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铁路》2011,(9):79-79
在铁道建筑物的设计标准中,混凝土的施工条件分为自然泥水条件和膨润土泥水条件等。基于泥水浓度对现场灌注混凝土强度的影响,通过调查,  相似文献   

2.
信号控制电源传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两个故障实例,分析了条件电源的依赖性、独立性和隐蔽性特征,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电阻法和电压法两种检查方法,消除条件电源混线;对电源接地中直接接地和条件接地的不同表现方式进行了分析,尤其对公共回线控制电路中条件接地的查找和处理,提出了更为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通信系统的快速信道数字信号处理中,常采用加移动窗技术的直接信号估计方法,窗口长度对信号估计精确度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范数条件估计比线性条件估计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因此在进行信号处理时,应使用范数条件或将线性条件转换为范数条件;并通过仿真得到最佳的窗口长度K=N3(N为信道输出采样点数)时,估计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静力压桩过程的作用机理和数值模拟关键力学问题的基础上,选用某实际工程的层状地基条件,建立单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压桩过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层状地基条件下桩周挤土压力和水平位移的数值分析,并与平面应变条件下圆孔扩张解析法比较。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层状地基条件下,桩周土弹性区水平位移受深度效应和土层性质影响不明显;同一土层的桩周径向压力均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软硬土层交界处,桩端接近硬层底时桩周压力显著减小,桩端接近软层底时桩周压力显著增大;平面应变条件下,应用圆孔扩张法求解浅层地基弹性区土体水平位移时计算结果偏大,求解桩周压力时计算结果显著偏小。  相似文献   

5.
刘芊  胡爽 《电气化铁道》2023,(S1):197-201
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为跨座式单轨线路,采用刚性接触网系统供电和回流,目前逐步运行8编组车辆替代6编组车辆。为了适应大编组车辆的运行条件,对既有的整体夹持型汇流排接触网系统的载流能力进行分析。首先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分析了接触网导体工作温度的限制条件,结合实验室条件下的测试结果建立能够反映测试情况的评估计算模型,并通过MATLAB平台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分析,结合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接触网安装环境条件,给出了地下段以及地面段接触网系统的载流能力。  相似文献   

6.
南头车辆段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头车辆段位于深圳市西部填海区,地质条件复杂。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将地基场地划分为不同区域,选用多种可行的处理方案进行详细的经济与技术比较,确定了不同区域的地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某公路桥梁地形与现场实际不符,在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度及正常使用的条件下,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构造处理措施,将已施工完毕的桥墩改造为桥台,以适应现场地形条件,减少不必要的开挖量,节省工程费用。  相似文献   

8.
日本位于世界上地壳运动最为活跃的一个区域,该国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多变,经常容易发生地震。而且,气候条件也相当恶劣,时常发生强降雨和强降雪。每年日本有相当多的地方发生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9.
机车车辆车轮踏面剥离现状及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长期跟踪调查铁路车轮使用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铁路线路条件复杂、南北差异较大、客货混运线路为主、网运密度较大等特点,对不同运营条件下的车轮剥离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通过列举不同实例及其剥离失效分析结论,探讨了车轮剥离与车轮材质、运用条件(线路条件、环境条件、机车车辆设计、司机操作、轮轨匹配关系)等方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阐明研究进站缓坡设置条件的必要性,分析了机外停车的原因、频率及其与行车量、车站性质的关系,探讨了进站缓坡的设置对运营条件及工程投资的影响,计算了起动缓坡坡度值,简要介绍了运营部门对设置进站缓坡的要求及《线规》修订中对进站缓坡设置条件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随机稳定性是各种随机模型中的至关重要的问题,随机稳定性的关键问题是找出过程遍历的条件。本文对连续时间分支过程的一类推广进行了研究,给出了过程随机单调和强遍历的条件,与此同时,得到了最小过程是Feller转移函数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笔从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环保条件等方面,全面分析青藏线某标段制梁场有价值的4个方案。经综合比选,确定了最佳方案,为高质量、低成本完成施工任务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3.
《铁道工程学报》2004,(4):i001-i002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行的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指导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建设,特制定本纲要。  相似文献   

14.
高航 《铁道建筑技术》2023,(2):23-26+99
为研究以微掺量碳纳米管(CNTs)纤维制备的CNTs泡沫混凝土(CNTFC)作为隧道卸压吸能材料的适用性,联合单轴加载和数字散斑采集技术,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CNTs纤维掺量对CNTFC试件受载变形特征影响规律,并结合SEM-EDS测试技术分析CNTFC试样强度形成机理;针对不同CNTs掺入率CNTFC试件应力-应变、位移场、最大剪应变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NTFC材料极限应变远大于普通混凝土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变,随CNTs掺量增加CNTFC试件峰后在保持一定变形条件下仍能提供较高抗压阻力,该特性是围岩支护卸压材料必有性能;提出CNTFC试件变形局部化启动条件分为应变判定条件和应力判定条件,应变判定条件为达到峰值应变的86.7%,应力判定条件为达到峰值应力的80.1%,以应变条件作为CNTFC试件变形局部化启动判定条件更为合理;微观测试结果表明水泥基材料水化产物与CNTs纤维所形成的复杂网络结构使CNTFC试件宏观力学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有轨电车交叉口信号优先控制策略,在保证不影响交叉口整体通行能力的前提下,使得有轨电车优先通过交叉口。利用VISSIM工具,对无信号优先,绝对信号优先和条件信号优先控制下的有轨电车交叉口进行模拟和评价,验证信号优先和条件信号优先控制策略的适用性。通过仿真得出结论,若给予有轨电车最高的优先权,使有轨电车平均延误时间最小,停车次数为0,采用绝对信号优先控制策略较好;若在基本上不影响整个交叉口的平均延误和服务水平的情况下给予有轨电车信号优先,采取条件优先信号控制策略较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既有大运量、重栽线路上线型不良曲线优化施工的介绍,重点讲述在运能紧张的运输条件下,利用好有限天窗资源,合理组织施工,重视过程控制和精细管理,在确保安全的绝对前提下。做好设备整治工作,提升线路运营条件,减少日常养护工作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高烈度区隧道不仅面临强地震作用,而且往往面临高构造应力及软弱岩体等复杂地质条件。本文依托丽香铁路隧道,基于高地应力软岩地质条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以变形缝间距及加固范围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措施下隧道变形、地震响应特征,并对高地应力软岩条件下隧道减震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变形缝间距增大,衬砌位移逐渐减小、加速度峰值增大,由于变形缝数量上的减少导致结构吸收地震能量能力减弱,变形缝间距为12 m时达到最佳抗震效果;注浆加固条件下,衬砌位移随加固圈范围增大逐渐减小,而加速度峰值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加固圈范围为3 m时抗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方利 《科技交流》2006,36(4):1-6
重点研究了越岭地区地质条件和区域地壳稳定性,对各垭口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越岭隧道的地质选线原则,对不同垭口的越岭隧道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比选,结合两端引线和接轨点方案提出了地质选线意见.  相似文献   

19.
陈清 《铁道学报》1994,(A06):100-105
本文结合万吨列车的空气制动、动力制动及缓装置等技术装备条件,分析了万吨级重载列车的特性,对万吨列车的安全运行条件进行了研究,指出在采用先进技术装置备的同时,要贯彻以动力制动为主,空气制动为辅的操纵原则,应提高司机的操纵技术及装备的维修保养水平,并应创造良好的行车条件。  相似文献   

20.
高原隧道由于地理条件的影响,空气稀薄,气候严寒等恶劣条件给设计和施工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文中就高原隧道设计与施工,隧道的冻融,机械化配套,施工供水,独头掘进等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