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SS7C型机车轮对运用过程中滚抱轴承存在的发热现象,通过对滚抱轴承结构和组装等方面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工艺改进措施,避免滚抱轴承发热而烧损问题的发生,以确保机车走行部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介绍利用目前现有的几种常见机车车轴实物对比试块,校验DF8B(滚抱)和DF7G型内燃机车分体轮、SS6B型电力机车整体轮、8K型机车轮对的车轴齿轮座镶入部横波探伤灵敏度的方法,以实现齿轮座镶入部和内侧卸荷槽的全面扫查。  相似文献   

3.
城轨转向架抗侧滚扭杆的刚度和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侧滚扭杆用于增加车辆的抗侧滚刚度。文章理论分析了抗侧滚扭杆的刚度和强度,详细推导了抗侧滚刚度的计算方法。文中建立了抗侧滚扭杆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简化加载条件,计算和评价了抗侧滚扭杆的静强度、疲劳强度和最大剪切应力,同时计算了两种工况下的抗侧滚刚度。分析表明:理论值和计算值误差不大,但需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中低速磁浮列车转向架防侧滚梁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翠英  徐巍  姚生军  郑宝奎 《铁道车辆》2013,(1):20-22,45,46
转向架侧滚是影响中低速磁浮列车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以国内某中低速磁浮列车防侧滚梁为例,对其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从改善转向架侧滚现象出发对防侧滚梁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分析比较,推荐防侧滚梁加上下盖板并加高截面25mm为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抗侧滚刚度对轨道交通车辆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车辆的控制方式、抵抗侧风能力、动力学性能和柔度系数4个方面的分析研究来确定轨道交通车辆的抗侧滚结构形式,为车辆抗侧滚结构形式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表明:当车辆采用两点控制时必须设置抗侧滚扭杆来提高车辆的抗侧滚能力;当车辆采用四点控制时可考虑增大空气弹簧的跨距和设置抗侧滚扭杆来提高车辆的抗侧滚能力。  相似文献   

6.
ZMA100型转向架抗侧滚装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讨论了ZMA100型转向架设置抗侧滚装置的必要性;介绍了抗侧滚装置主要结构特点;并分析了制约抗侧滚刚度的主要因素.分析表明车辆柔性系数、车辆动力学性能、车辆限界要求等对抗侧滚刚度取值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HXD1C型大功率电力机车抱轴箱组装的结构形式,详细分析了抱轴箱组装的工艺难点,并针对工艺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以利于抱轴箱工艺的执行,对机车今后大修以及其它车型抱轴箱组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抗侧滚扭杆对轨道车辆抗侧滚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侧滚扭杆主要用来增加车辆的抗侧滚刚度。文章建立车辆的抗侧滚动力学模型,介绍车辆抗侧滚性能的评判方法,并着重分析和计算了扭杆对车辆侧滚角度、柔性系数、倾覆系数、浮心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HXD1C型机车抱轴箱的加工难点,制定了抱轴箱详细的加工工艺流程,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抱轴箱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0.
SS7C电力机车抱轴承箱结构的疲劳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SS7C电力机车抱轴承箱进行动应力实测 ,根据动应力实测编制了抱轴箱的二维应力谱 ,对抱轴箱的疲劳寿命进行了估算 ,同时也估算了抱轴箱体的裂纹扩展寿命和临界裂纹尺寸 ,为确定合理的检修周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轨道车辆抗侧滚扭杆的设计及动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抗侧滚扭杆装置扭转原理,对地铁车辆抗侧滚扭杆进行了结构设计和计算,并建立了抗侧滚扭杆动力学模型。当车辆以80km/h运行时,分析了抗侧滚扭杆装置对横向平稳性、垂向平稳性、脱轨系数、倾覆系数、柔性系数、浮心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对电力机车抱轴瓦发热原因进行分析,制定了防止抱轴瓦发热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了抱轴瓦发热惯性故障。  相似文献   

13.
衡量车辆抗侧滚能力的主要指标是柔性数,影响柔性系数的主要原因是车辆悬挂系统的刚度,采用抗侧滚稳定器是提高车体的侧滚刚度有效方法,本文根据满足柔性系数的原则,分析了铰接式高速客车车组所需要的附加抗侧滚刚度,并根据铰接式车组中车辆与转向架的支承特点,得到每节车辆所需附加抗侧滚刚度,并提出了铰接车组中抗侧滚稳定器的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抗侧滚扭杆装置工作原理,从抗侧滚扭杆设计方案、受力分析、刚度计算、强度分析等方面阐述CRH6型城际动车组抗侧滚扭杆装置。试验结果表明:该型抗侧滚扭杆装置的结构、刚度、强度及制造工艺等完全满足CRH6型城际动车组抗侧滚扭杆的运用要求,经过1000万次疲劳试验,该装置未发生任何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客车转向架抗侧滚扭杆装置特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阐述了客车转向架安装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必要性 ,介绍了抗侧滚扭杆装置的结构和功能 ,建立了抗侧滚扭杆装置的力学模型 ,分析和计算了该装置对倾覆系数、柔度系数等性能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电力机车抱轴瓦发热碾铅故障原因分析,提出了电力机车抱轴瓦结构的改进方案,经现场装车运用达到了改造目的,有效地解决了电力机车抱轴瓦发热碾铅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7.
HX_N5型机车抱轴箱机加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HXN5型机车抱轴箱(以下简称抱轴箱)质量要求高、结构特殊和工艺性差等特点,在减少铸造缺陷影响、控制变形和提高精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工艺攻关和工艺试验,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工艺措施,满足了抱轴箱质量要求,确保了抱轴箱的成功试制并形成批量。  相似文献   

18.
王彦军 《机车电传动》2012,(5):107-108,110
介绍了SS3型电车机车抱轴瓦的作用、组成,从机车抱轴瓦合金层掉块现象入手,对机车抱轴瓦合金层掉块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19.
抗侧滚扭力杆利弊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克服抗侧滚扭力杆所产生的有害作用,应用抗侧滚等效刚度概念提出了改进的技术对策。抗侧滚等效刚度是指一个抗侧滚扭力杆机构对车体侧滚的总刚度贡献,并以折算到抗侧滚扭力杆转角上的等效刚度值给出。利用拉杆与车体之间橡胶节点的非线性刚度实现抗侧滚等效刚度的分段定义:即直线或曲线准静态通过时具有低刚度;顺坡段通过时则具有高刚度。多种车况仿真对比分析表明:根据空气弹簧高度控制的位移滞后特性,这一弹性连接方案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舒适度;同时,在顺坡段通过时也适度增强转向架对车体的抗侧滚刚度。  相似文献   

20.
龚朴 《机车电传动》2020,(1):112-116
抗侧滚解耦机构是中低速磁浮列车悬浮架的关键部件。根据磁浮列车悬浮架的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交叉抗侧滚解耦机构,并基于虚拟样机技术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性能优于传统抗侧滚解耦机构,完全适应磁浮列车运行要求,解决了抗侧滚和解耦之间的耦合和制约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