头建设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作为轮胎吊、轨道吊、岸桥等起重集装箱的特种设备,如何确保司机在中控室远程装卸集装箱时,保障集卡车辆的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天津港太平洋集装箱码头RTG自动化改造项目与青岛新前湾港自动化堆场中的RTG,对集卡防吊起系统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江义  高浪  范晔 《水运工程》2020,(5):93-97
结合阿布扎比哈里发港二期工程,针对3E集装箱船展开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研究,提出4种缆绳布置模式。基于系泊模拟分析研究,得到较优的缆绳布置模式L3,并给出其生存工况、作业工况下的风速分别为13.8 m s和10.1 m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