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港口体制改革中的主要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改革过程中认识上的偏差 按照国家港口体制改革“政企分开”、“一城一政一港”的原则,将港口现有的行政职能从原港口企业分离出来,交由所在地政府负责,港口企业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这些改革原则是十分正确的,但在如何理解和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面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偏差,主要有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2.
遵照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的&lt;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gt;提出“加快以政企分开为核心的交通运输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港口下放地方管理“的精神,中国港口协会暨长江分会于2001年5月11日至5月19日对芜湖港、铜陵港、安庆港、九江港、黄石港、城陵矶港、荆州港等七个港口进行调查研究.调查主要以现场考察和座谈会方式进行,分别邀请了共48位港口各方面的领导参加座谈会.调查主要围绕港口管理体制及企业如何摆脱困境,怎样实施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建立港口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调查,详细了解了各港口的生产经营状况、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港口改制和结构调整的具体做法及建议、对协会参与行业管理的意见等等.……  相似文献   

3.
<正>一、港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 从港口现状分析,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目前港口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在其内部运作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在其内部运作上的主要问题是: 1.适应市场转换机制的认识不高。一种认为港口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效益,只要有了经营自主权就可以解决港口企业的所有问题。他们往往忽视了提高效益的两条基本途径,一是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要狠抓管理苦练内功。因此他们不注重港口企业自身改革的力度,面对生产任务回  相似文献   

4.
为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有必要对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中遇到的一些关键性和较难操作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一、港口政企分开改革的基本思路根据国务院港口改革意见,双重领导港口将下放地方管理,并实行政企分开,明确港口管理部门的职责,港口企业将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制和规范。1.港口管理部门设立的方式和职能界定按照“一城一港一政”模式,对现有港口管理职能进行理顺,分离港务管理局承担的企业行为,界定港务局与交通局、口岸委、规划局、土地局、海洋局等部门的港口行政管理职能分工。实行…  相似文献   

5.
<正>探索港口如何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是广大港口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结合温州港的实际和工作实践,本人认为:港口实现两个根本转变,其根本出路仍在于改革。只有通过深化港口内部改革,从根本上对现行的港口管理制度、港口企业制度、港口投资制度进行改革,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使港口真正实现两个根本转变。 一、深化港口管理制度改革,建立代表政府高度集中管理的港口行政当局 长期以来运行的港口“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的最大的弊端是:港务局既有行政管理职能,又有生产经营职能,两种职能混杂在一起,导致出现种种职能行使上的错位,以及在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难以避免的行政干预行为和保护主义,既难以管好管细港口企业动态性多样化的生产经营,又无法集中精力加强对港口的宏观管理。“八五”期间,港口己经在内部进行  相似文献   

6.
<正>枝城港是长江中游的一个中型港口,因其背靠焦柳铁路和中转大宗煤炭散货而跻身于长江干线“九大铁水联运枢纽”、“四大煤港”之列,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进入1994年,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经济效益急剧滑坡,港口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境地。对此,1995年下半年以来,新班子紧紧依靠全港广大职工,大胆抓改革、抓市场、培养企业后劲,全方位的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短时间的运行,达到了扭亏增盈的目的。仅1996年一季度就盈利百万元,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港口开始走出困境,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2004年泰州港顺利实施了民营控股的改制,公司股权为管理层55%,中层以下员工25%,国有20%,改制还将全港职工身份予以置换,实现“企业人”向“社会人”的转变;对离退休、退养人员移交地方社会保障部门,进行社会化管理;国有土地也进行了置换。泰州港作为一个中小港口,在民营化改革中取得了初步成功,有不少值得其它中小港口进行体制改革汲取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祝岩 《水运管理》1995,(12):1-4
浅议港口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祝岩港口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必须以党的十四大关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精神为指针,必须按照《公司法》规范本企业,以提高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为目的,以组建集团公司为主要形式;立足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调...  相似文献   

9.
高文胜 《水运管理》2001,(12):37-38
我国国有港口新一轮改革即将开始。国务院作出港口彻底实行政企分开的决策是非常及时的。这意味着我国港口企业将朝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向迈出关键的一步。 建国50多年来,我国港口,特别是国有大港为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运输和保障对外贸易发展的需求作出了很大的贡献。集装箱吞吐量方面,我国港口的成绩尤为显著,近年来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0%左右,2000年除多年保持龙头地位的香港和台湾省的高雄、基隆和台中3港外,大陆已有上海、深圳等9个港口跻身全球吞吐量前100位大港行列。但港口企业本身的发展却严重滞后。改革开放以来…  相似文献   

10.
潘萍 《中国港口》2003,(3):27-28
<正> 随着我国港口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港口企业实现了政企分开,多数港口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了公司改制,组成“港务(口)集团有限公司”或“港务有限公司”。从法律角度看,“港务(口)集团有限公司”具备完整的法律意义上的独立法人资格,其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经营主体的特征将更加明显。港口企业为吸引货源,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相互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港口企业合同管理,走依法治港之路,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召开后,企业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大改制力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2.
<正> 一、秦皇岛港实行体制改革的客观环境 按照港口运输市场的发育程度,全国港口可以概括地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濒临港澳的闽粤桂沿海诸港。与其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港口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直接造成了港口内部运输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具体表现为一市多港、一港多头,已经形成了航道、货源、岸线等港口资源的内部竞争,需要港方行政当局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协调,实施港政管理具有管理客体和充分的管理内容。第二类是苏浙沿海、内河及改革后各地新建港口。投资主体多为地方政府,部分吸纳了企业和个人的投资,除国家投资的个别大港外,规模较小,有一定的运输市场,竞争行为且多存在于港口外部和区域内部,港口内部运输市场及其主体还处于发育阶段。但是在港口的宏观布局和岸线规划方面存  相似文献   

13.
杨泽德  赵培明 《水运管理》1995,(7):25-28,24
现代企业制度与港口企业统计杨泽德,赵培明一、现代企业制度对传统港口企业统计提出了挑战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革目标。在推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港口》1996,(4):28-29
<正>大连港埠集团公司是由国家交通部、省、市、局共同投资建设的大连市唯一的地方港口市属企业,隶属大连市交通局。主要担负着国内外各类货物和集装箱装卸、中转、仓储、海上近洋国际运输、港口客运滚装等业务。几年来,我们在国家交通部、省交通厅、市交通局等各级领导的关怀帮助及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企业实际出发,转换机制,狠抓管理,苦练内功,不断深化内部各项配套改革,自觉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使企业在困境中不断发展壮大,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1995年,公司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创本港历史最好水平,与1993年相比,固定资产增加了160.2%;港口营业年收入为建港以来六年的总和,利润增加了二倍,职工收入翻了一番半。今年上半年,各项指标比去年同期又有新的增长和提高。公司先后被评为大连市“1994—1995年度先进单位”、“规范服务竞赛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市“安全、设备、现场管理督查表扬单位”,市精神文明单位,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等称号。1996年1月,经大连市政府批准,我公司正式改制为大连港埠集团公司,在省交通运输企业中率先开始了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实施操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本文就港口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明确了国民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范围,明确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港口作为国民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生产力要素,作为国家交通运输中的重要枢纽,对外开放和国际贸易的主通道,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拟就港口企业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以后,企业走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几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试谈港口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谈港口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孙天宏,胡秋芬港口企业是保证货物或旅客安全、快捷集散的服务性行业,与其他国有企业一样,也同样存在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本文拟结合港口企业的实际,谈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问题。我们首先应理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目的,只有在充分...  相似文献   

18.
港口铁路面临的发展机遇 1.政企分开是机遇与挑战并存 2001年11月,国务院启动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决定将港口下放地方,实行政企公开。全国大多数港口目前已按照国务院港口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完成改制,国务院这次港口管理体制改革,对港口企业既是发展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实行政企分开,港口集团按现代企业制度成立,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经营管理,必将有力促进港口企业发展壮大。这对港口铁路运输亦是一个大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政企分开后,越来越多企业参与了港口的业务,港口运输业必将竞争更加激烈。因此,港口政企分开,对港口企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与发展同步。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重点提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包括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在内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内部审计要反映企业领导意志,维护企业自主权,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完善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现就内部审计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我国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港口企业的基础管理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建立系统、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是当前港口企业管理者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