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一汽是我国第1个汽车生产基地。在人才,产品开发手段等方面有一定实力,基本形成了载货汽车孤自主开发能力,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轿车开发能力。在产品设计方面,建立了CAD/CAD/CAE/CAM系统。CAD设计正从二维设计向三维实体设计过渡,初步具备了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造型,车身结构等设计垢研究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
并行工程在汽车车身开发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金火  赵百灵 《汽车工程》1997,19(3):134-138,159
本文分析了常规车身CAD/CAM技术所存在的弊病,提出了采用并行工程的原理进行车身设计,工装设计与制造的方法,重点论述了实施车身并行工程的一些要点,如建立集成化的产品数据模型,实施CAD/CAPP/CAM集成技术及建立多功能小组等。  相似文献   

3.
车身内部布置CAD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介绍了自行开发的汽车车身内部布置的CAD系统,并就系统在设计中的应用了说明。该系统是在通用图形软件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而成的,以SAE标准,EEC标准及为主要依据,将CAD技术运用到车身内部布置设计中。  相似文献   

4.
吴飞 《川汽科技》2000,(1):12-15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的产品开发方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对企业产品TQCSF的要求,并行工程为企业以最快的速度与最低的价格向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本文介绍一种通过建立CAD/CAPP/CAE/CAM集成系统进行并行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跃进汽车集团公司车身CAD/CAE/CAM技术应用方面的发展过程,力求找出差距,为未来制订一个进一步发展的规划。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在汽车开发过程中应用CAD/CAM/CAE技术的情况,同时简述了CAD/CAM/CAE对汽车设计工业的影响,最后探讨了该技术在拖拉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基于并行工程集成产品信息建模及其功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并行工程的需求,参考STEP标准,建立了面向并行工程的集成产品信息模型,并重点分析其中的功能模型。用该方法实现CAD/CAPP/CAM的信息集成,从而为实现产品并行开发过程的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汽车车身工业部门越来越成为我国轿车工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它实际上也是国外大汽车公司的核心部门。要发展汽车工业,首先就要发展汽车车身。本文明确提出车身表面数值模型建立,车身空气动力学仿真和车身覆盖件成型模拟是汽车车身CAD中的关键技术,抓住这些关键,车身CAD/CAM就能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9.
汽车CAD图纸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汽车过程中地设计图纸进行使用和管理,建立一个汽车设计图纸管理系统模型,并结合目前先进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和E-Mail通讯技术,在通用CAD软件平台AutoCAD上,采用工程数据库技术,用C语言开发了汽车设计图纸管理系统ADDMS,实现了汽车设计图纸的管理和设计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10.
辊锻模具CADCAM是今后辊锻具设计与制造的必然趋势,本文以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为典型件,在微型机平台上建立其辊锻模具的CAD/CAM集成系统,实现了变截面板簧辊锻模具设计制造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轿车车身分析模态与试验模态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某自主研发轿年白车身的有限元模型,并在保证车身结构力学特性的前提下,对白车身结构进行简化。通过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得到白车身的各阶模态频率和模态特性,与试验模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评价该白车身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概念设计阶段电动汽车开发周期长等问题,基于隐式参数化方法提出一种电动汽车全参数化车身的平台化与模块化建模策略。首先将车身结构分解为上车体结构与下车体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对上下车体各自进行区域划分,定义各区域关键平台化衍生尺寸并进行基线总布置,形成平台化建模策略;然后基于平台化建模对下车体进行功能性模块划分,对上车体进行匹配性模块划分,分别进行参数化建模,形成模块化建模策略;最终建立了某款电动汽车车身的全参数化模型。结果表明,建模策略可实现不同车型的快速衍生,并且根据性能带宽规律,探究了轮距、轴距、车高、前端长度以及后端长度变化对刚度和模态性能的影响,有助于实现基于性能驱动的电动汽车车身与电池包的短周期开发。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原型轿车结构的概念轿车侧面碰撞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包括车身结构、发动机和底盘结构的用于侧面碰撞的原型轿车有限元模型,在其基础上通过加长轴距构建了概念轿车的有限元模型,并对二者进行了侧面碰撞仿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概念轿车车身结构进行了局部更改,对改进后概念轿车重新进行了侧面碰撞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身更改后的概念轿车与原型轿车侧面碰撞结果一致,验证了该概念轿车车身也具有优良的侧面碰撞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车辆跟驰行为建模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地回顾了跟驰理论60年的发展历程,依据建模思想将跟驰行为模型分为交通工程角度和统计物理角度。交通工程角度的跟驰模型包括刺激-反应类、安全距离类、心理-生理类及人工智能类模型;统计物理角度的跟驰模型包括优化速度模型、智能驾驶模型和元胞自动机模型。针对各类模型分别阐述了其建模思路、模型结构、参数标定及其扩展研究。最后,展望了跟驰行为建模的发展趋势与研究方向,为建立适合中国交通流特点的跟驰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轿车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轿车车身大多数采用全承载式结构,承载式车身几乎承载了轿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载荷,因此轿车车身的刚度特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某车型为例介绍了如何用试验的方法,较为精确地测得白车身的静刚度。车身刚度不合理,将直接影响轿车的结构可靠性和耐久性、车身安全性及操纵稳定性等关键性指标。通过比较评估测试结果,建立数据库,为今后的研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某货车整车参数的详细分析及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和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创建的货车前后悬架、转向系、车身等子系统,建立了整车模型和四立柱试验台,并且基于专业软件ADAMS/CAR和MATLAB进行了平顺性仿真和分析。文章通过构建某型货车平顺性虚拟实验,可以预测产品的整体性能,进而改进产品设计、提高产品性能。这对启迪设计创新、提高设计质量、加快产品开发周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A vertical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 model, consisting of a high-speed train on a continuously supported rail, is established in the frequency-domain. The solution is obtained efficiently by use of the Green's function method, which can determine the vibration response over a wide range of frequency without any limitations due to modal truncation. Moreover, real track irregularity spectra can be used conveniently as input. The effect of the flexibility of both track and car body on the entire vehicle–track coupled dynamic response is investigated. A multi-body model of a vehicle with either rigid or flexible car body is defined running on three kinds of track: a rigid rail, a track stiffness model and a Timoshenko beam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neglecting the track flexibility leads to an overestimation of both the contact force and the whole vehicle vibration response. The car body flexibility affects the ride quality of the vehicle and the coupling through the track and can be significant in certain frequency ranges. Finally, the effect of railpad and ballast stiffness on the vehicle–track coupled vibration is analysed, indicating that the stiffness of the railpad has an influence on the system in a higher frequency range than the ballast.  相似文献   

18.
(Title: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vibrations of an automobile body)

The numerical treatment of the lower elastic vibrations of a motorcar body is presented. The displacement method has been found to be an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this calculation. When idealising the structure it is tried to show the lower boundary for the subdivision of the structure, with which satisfying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The present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lculation of the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car body is possible with relatively simple model structures. But it must be pointed out that the model structure has to be constructed considering requirements made upon the result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four lower vibration modes the car body is idealised with beam and triangular elements. By this method the stiffness and mass matrices arc derived. The distributed mass is simply condensed to mass points in the nodes of the structure. Together with the stiffness matrix the mass matrix is reduced to a practical size for the final computation of the eigenvalues and cigenmodes.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个人的系统工程设计开发经验,分析整车门盖密封系统结构概念设计对其成本控制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量某实物轿车,得到车身点云图。应用Imageware的点云处理功能和UG的曲面造型方法,提出了利用逆向设计来快速构建侧围模型的方法。本文对用逆向工程方法进行车身建模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最终建立了侧围的模型,得到了逆向工程的一般步骤和建模技巧,为其他车型的逆向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