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作者应用辣根过氧化酶—抗人IgG单克隆抗体(HRP—McAb)和辣根过氧化酶—抗人IgG多克隆抗体(HRP—PcAb),在ELISA检测PAIgG影响因素的预试方面以及对一批正常人(N=34)和不同类型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N=65)进行了PAIgG测定的比较,结果表明;HRP—McAb和HRP—PcAb在ELISA检测PAIgG法各预试条件方面多数相近似,二种试剂检测值间呈现较好的相关性(Y=0.689,P<0.0005)故在常规ELISA检测PAIgG法中可用HRP—McAb代替HRP—PcAb,以利实验方法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2.
<正> 我们应用ELISA 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138例血清标本的HBsAg、HBcAg、抗-HBc、抗-HBs、抗-HBe 及聚白蛋白受体(PHSA-R)等6项免疫学指标,并对HBsAg 阴性的献血员24人的血清作了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38例标本中,HBsAg 与PHSA-R 均阳性者占16.8%(23/138);HBsAg、HBeAg 与PHSA-R 均阳性者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Ag14与用HSV—2 SaV株病毒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融合,建立了一株分泌特异性抗HSV—2病毒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冻存20个月后复苏传代,仍能稳定分泌McAb。经ELISA间接法检测,该细胞培养上清滴度为1∶120,制备腹水的滴度为10~(-7),定名为B_5细胞株。B_5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92~101,B_5McAb经鉴定属于IgG_1亚类,与HSV—2有高效价的结合反应,而与HSV-1、CMV、EHFV、Ad_3、RSV_(1387)等病毒不发生反应。应用微量细胞培养中和试验.鸡胚绒毛尿囊膜中和试验和家兔皮内感染HSV—2病毒保护试验证明,B_5McAb在试管内或机体内(兔)都能中和HSV—2病毒。B_5McAb与临床分离的19株HSV-2病毒中的14株起反应,鉴定符合率为73.6%、与5株HSV—1病毒株都不起反应。  相似文献   

4.
<正> 两年来我们对11例慢性乙肝患者(慢重肝4例、肝硬化6例、CAH1例)血清、腹水作了乙肝标记物的检测,全部患者皆合并腹水,2例同时有胸水。检测结果提示血清中乙肝标记检出宰高于腹水检出率。腹水中抗-HBc 检出率为98%,HBsAg 检出率为63.6%,其次是EBsAg/IgM、HBeAg、P~(HSA-R)。血清与腹水HBsAg 均为(+)者7例(53.8%),血清中HBsAg(+)而腹水HBsAg(-)者3例(23.9%),血清与腹水中HBsAg 均(-)者1例。血清与腹水抗  相似文献   

5.
应用血凝法检测正常人及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多聚白蛋白受体(polymerized human serum albumin PHSA)。HBeAg阳性的患者受体滴度显著高于抗-HBe阳性的患者(HBeAg阴性),P<0.01。其PHSA几何平均滴度和阳性率分别为:30例正常人2.2±1.42(3.3%);15例慢性活动性肝炎66.9±7.2(80%);1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43.73±41.5(73%);17例急性乙型肝炎10.8±9.4(58.5%);16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17.5±16.8(25%)。本文结果说明,检测HBsAg颗粒上的PHSA受体对于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和HBsAg无症状携带者的区别上是一项有用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对IgM、IgG型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的研究文献较多,但尚未见到有关IgA型HBsAg—CIC的报道。本文建立了以羊IgG抗人IgA作为包被抗体,以HRP—抗HBs作为指示抗体检测HBsAg/IgA—CIC的HLISA捕捉法。操作过程为:以羊IgG抗人IgA包被反应板各孔,依次加入1:10稀释的待检血清标本,ERP—EHBs和底物溶液,硫酸阻断后测OD值。以等于或大于阴性对照2.1倍为阳性。经阻断试验、中和试验、替代试验、重复性试验和对不同Ag/Ab比例的人工HBsAg/IgA免疫复合物的检测证明,本法特异  相似文献   

7.
对25名HBV新感染者和11名无症状携带者粪便中HBV感染性指标进行了观察,在所研究的36人中,72.2%可检出HBsAg,如按检测份数计算, 阳性率为35.2%(57/162)。在HBsAg阳性粪便中24.7%(23/93)可以检出HBeAg.并有2份标本HBV—DNA阳性。由于应用了超速离心技术和单克隆抗-HB_s,电镜下多数标本可见抗原颗粒呈大片聚集,其大小、形态与HBsAg阳性血清中所见无异。  相似文献   

8.
<正> HBsAg阳性各类肝炎及其携带者是否均有传染性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曾对381例各类乙型肝炎病人进行了HBV复制指标的观察,检测HBsAg、抗-HBs、抗-HBc、抗-HBcIgM,HBsAg/IgM、PHSA—R均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HBeAg及抗-HBe用酶联吸附免疫法,HBV—DNA为斑点杂交法。本文采用HBeAg、抗-HBcIgM,HBsAg/IgM、PHSA-R及HBV—DNA作为乙肝病毒传染性指标,任何一项出现阳  相似文献   

9.
<正> 本文对100例失偿期肝硬化住院病人血清HBV 8项标志作了测定。除e系统采用ELISA法外,其它标志均采用放射免疫法。结果发现100例病人血清HBV标志至少1项阳性者96例,阳性率96%,阳性率96%。96例阳性病例各项标志的阳性率为:HBsAg95.5%、HBsAg/IgM43.8%、抗-HBs18.8%、抗-HBc92.7%、抗-HBc-IgM43.8%、HBcAg42.3%、抗-HBc18.8%、PHSA-rc46.5%。在HBsAg阳性病例中,HBsAg/IgM,抗-HBc-IgM,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多次输血、妊娠在初次肾移植等候者HLA体液致敏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 86例初次肾移植等候者血清抗HLAIgG型抗体。结果 多次输血和妊娠患者中HLA致敏率分别为 60 %和 61 % ,而对照组中分别为 31 %和 1 2 .5% (P <0 .0 5)结论 多次输血和妊娠是HLA体液致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 从1986年2月起,用ELISA法,对27例产妇的阴道分泌物、胎盘血、羊水、初乳及新生儿脐带血、口腔分泌物和胎便中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e)进行了检测。结果为:①胎盘血中HBsAg检出26/27(96.3%),抗-HBe检出23/27(85.2%),HBeAg检出16/27(59.3%)阳性检出率与血清结果完全一致。③羊水、阴道分泌物和初乳中,抗-HBc阳性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12.
<正> 采用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特异性IgM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EHF),其缺点是易受类风湿因子(RF)干扰而出现假阳性。有人试图以热凝聚IgG及乳胶结合IgG吸附血清中的RF或用抗人IgM(μ—链)作为固相包被抗体消除其影响,但效果均不理想。本文采用Duermeyer等所建立的酶标F(ab′)_2结合物ELISA检测EHF-IgM抗体技术具有两大优点:(1)通过固相抗人IgM将IgM从待检血清中分离出来;(2)使用抗EHFV—IgG—F(ab(?))_2结合物以消除RF的干扰。本文用酶标F(ab(?))_2 IgM—ELISA及传统IgM—ELISA法平行检测15例RF阳性血清(无EHF—IgM)结果证实上述论点。作者将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以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大鼠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系为模型,研究比较了用常规营养液添加培养法与静置细胞培养法(非添加培养)生产大鼠McAb的产量和滴度的效果。结果表明应用静置细胞培养法,McAb的产量明显高于添加细胞培养法2~3倍,抗体效价亦增加至少一个数量级,并且有简便易行、快速省时、减轻劳动强度和节省原材料的特点,值得试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一种改良固相致敏红细胞吸附技术 (SPASE) ,用于快速检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1 , 2 (TIMP 1 ,TIMP 2 ) ,了解血清TIMP 1和TIMP 2在各种肝病患者中的意义。方法 用TIMP 1和TIMP 2单克隆抗体分别包被微量血凝板 ,加热冲洗后加入待检血清标本 ,最后加入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用致敏红细胞作为指示系统 ,观察红细胞吸附状况来判定结果。结果 SPASE法全过程仅需要 2 5~ 3h ,共检测 6 5 4例肝病患者血清标本 ,TIMP 1和TIMP 2阳性率分别为急性肝炎组 1 7 3 9%、1 4 1 3 % ;慢性肝炎组 3 3 1 9%、2 7 88% ;肝硬化组 82 84%、6 7 1 6 % (P <0 0 0 1 )。结论 TIMP 1和TIMP 2表达的变化可作为肝纤维化较为有用的诊断指标 ,TIMP 1的诊断意义更大。SPASE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快速性 ,不需复杂的仪器设备 ,操作简单 ,尤适于医院及基层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15.
<正> 1982—1984年,在西安郊区某单位,通过对现场进行调查、观察、确证该单位有乙肝暴发流行。在乙肝暴发流行后的5—7个月,对13人进行粪便中HBsAg的检测。按血清中出现HBV指标分类:抗-HBc、抗-HBs由阴转阳者2人:单纯抗-HBc由阴转阳者1人;抗-HBs由阴转阳者5人;HB-sAg、抗-HBc原阳性、采便时仍阳性者1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阐明单项低水平抗—HBs阳性者是否具有免疫性,1986年5月~1987年5月,我们在西安市郊两所小学经HBV三项指标(HBsAg、抗-HBs、抗-HBe)筛查,选取单项低水平抗-HBs阳性者(S/N:2.1—10)85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以HBV三项指标全阴性者180人作为对照,年龄均为5~9岁。根据随机化原则,将低水平抗体组和HBV指标全阴性组均分为疫苗接种组与安慰剂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鉴定兔抗葎草花粉蛋白多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葎草花粉致敏蛋白组分的筛选。方法用葎草花粉变应原浸液免疫兔,获得高效价抗葎草花粉蛋白抗血清,应用琼脂免疫双扩散、ELISA法以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产生的抗体。同时对葎草花粉过敏性哮喘患者血清进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兔抗血清效价经ELISA检测,效价>1∶10000,免疫双扩散结果表明抗血清只与葎草花粉变应原形成特异性IgG沉淀线,Western blotting检测兔抗血清IgG可以特异性识别葎草花粉8种蛋白组分,分子质量分别为100、88、76、69、65、55、49、38 ku,患者血清IgG可以识别5种蛋白组分,分子质量分别为100、76、55、493、8 ku。结论制备的兔抗血清具有较高效价和较好的特异性,应用该血清筛选出的葎草花粉致敏蛋白组分与患者血清筛选的组分相似,因此可进一步应用于初筛cDNA表达文库。  相似文献   

18.
作者采用乙肝表面抗原(HBsAg)免疫山羊,制备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HBV—TF),并将其用于同种山羊,以~3H—TdR掺入试验及放免法检测实验动物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检测了实验动物的外周血象。实验证明:HBV—TF具有传递细胞免疫的功能,使实验动物针对HBsAg皮试阳转,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转化增强。HBV—TF能去除HBsAg对PH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有提高动物外周血白细胞的作用。HBV—TF对动物体液免疫无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确定被动吸烟对小鼠的遗传毒性效应。方法 应用实验动物模型 ,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 被动吸烟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高于阴性对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被动吸烟组的精子畸形率与染毒剂量成良好的量效关系 (r=0 .995 0 ,P <0 .0 5 )。结论 提示被动吸烟可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中 ,对小鼠产生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活性在小儿发热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了 63例发热性疾病 (急性白血病 1 4例 ,呼吸道感染病 49例 )血清G CSF活性 ,同时采用F 82 0血球计数仪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ANC)绝对值。结果 非细菌感染性病例血清G CSF呈阴性反应 ,外周血ANC正常或低于正常 ;细菌感染性病例血清G CSF阳性 ,其活性与外周血ANC计数呈正相关 ,而部分急性白血病患儿二者呈负相关。结论 检测血清G CSF活性有助于小儿发热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合理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