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轮胎与地面之间的受力分析为出发点,应用ADAMS 2013动力学软件,详细分析整体桥五连杆前悬架的性能参数变化特性,对引起前轮摆振的动力学原因进行详细阐述,指明在转向系统中加装阻尼器是解决悬架前轮摆振问题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五连杆悬架的刚体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基于矢量分析原理进行五连杆悬架的刚体运动学和受力分析的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考虑橡胶衬套弹性的悬架弹性运动学迭代计算方法。据此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进行了一种轿车五连杆后悬架的刚体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模拟分析,探讨了悬架橡胶衬套的弹性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该方法有效简捷,可方便地应用于五连杆悬架设计分析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设计全新五连杆后悬架,建立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并根据某样车五连杆后悬架实测K&C数据验证了模型精度,采用优化分析软件Isight和多体动力学软件Motion View进行联合仿真,针对五连杆后悬架的硬点设计需求,进行了悬架硬点对K&C性能参数的敏感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K&C性能参数的优化边界,利用邻域培植多目标...  相似文献   

4.
为开发某新型SUV车型,设计后五连杆非独立悬架,首先对后五连杆非独立悬架的布置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后续利用ADAMS建立了多体动力学模型,对其KC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完成了五连杆非独立悬架的设计,总结了基本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种理论上能做直线导引运动的新型空间机构,基于这一空间机构和相匹配的转向杆系,建立了汽车前独立悬架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悬架导向机构的结构参数、转向杆系对车轮运动的影响以及橡胶衬套的变形,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该新型前独立悬架的主要运动学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与麦弗逊和双叉臂式前悬架主要运动学特性参数进行对比表明,该新型前独立悬架具有优异的运动学性能,与其匹配的转向杆系能最大限度地减小转向干涉。  相似文献   

6.
前悬架参数是汽车的重要参数,提出了虚拟试验优化设计方法以确定这些参数。根据多刚体动力学原理,建立前悬架和整车虚拟样机。在ADAMS/Car中进行了两侧车轮同向跳动试验、低速回正性试验、高速回正性试验。在试验中利用ADAMS/Insight对前悬架参数进行优化,对比优化前后试验结果,证明这种设计方法可以令参数选择更加合理,同时缩短设计开发周期,减少成本。  相似文献   

7.
遗传算法在五连杆悬架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五连杆悬架的特点,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建立了悬架的运动学分析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开发了优化器的核心单元,并解决了它们之间的通讯和协调问题以实现在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车轮外倾角的运动学特性变化量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最小作为优化设计的目标,说明了遗传算法在五连杆悬架优化中的应用。应用这种优化体系对某型轿车五连杆悬架进行了实例优化分析。  相似文献   

8.
运用Catia软件建立某FSAE赛车前悬架三维模型,并将Catia中的坐标转换成Adams软件中的坐标,建立Adams前悬架模型。针对该FSAE赛车前悬架进行双轮跳动运动学仿真,并对悬架传递比和前轮定位参数进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9.
为减小前轮跳动时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在ADAMS/Car中建立了某FSAE赛车双横臂独立前悬架和转向系统的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两前轮同向跳动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前轮上下跳动,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较大,会导致轮胎磨损严重,不利于操作稳定性。为此,利用ADAMS/Insight模块,对双横臂独立悬架的杆系进行了优化。优化前后的仿真结果的对比表明,优化后前轮跳动时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量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刚体运动学的机械原理,论述整体桥五连杆后悬架性能参数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应用ADAMS动力学软件,分析整体桥五连杆后悬架轴转向的特点和抗侧倾能力,并结合经典的汽车理论做出解释和评价,为整车的悬架匹配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全承载客车VDS-A01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整车参数及性能要求,对前悬架系统进行选型设计。采用系统动力学程序ADAMS/Car模块,建立前悬架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设计试验结果相吻合,从而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VDS-A01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悬架K&C特性试验数据、整车操纵稳定性道路试验客观评价数据库资源、车轮和悬架几何定位参数测试数据及CARSIM参数化仿真技术,针对麦佛逊式前悬架的设计开发,运用试验统计学中的DOE方法分别在时域和频域内进行整车操控性客观仿真试验,并对虚拟试验结果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得到了麦佛逊式前悬架影响整车性能的关键总成参数及其...  相似文献   

13.
基于ADAMS和iSIGHT软件,提出了对悬架衬套安装方向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及流程.通过调整悬架衬套安装方向来改变悬架导向杆系的受力,从而使悬架弹性运动学特性满足特定要求.以某一轿车麦弗逊前悬架为例,通过优化前、后结果的对比分析可知,采用优化后的衬套安装方向,悬架弹性运动学特性参数得到改善,验证了 .该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悬架在整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决定了车辆操纵稳定性及平顺性的好坏。为了使得初步设计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性能得到提升,论文采用多目标拓扑优化的方法对前悬架进行了优化。首先在ADAMS/CAR中建立了车辆前悬架模板子系统,仿真出车轮定位参数变化曲线。接着在ADAMS/Insight模块里,设计目标选为车轮定位参数,设计变量选为前悬架硬点坐标,根据敏感度大小,对前悬架硬点坐标进行了优化,曲线对比结果显示优化有效。  相似文献   

15.
张志勇  张风  黄彩霞  刘鑫 《汽车工程》2018,(10):1206-1214
针对轮毂电机给前悬架结构设计和车辆操纵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前悬架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在可利用的空间中设计了适合轮毂电机驱动的前悬架转向节结构,并初步确定了关键硬点的坐标值;以转向轻便性为优化目标,以转向回正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了车轮定位参数优化模型,并利用Isight和Adams/Car集成平台对转向节的硬点坐标值进行参数优化;对转向轻便性和转向回正性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辆的综合转向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6.
夏利轿车(TJ100型)前悬架采用带横向稳定杆的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横向稳定杆兼起纵推力杆的作用;减振器同时又作为悬架杆件之一。前悬架支座橡胶套具有足够大的体积且结构简单,能有效地缓和冲击、提高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后悬架采用带纵拉力杆的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由两条横向、平行布置的拉力杆、减振器和螺旋弹簧组成。来自路面各方向的负荷分别由不同悬架杆件承受。但其缺点是:由于与车身接合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轮毂电机给前悬架结构设计和车辆操纵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前悬架结构设计和参数优化。在可利用的空间中设计了适合轮毂电机驱动的前悬架转向节结构,并初步确定了关键硬点的坐标值;以转向轻便性为优化目标,以转向回正性为约束条件,建立了车轮定位参数优化模型,并利用Isight和Adams/Car集成平台对转向节的硬点坐标值进行参数优化;对转向轻便性和转向回正性分别进行了数值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车辆的综合转向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轿车前悬架系统对车辆操纵稳定性有较大影响,文章利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了带有转向系统的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修改前悬架的定位参数来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从而研究悬架参数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优化后的悬架使得前轮定位参数基本达到一个最优值,为改进汽车操纵稳定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FSC赛车前悬架开发,应用ADAMS/View建立了FSC赛车前悬架结构模型,利用ADAMS/Insight模块通过改变悬架硬点坐对悬架系统定位参数车轮前束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进行优化设计。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定位参数提高了悬架系统的运动学特性。  相似文献   

20.
五连杆非独立后悬架侧倾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动静法创建了稳态回转时五连杆后悬架的侧倾平面模型运动方程,运用矢量几何法分析了车体侧倾角和横向推力杆方向角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某SUV车实例分析,得出了不同的几何位置下车体侧倾角、有效侧倾刚度及侧倾中心位置的变化。结果表明,当车辆稳态回转时,横向推力杆的长度及方向角、上拉杆的布置对悬架的侧倾特性有重要影响;仿真结果与道路试验结果在趋势上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