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森 《港口科技动态》1997,(9):12-16,18
本文介绍和讨论了采用WQT-1型陶瓷衬垫和CO2气体保护焊打底,埋弧焊盖面的单面焊接工艺,通过试验分析影响陶瓷衬垫单面焊接工艺过程及背面焊缝成形的各种因素,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气体流量,坡口根部间隙,坡口角度,错边量和焊接操作方法等,确定了最佳装配间隙和坡口角度,明确了焊接缺陷的防止措施,并采用拉伸,弯曲,冲击等试验方法,研究了接头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药芯焊丝CO2气体保护单面焊的特点及工艺过程,研究焊接工艺参数对背面焊缝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可获得良好的背面成形。  相似文献   

3.
采用脉冲电弧控制方法解决了T型接头CO2单面焊打底层中容易出现焊缝背面成形不良及侧边易出现未熔合等问题,并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方案设计,通过极差法和方差法对焊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脉冲焊接峰值电流对焊缝侧边熔合量影响最大,通过优化后的焊接参数能够很好地解决侧边熔合不良的问题,获得T型接头CO2单面焊双面自由成形最优焊接工艺.并最终配合焊接小车实现自动化焊接.  相似文献   

4.
在相同线能量下,研究了焊接电流与不同组元保护气体(Ar、He、CO2、O2)对大电流MAG焊焊缝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流的增大,焊缝表面由光亮平滑变为发黑起皱;焊缝截面熔池形状由指状过渡为锥形。再发展为盆形。用无He保护气体,熔池形状大电流时为蘑菇形,小电流时为指状,都不理想;大电流情况下,含He的混合气体调节范围较宽,且焊缝熔池形状比较理想,这使大电流时选用气体配比比较容易,只要保证电弧形态和熔滴过渡稳定即可,所以含He的保护气体适合于大电流的MAG焊接。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铜镍管焊接时的焊缝成形、提高焊接质量,选择手工直流脉冲钨极惰性气体(Tungsten Inert Gas,TIG)焊并采取无间隙组对进行工艺试验。经相关检测,焊后内外焊缝成形优良,表面无缺陷,X射线探伤满足规范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手工直流脉冲TIG焊可有效改善管子内壁焊缝成形、减少焊接缺陷、提升焊接质量;采取无装配间隙的组对方式可提高管子零件的制作精度与工作效率,在实船应用中得到推广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齐静  李健  吕凯 《中国水运》2007,5(7):187-188
本文从强制成形单面焊的成形机理及其特点出发,阐述了衬垫手工单面焊的实现条件.根据手工单面焊工艺实验,分析了主要的焊接规范参数和工艺因素对背面焊缝成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粘接软垫手工单面焊焊接试验条件,探讨了影响焊缝背面成型的因素,并且研究了焊缝接头处背面缩孔的产生及其消除的方法。最后,对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气体保护焊单面施工时易产生焊接裂纹。通过对一般焊缝金属凝固裂纹的形成机理及裂纹产生要素进行分析认为,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有板厚、焊接线能量、坡口形状、对接部位、熔深量及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等,并通过试验得出了防止裂纹产生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变量试验对15-5PH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进行等离子弧焊接,通过焊缝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研究焊接电流、氩气流量、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法来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焊接电流及氩气流量与15-5PH钢的焊缝成形及接头力学性能有密切关系,适当增加焊接电流及氩气流量,有利于增强电弧穿透力、防止未焊透、避免气孔缺陷,进而改善接头综合力学性能;提高焊接速度,会导致焊接线能量下降,减小焊缝熔宽,增加正面余高.优化后的焊接工艺参数为:焊接电流220 A,氩气流量3.0 L/min,焊接速度400 mm/min,其焊缝成形良好,接头抗拉强度、冲击韧性和延伸率分别达到1100 MPa、20.5 J和8.0%.  相似文献   

10.
在化学品船试航返航后,对特涂货油舱锈点进行检查,对于出现锈点区域进行打磨,按特涂要求,当打磨区域深度大于0.5 mm时,需要进行补焊。为了减少补焊对背面油漆影响和提高修补质量,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采用焊条电弧焊和手工钨极氩弧焊2种方法修补较为合适。文章为了找出更为合适的修补焊接方法,对以上2种方法进行焊接试验,测试焊接热输入、焊缝硬度值和背面油漆受热温度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对比,找出了手工钨极氩弧焊为最优修补方法,通过实船应用,有效解决了修补后的焊缝质量和背面油漆受热问题,满足设计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对比分析MIG焊与激光-MIG复合焊的焊接工艺参数和焊缝的成形外貌、无损检测、宏观金相、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激光MIG复合焊结合两种焊接工艺各自的优点,焊缝同时具有MIG焊和激光焊的成形外貌特征;激光-MIG复合焊具有比MIG焊更好的力学性能和更高的焊接效率。  相似文献   

12.
铝合金是最容易形成焊缝气孔的金属,本文在焊接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铝合金焊接对气孔的敏感性及焊接工艺方法和保护气体对铝合金焊缝中气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铝合金基材和焊接材料表面状况、保护气体的纯度、焊接工艺参数等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减少铝合金焊缝中的气孔.鉴于MIG焊的工艺特点,其比TIG焊使铝合金焊缝具有更大的气孔倾向.采用He-Ar混合气体保护可有效改善非平位铝合金焊缝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船体外板结构多采用多层多道焊工艺建造,焊接产生的残余应力复杂,易导致焊接结构断裂和疲劳失效.本文采用轮廓法与基于并行计算技术的热-弹-塑性有限元研究Q235厚板多层多道对接接头内部残余应力分布及其变化过程,预测结果与测量结果吻合较好.预测结果表明,纵向残余应力在焊缝区为拉应力,沿接头宽度方向逐渐减小最终转变为压应力,正面焊缝中部区域拉应力值明显降低;横向残余应力在焊缝区上表面及背面填充处为拉应力,沿接头宽度方向逐渐降低,在正面焊缝中部区域为压应力;Z向残余应力主要存在于焊缝区,正面焊缝以压应力为主,背面焊缝以拉应力为主.厚板多层多道焊接过程中,残余应力变化是由于后一道焊缝对已焊的焊缝起到热处理作用导致的,焊缝接头残余应力分布由最后一道焊缝决定.  相似文献   

14.
铝合金MIG焊焊缝中气孔的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铝合金是最容易形成焊缝气孔的金属,本文在焊接工艺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铝合金焊接对气孔的敏感性及焊接工艺方法和保护气体对铝合金焊缝中气孔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对铝合金基材和焊接材料表面状况、保护气体的纯度、焊接工艺参数等的合理控制,可以有效减少铝合金焊缝中的气孔。鉴于MIG焊的工艺特点,其比TIG焊使铝合金焊缝具有更大的气孔倾向。采用He-Ar混合气体保护可有效改善非平位铝合金焊缝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刘桑 《广东造船》2005,(4):46-49
药芯焊丝CO2单面焊是船体建造大合拢口焊接中的一种主要焊接工艺方法,该工艺一般是在接头背面敷以陶质衬垫,采用钛型(E71T-1)药芯焊丝施焊。在生产中我们发现,当焊工使用较大的电流、坡口间隙较狭窄、焊接速度较快或接头拘束度极大时,打底焊道表面中央常会出现肉眼可以观察到的断续状热裂纹,增加了返修工作量。  相似文献   

16.
通过试验采用激光-GMAW复合焊,将激光焊和GMAW焊结合起来,可焊接较厚的钢板,由于熔深的增加,能量输入也相应增加,硬度值相应地低于单独采用激光焊的硬度值。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钢板以对接接头形式焊接,在改变坡口形式、坡口间隙的情况下,采用激光焊接根部,并用GMAW焊接接头的上部,这种工艺可生产出合格的焊缝,焊缝的宏观金相和硬度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7.
江泽新  韦青嵩  段正启  刘鑫 《船舶》2023,(3):135-145
极地船舶长年行驶于低温的极地环境,且时常遭受浮冰撞击,其焊缝接头要求具备较高的综合性能。文中对极地船舶装备气电立焊(EGW)的焊缝组织和性能、残余应力和变形进行系统研究分析,优化EGW的焊接工艺,提高焊接接头的可靠性,降低焊接变形和残余应力,助力极地船舶高效焊接工艺推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坡口间隙增大线能量升高,焊缝低温韧性稳定性降低,热影响区低温韧性显著下降,焊缝的残余应力和变形显著增大。采用氧化物冶金、氧化冶金等技术研制的大线能量钢板,可有效提高热影响区的低温韧性,提高焊接接头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相对因子技术,建立了药芯焊丝CO2焊焊道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关系垢数学模型,它是电弧电压,焊接电流,焊速,喷嘴的放置距离和焊枪角度之间的函数,据此,可利用计算机预测焊道几何尺寸,为进一步优化焊接参数作了理论和准备。  相似文献   

19.
激光-MIG复合焊接技术在船用铝合金的焊接中具有热输入量集中、焊接效率高和焊后工件变形小等优势,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针对5 mm的船用5083铝合金,采用激光-MIG复合焊方法进行了焊接试验,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和光丝间距对焊缝成形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25mmHY-80钢的激光辅助熔化极气保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激光辅助熔化极气保焊焊接HY-80钢时各种工艺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及激光与电弧的复合作用,确定了最佳焊接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焊缝金属显微组织主要是马氏体,而不会产生针状铁素体。动态撕裂试验和爆破试验结果表明.焊缝金属韧性低且波动大,改善焊丝化学成分是探索提高焊缝金属韧性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