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珠三角地区集装箱码头从竞争走向合作的新战略目前,珠三角正形成以香港为中心,深圳港、广州港为枢纽,珠海港、惠州港为干线港,其他中小港口为补充的竞争新格局。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是全球供应链上的主要枢纽港,其70%的国际集装箱处理量来自珠三角,受到土地、交通和营运成本的制约,发展空间有限,珠三角港口群必然要承担起发展远洋集装箱运输的功能。近年来,珠三角港口建设群雄并起,下一步各港口规模会不断扩大,竞争也会加剧。虽然珠三角地区集装箱港口群的经营竞争还处于良性阶段,但强调合作更是十分必要。1.珠三角地区集装箱码头从竞…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港口规划问题海岸线资源规划主要是港口建设规划和岛屿开发规划,港口建设规划要统筹考虑、科学编制,充分考虑半岛城市群建设和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需要,确保港口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科学布局。要维护港口规划的权威性,规划一经确定,各地各部门要认真执行。各市要在港口发展上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近年来,笔者曾到巴西、荷兰、比利时、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地考察学习,当地港口建设和管理的一些做法有利于严肃规划、加快建设、节省投资,对我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国外先进港口建设的特点1.高度重视岸线管理和港口规划海岸线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港口建设的投资巨大,一旦建成便难以改变。虽然各国国情不同,采取的建设组织形式也相差甚远,但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岸线的使用和港口规划。巴西人口稀少,海岸线长,可供建设港口的岸线充足,但港口的建设规划必…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以下简称珠三角)地区集装箱码头的兴建、扩建一方面造成了集装箱港口功能和级别的分化,产生了一些颇具竞争实力的干线港、支线港及喂给港,促进了港口集装箱运输市场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区域总体协调,致使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与经营局部失衡,导致了部分港口间激烈的、非理性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如何顺应市场变化规律,在经营上突出"分工"与"合作",并使两者相结合,应该是珠三角地区各港口今后发展走势的总体特点。  相似文献   

5.
环渤海地区集装箱港口的竞争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北部沿海,这个地区拥有我国最大的内海一渤海,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华北平原环绕着7.7万平方公里的渤海海域,在长达5700公里约占全国近三分之一的海岸线上,分布着40多个港湾,20多个城市,在呈"C"字形的海岸线上,密集和分布着大中小型港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港口群.环渤海地区的港口的经济腹地几乎覆盖了大半个中国,是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东部分地区的重要的出海口.近几年,该地区的港口集装箱运输得到了迅猛发展,并呈现出大连、天津、青岛三港三足鼎立的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6.
蔡佩林 《中国港口》2011,(12):20-21,24
<正>珠三角地区是世界港口密度最大地区之一,其中,珠江口方圆100km内是世界港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之一,珠三角地区目前有大小港口190个,《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对珠三角港口群的发展提出,要有效整合珠江口港口资源,完善广州、深圳、珠海港的现代  相似文献   

7.
以珠三角港口群为例探讨港口资源的整合与结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艳英 《世界海运》2010,33(4):47-49
以珠三角港口群的发展现状为例,分析目前港口群竞争激烈的程度,探索整合港口资源、实现结构优化的途径,实现发展共赢。  相似文献   

8.
随着2001年<广州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纲要>的逐步实施,特别是泛珠三角(9 2)区域合作从框架协议向经济联合实体的迈进,勾勒出泛珠三角未来的合作秩序,南沙港区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挑战.面对这些机遇和挑战,在珠江三角洲港口群集装箱运输中如何对南沙港区进行定位的问题日益突现出来.定位准确,不仅可以确保南沙港区的健康发展,还可使之与珠三角港口群的其他港口形成优势互补,促进珠三角港口群的整体建设;而定位不恰当,则不仅影响南沙港区进一步的功能拓展,还将造成人力、财力的重复投资和区域竞争的内耗,进而影响到珠三角港口群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9.
《水运文献信息》2005,(10):18-18
欧盟15国海岸线总长3.5万公里,拥有上百个沿海与内河港口。在欧洲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个港口的影子,随着竞争的加剧,历史性地选择位于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位于荷兰的鹿特丹港以及位于德国的汉堡港作为欧洲的三大枢纽港。所以在综合分析三个港口成功模式的基础上找到可能存在的港口物流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10.
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环渤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目前,环渤海港口群中,形成了天津、大连、青岛三足鼎立的局势。三港都力争成为东北亚航运中心。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供应链管理时代,港口之间的竞争正在演变为港口所参与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本文从港口物流功能的角度,对天津、大连、青岛三大港口物流系统分析比较,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其物流系统竞争力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庄烨 《水运工程》2006,(5):29-33
珠江三角洲各地港口建设往往只从本地区角度考虑,在一定程度导致各市港口性质相似、功能雷同,并为争夺货源进行恶性竞争。论文分析了惠州港的优势,再用层次分析法对集装箱港口竞争的关键要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珠江三角洲9个港口发展集装箱码头建设的权重。为惠州港的港口资源在珠三角洲港口群中的最优配置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2.
<正>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表明:一个国家(地区)持久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产业竞争力上,产业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要素条件、市场需求条件、关联产业和辅助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将波特的"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理论应用于港口群,港口群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港口企业  相似文献   

13.
北方3港,谁能傲视东北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中国港口一骑绝尘,让海事界刮目相看。据统计,2003年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4800万标箱,以三成的增量跃居世界第一。 世界港口中心正向中国转移,亚洲枢纽港正面临重新洗牌。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一带港口之争,愈演愈烈。在北方环渤海港口中,大连、青岛、天津纷纷挂出东北亚航运中心的牌子,但谁能在东北亚港口竞争中傲视群雄,目前尚不明朗。2  相似文献   

14.
南中国的广州、深圳、香港三大龙头港区位优势的同质化,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使得港口问在产业定位、市场划分上难以清晰,经济利益上难分伯仲,竞争格局难以打破。随着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打破这种各自为政、相互掣肘的发展局面,  相似文献   

15.
珠三角港口群依托珠江三角洲为经济腹地,已成为最具发展潜力、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港群之一,对其进行适应性评价并提出对策建议,有助于港口进一步发展壮大。通过建立港口适应性评价模型,利用数据包络法(DEA)计算珠三角区域主要港口的承载能力指数,可得出珠三角港口供需适应性情况。结果表明,珠三角港口群发展前景较好,但各港口的市场供需适应性还有较大差距,资源分布不协调,据此提出珠三角港口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位于五岭之南,东连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邻广西,南临浩瀚的南海,毗邻港澳,是祖国的南大门。全省拥有海岸线3368公里,占我国大陆海岸线的18.7%,位居全国第一。自1956年建成解放后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和建造的湛江现代化深水港以来,已经逐步形成了以深圳、广州、珠海三港为枢纽的珠三角港口群和以湛江、汕头港为主体的东西两翼的港口群。2004年末,全省港口码头长度为175539米(沿海100166米、内河75373米);生产用泊位2843个(沿海1108个、内河1735个),其中万吨级175个(沿海168个、内河7个)。  相似文献   

17.
张仲言 《水运管理》2003,(12):23-25,33
一、我国颁布《港口法》是港口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以下简称《港口法》)于2003年6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于2004年1月1日起实施。早在1954年,中央政府曾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港管理暂行条例》,因客观情况的改变,遂于1986年废止。从此,我国港口管理就出现了法律空白。长期以来,我国包括港口在内的海岸线一方面由海洋、国土、交通、渔业、军事等部门多头管理;另一方面各地港务部门既要实施港口的安全保障、规划、环境保护等行政管理,还要为维持自身生存承担经营港口业务。这种管理混乱、政企…  相似文献   

18.
一、珠三角集装箱港口经营环境的新特点迫切要求策略创新 珠三角区域经济中,集装箱港口经营环境正面临着新形势和特点:(1)船舶大型化和班轮公司的战略联盟成为区域参与国际航运的主要特征;(2)贸易全球化加快了珠三角国际物流网络形成;(3)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以从未有过的力量使人们以优化方式管理各种复杂问题;(4)区域各集装箱港口的经营不仅面临区域间港口的激烈竞争,同时受到来自区域外周边大港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其东 《中国港口》2011,(2):I0001-I0001
<正>今年是"十二五"的规划之年,是港口在新时期如何发展的思考之年。最近查阅了全国港口网站,从沿海到沿江,发现有一个共同点,几乎每个港口都提出要"做大做强",这仿佛已经成了港口发展的共同目标,成为港口发展的思维定势。我总感到"做大做强"与"十二五"关于加快发  相似文献   

20.
对珠江三角洲两大港深圳和广州与香港港进行比较分析,对珠三角各港根据货源、航线、吞吐量情况进行定位分析。认为珠三角港口将来要在一体化条件下生存,必须采取竞争与合作策略。深圳和广州港两个枢纽港联合发展,协调各自的优势,枢纽港与支线(喂给)港应构筑组合运输网,建立经济共同体。珠三角集装箱各港口以全局思想统筹规划、合理分工,通过竞争的分工与合作,达到区域内各港间的双赢或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