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田原 《中国港口》2015,(7):56-57
在"新常态"下,要充分认识对港口企业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把握"新常态"下企业文化的新特征,着眼港口企业战略发展大局,拓展港口企业文化的新空间和新途径"新常态"是国家主席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周期的形象化描述。然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否认识到"新常态"的变化,能否迅速适应企业经济发展需求,进而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是当下值得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续上期)2.3"十二五"长江航运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推进"十二五"长江航运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科学发展,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关键在于结构调整。一定要在"落实"上花气力,在"加快"上下功夫。紧紧抓住并充分把握好"十二五"这一黄金机遇期,积极实施国家发展战略,实施好"十二五"规划,按照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快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应形成一盘棋,树立大思维,弹好三首"曲子",实现四大突破,做好五篇文章,使"港口经济圈"成为宁波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动力总成"2014年1月,宁波提出"港口经济圈"战略,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为引领,以宁波—舟山港一体化为中心,以宁波都市区(宁波、舟山)为依托,以港口综合运输体系和海陆腹地优势为支撑,以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4.
《港工技术》2011,(2):46-46
中国水运建设行业协会近日在津主持召开了由中交一航院有限公司、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唐山港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天津深基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深水板桩码头新结构成套技术开发研究"科技成果鉴定会。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建设"民生海事"中,进一步深化品牌支部建设,擦亮"支部品牌"呢?茂名海事局坚持把推动品牌支部建设作为重要抓手,以"服务发展当先锋"为主题,深入开展排头兵实践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创先争优激情被点燃,五个党支部进一步擦亮了支部品牌,树立茂名海事人新形象,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服务航运发展,服务社会民生,服务"幸福茂名"建设,彰显了"民生海事"特色。从其实践中,我们得到了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6.
吴明华 《航海》2014,(3):10-13
在国家有关部门密集调研、纳言集智的基础上着手编制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规划,有望年中出台。这项被称为"顶层设计"的规划方案,首次以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赋予了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新内涵、新格局、新思路,而海运贸易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和核心,港口与航运更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占有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海运贸易串起"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源远流长。"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辟了陆地、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7.
有规划、有行动、有激情,周口临港经济发展必将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突破,周口这艘航船必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更好地发挥"三区一群"衔接长三角经济圈的水上门户作用,更好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更好地服务全省乃至全国的发展重塑"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辉煌,一直是千万周口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2017年7月7日,我们在郑州隆重举办"2017临港经济发展论坛",围绕"以港兴市、通江达海、联动发展"主题,分析临港经济发展形势,分享成功案例,交流合作成果,对建港口、兴物流、聚产业、造港城等问题深入研讨,汇集了一系列真知灼见,形成了一大批建设成果,让我们受益匪浅,收获很多。  相似文献   

8.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从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迈进、海事系统由大变强发展的攻坚时期。为了编制实施好海事系统"十二五"规划,推动海事事业科学发展,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广州举行交通运输部海事发展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盟岩 《中国港口》2015,(7):I0001-I0001
展望未来,世界是"多极"的,也是"平坦"的,移动互联网、全球供应链将在"地球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海上贸易通道及其供应链就是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新海丝")的主要内容。而作为海上贸易通道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枢纽,港口的战略发展,将对"新海丝"建设和全球供应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00年12月,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中,提出"加快现有档案的数字化进程"的任务,并在"中国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与档案管理软件开发研讨会"上宣布:我国将加快数字化档案馆的建设。档案管理和利用如何应对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需求,这是摆在我们档案工作者面前需要思考和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智  胡菠 《中国海事》2014,(10):58-60
"GMDSS复审和现代化"是近几年由国际海事组织(IMO)主导的提升全球海上遇险安全通信水平的重要议题,目的是通过对已经实施20余年的GMDSS各要素的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方案,以适应海上遇险安全通信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GMDSS的复审分为高级复审和详细复审两阶段,在高级复审阶段,将对相关的公约、规则条款进行评估,提出修订意见。本文对拟在本次复审中研究修订的"常规无线电通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童洁 《中国港口》2012,(12):18-21
12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与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20年后的上海海洋新城和深水新港"高层论坛在上海举行。"建设海洋新城、再造上海第二个‘浦东’"与"建设上海深水新港、再造第二个‘上海港’"的构想也在此次论坛中浮出水面。此次论坛汇集了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有众多专家、官员  相似文献   

13.
阳春四月,中原大地。中国的目光聚焦"周口港临港经济"。"满城文化半城水,内连外通达江海",历史的时空中镌刻下清晰的"周口港坐标",时代的大潮里澎湃着强劲的"周口港动力"。  相似文献   

14.
十九大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自由贸易港前面又加上了"中国特色"四个字。尽管是四个字的变化,但却富含深意,释放出了重要的信号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主旨演讲中强调:"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十九大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自由贸易港前面又加上了"中国特色"四个字。尽管是四个字的变化,但却富含深意,释放出了重要的信号。  相似文献   

15.
"两个中心"不是终极的、静止的和孤立的概念,其既受外部环境影响,又与城市自身条件息息相关,需要用发展的、动态的和全面的思维去审视其建设过程和发展阶段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15个重点港口之一,大连等港口城市既是国务院批复建设的"国际航运中心",同时也是"国际物流中心"(简称"两个中心")。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形势下,为充分发挥“两个中心”在城市发展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的积极作用。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梳理城市与“两个中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探讨"海上货物运输"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团队在基于课程体系的分析研究和课程重构设计的基础上,总结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团队组建、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设计的主要经验,并对课程建设的创新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未来,长江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过剩问题将越来越严重。"新常态"下,政府应对内河港口腹地经济发展进行合理预测,对内河港口规划及建设时序进行合理的修编,杜绝岸线、土地等资源的浪费一、面临的问题1.建设超前,能力过剩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支持重庆、武汉等地建设内河航运中心。今后,国家将加大对以黄金水道为主干的综合运输体系的投资和政策倾斜,沿江各地也将陆续出台对接政策和措施,尤其是大规模的港口规划,吸引中央政策和资金落地。武汉抓紧推进“亿吨大港、千万标箱”的宏伟目标,阳逻、花山等港区建设加快;重庆新田、珞璜等港区也加快推进。  相似文献   

18.
上海是中国一颗最为璀璨的东方明珠,也是未来我国最大的经济、文化融合发展的国际化都市。上海奉贤南桥新城区域将作为上海国际大都市未来重点规划区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之鱼"项目建设正是在这样的建设背景下应运而生。文中以"上海之鱼"建设的地位为出发点,概述了"上海之鱼"项目的建设情况,并依据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指出了"上海之鱼"项目建设的亮点,最后阐述了"上海之鱼"项目建成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我国“数字航标”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化管理已进入"信息化、数字化"的新时代,航标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是未来国际航标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文中从介绍"数字航标"的内涵入手,对我国"数字航标"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并结合部海事局航标发展目标,提出了"数字航标"建设发展方式和建设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港航业各角色主体均围绕"智慧化"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实践,在建设实践中各有所专长。值得注意的是,就港航业整体而言,各角色主体"智慧化"建设的潘篱尚未打破近年来,"智慧水运""智慧物流""智慧港口"等概念相继提出,我国港航业加快"智慧化"建设进程,港航业各角色方展开积极探索和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政府推动实践"智慧化"建设1.水运基础设施数字化自2010年"智慧水运"理念提出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