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空燃比对三效催化剂起燃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  王建昕  肖建华 《汽车技术》2000,(10):15-16,24
通过对国外资料的考察分析,论述了空燃比流动对车用三效催化剂起燃特性的影响,在催化剂性能评价台架上对催化剂的动态、静态起燃特性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动态时的超燃性能好于静态。  相似文献   

2.
国产稀土车用催化剂的试验评价和性能考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建昕  李俊 《汽车技术》1998,(11):11-14,38
采用国通用的发动机台架评比方法,对两种典型的国产稀土型车用催化剂进行了性能评比试验,包括空燃比特性试验,、起燃温度特性试验以及快速老化试验,通过理论和研究对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作了分析,同时对国内外催化剂的性能水平进行了地比。  相似文献   

3.
一种用汽油燃烧系统模拟发动机台架催化剂热老化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通用汽车公司的快速老化程序RAT-A,分别在FOCAS燃烧系统及发动机上对催化剂在老化前和老化后的性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FOCAS燃烧系统能够对催化剂进行和发动机类似的老化。与发动机台架试验相比,FOCAS系统有明显的优点,如严格地控制空燃比使其变化幅度很小、空燃比稳定运行的范围宽、活动部件少及易操作等。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某1.5T SUV车不同排放测试循环(WLTC与CLTC)和催化剂不同状态(新鲜和老化)对NH3排放的影响。通过试验研究表明:发动机原始NH3排放量很低,而经过第一块三元催化剂后,NH3排放量大幅增加。催化剂老化后OSC降低,内部空燃比波动幅度大,经过老化催化剂的NH3排放相对新鲜催化剂的NH3排放有所增加。催化剂状态、排放测试循环和发动机空燃比等对NH3排放有明显影响,这些对于催化剂设计和标定优化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红旗轿车为测试对象,对其催化反应器进行了性能试验和快速老化试验。性能试验包括空燃比扫描试验和起燃温度试验。老化试验分2种情况进行:一种是在发动机台架试验台上进行的40h快速老化试验,以模拟所要求的8万km道路行驶;另一种是实车行驶8万km。为了解老化试验后催化剂的老化程度,对其催化剂进行了解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此催化剂仍保持良好状态,与性能测试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邹博文  吴锋  杨志家 《汽车工程》2004,26(4):423-425,429
在燃油动态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空燃比动态补偿策略。通过MATLAB的SIMULINK仿真环境,对进气管燃油动态特性及其补偿器模型进行了仿真,并详细分析了模型参数对空燃比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建设牌125ml摩托车上所使用的三效催化转化器为研究对象,利用CES08A催化器活性评价测试仪对催化剂小样的空燃比特性和氧平衡系数为0.97、1和1.03时的起燃温度特性进行试验测试。空燃比特性结果显示该催化剂对CO的转化效率较高,都保持在90% 以上。起燃温度特性结果显示氧平衡系数对CO的起燃温度影响不大。通过对催化剂反应机理的研究,建立了催化反应模型,对其进行数值求解,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底盘测功机上对整车在循环工况下的排放进行了定容采样测试,并利用Boost软件建立发动机循环仿真模型,对整车在瞬态工况下的排放进行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8.
基于神经网络的车用汽油机过渡工况空燃比辨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HL495Q电喷汽油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空燃比辨识方法,比较了不同拓扑结构的神经网络对空燃比辨识精度的影响,得到了一种最优的空燃比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空燃比模型能高精度地逼近空燃比的实际动态过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9.
根据GB18352.3-2005的规定,在不同预置条件下对同一辆样车进行I型排放试验.分析了预置条件的变化对样车排放测试结果的影响,指出造成测试结果波动的主要原因是起动瞬间的空燃比在不同机油温度下发生了变化,预置温度越高,起动时的空燃比越高,CO和HC排放量会越低.指出在车辆标定时要控制好起动空燃比,在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预置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10.
以HL495Q型电喷汽油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汽油机空燃比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Elman神经网络的过渡工况空燃比辨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Elman神经网络空燃比模型具有简单的网络结构,能高精度地逼近车用汽油机空燃比的实际动态过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优于前馈BP神经网络模型的辨识结果。建立的Elman神经网络空燃比模型能改善过渡工况空燃比控制精度,提高排放性能。  相似文献   

11.
以舟岱通道大桥扁平箱梁断面为对象,通过节段模型风洞试验详细测试了该断面在风速超过颤振临界点后,振幅随风速变化的颤振后振动特性。基于变振幅的运动时程,阐释了气动阻尼、相位差及颤振导数等参数的振幅依存特性,提出了变振幅条件下的各参数的识别方法,指出了影响扁平箱梁颤振后特性的主要因素,并利用耦合颤振闭合解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扁平箱梁在颤振后的振动过程中,气动阻尼具有明显的振幅依存性,相位差的振幅依存性较弱,振幅比基本不具有振幅依存性;颤振导数A2*随振幅变化而显著变化,是影响气动阻尼改变的最主要因素,其余颤振导数具有一定的振幅依存性,但对气动阻尼的影响较小。最后从气动阻尼随振幅变化的角度初步阐释了扁平箱梁在颤振后发生不同振动现象的动力学机理,并从气动阻尼曲线存在多个零点的角度解释了扁平箱梁在同一风速下具有多个稳定振幅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包含催化剂温度特性、空燃比特性和空速特性在内的车用尾气催化剂工作性能模型 ,给出了载体的开口率、内部表面积、排气阻力等性能参数的计算公式 ,并介绍了在实际应用中对催化剂催化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Modern gasoline engines with dual injection system improve combustion efficiency by using the two injection commands simultaneously. Due to the different dynamics in the two injection paths, the transient air-fuel ratio (A/F) performance when the injection authority is changed remarkably affects the emission performance of the engine system. For this kind of engin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model-based design approach that gives a dynamic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for achieving good transient A/F performance. Actually, this work centers on discussing the mean-value model parameters for characterizing the wall-wetting phenomenon when the port injection authority is changed under different engine operation conditions. Moreover, from the view of practic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vent-based physics of the engine system, significant calibration for the model parameters that are employed for achieving the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Finally,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transient A/F performance by using the control scheme.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天然气的气体特性,建立了基于AMeSim的"两级调压"共轨系统模型。为研究天然气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的动态特性,以压力波动幅值为控制目标,综合分析了转速、共轨腔容积、长径比和共轨腔压力等对压力波动幅值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控制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联合仿真系统能够反映天然气发动机高压共轨系统的实际工作过程,所采用的控制策略能够减小共轨腔中气体压力的波动,为天然气高压直喷发动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水平剪切应力对土体动力特性的影响,采用多向循环单剪仪模拟地震时土体所受的水平剪切作用,对温州饱和黏土进行一系列不排水剪切试验,分析在双向应力幅值为1∶2时,当X向和Y向加载波形的相位差分别为0°,30°,60°和90°,循环应力比分别为0.14,0.20,0.25时,相位差和循环应力比对土体动应变、动孔压、动剪切强度及剪切后再固结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应力比较小时,应变和孔压比发展较慢,且再固结后产生的沉降也较小;当循环应力比为0.20时,相位差的增大会加快应变和孔压比的增长,X向应变的发展会受到Y向应变的影响,且相位差越大,土体达到破坏所需的圈数越少;当循环应力比为0.25时,相位差对应变、孔压比和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循环次数相同,随着循环应力比的增加,应变及孔压的发展速度增快;在一定的循环应力比下相位差越大,双向所产生的应变也就越大,且X向应变的发展会受到Y向应变的影响;当循环应力比为0.14时,再固结后的轴向变形很小;当循环应力比为0.20时,相位差越大产生的轴向变形也越大;当循环应力比为0.25时,相位差对再固结后的轴向变形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中型商用车CA6SH-NE3天然气发动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满足国Ⅲ排放要求的天然气发动机,研究了实现国Ⅲ标准存在的问题,确定了理论空燃比加三元催化器的技术方案,即采用多点顺序喷射闭环控制空燃比,改进燃烧室和进气系统,改善燃烧,提高功率。采用三元催化转化器对排气污染物进行净化处理,完成了CA6SH-NE3发动机的优化设计及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开发的天然气发动机具有较好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排放达到国Ⅲ标准,实现了开发目标。  相似文献   

17.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velop a damper that can reduce the amplitude of vibration in various frequency ranges. Previous H/Shaft vibration reduction methods work in a passive way. A dynamic damper reduces the amplitude of vibration at its first mode, but vibration still appears at the second mode. A mass damper or hollow shaft can shift the natural frequency to a lower or higher region. The fixed operating frequency prevents vibration from being reduced outside the operating frequency range. The proposed damper uses electromagnets as either masses or actuators to change the damper mode between dynamic damper mode and mass damper mode. The electromagnetic damper (EMD) can change its mode to respond to the vibration excitation at both low and high frequencies. The vibrat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by FRF tests in laboratory and vehicle conditions.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 dynamic damper and indicate that the amplitude of vibration is reduced by 95.6 % when the EMD is implemented on an H/Shaft, whereas only 61.9 % vibration reduction is achieved by the dynamic damper.  相似文献   

18.
张驰  张磊  钱锐 《上海汽车》2021,(4):14-18
为了优化新能源汽车多蒸发器系统电子膨胀阀控制策略,文章通过搭建车用三蒸发器并联制冷系统,在实车空调试验台上研究了电子膨胀阀的稳态与动态响应,并在模糊PI控制策略基础上提出了全新的能量前馈算法、膨胀阀维持策略和分段模糊PI控制策略。优化后,系统启动过程中的最小过热度为3℃,完全消除启动无过热阶段;当乘客舱设定变化时,开度波动下降50%,过热度波动下降3℃。稳定阶段有效消除单电池冷却时的系统波动,实现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9.
矿区环境复杂,电传动矿用汽车的轮边电机传动系统对整车动力性、制动性及平顺性有极大影响,为了综合路面激励和电机自身激励综合分析驱动系统动态特性,采用数值仿真软件建立轮边电机传动系统模型,分析其在启动加速、平稳运行及制动时的动态特性,为了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实车实验。结果表明该轮边电机传动系统的输出转矩发生考虑波动转矩后会较大影响整车加速和制动性能,常见车速的加速和减速性能会减弱5%,稳定行驶阶段差别不大。刚柔耦合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驱动系统及整车动力特性,对整车的设计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