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城市建筑物停车需求研究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物配建停车场是城市停车设施的主体,其容量大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周边的交通状况,间接影响到建筑物商业活力等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建筑物停车需求分析是开展停车配建研究的基础和依据,通过对国内外停车需求研究方法分析整理,在对停车生成率模型、出行吸引模型和停车吸引率模型分析基础上,探讨考虑公交服务水平、区位、泊位共享的停车需求模型,分析各类模型思路与特点,以期为今后建筑物停车需求研究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2.
为了衡量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停车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确定性,引入停车时间可靠度的概念。配建停车场停车时间可靠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建筑类型、区位因素及停车场规模。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认为,停车排队时间、停车搜索时间和用户忍受时间是计算停车时间可靠度的决定性指标,据此建构停车时间可靠度模型。其中,停车排队时间按照非满位排队时间和满位排队时间进行讨论;停车搜索时间是在已有丈献基础上进行的细化;用户忍受时间通过排队等待率来反映,通过模糊数学理论进行计算。最后,利用该模型对某市区综合商业大楼配建停车场的停车时间可靠度进行计算,并评估了停车场当前状态下被用户接受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城市停车选择行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回顾近20 年停车选择行为的既有研究成果,从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两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的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既有研究方法多采用非集计模型建模,忽视了该模型“完全理性 人”假设的缺陷和不足;影响因素主要关注停车收费、停车便利性对停车选择行为的影响,针对 违章停车的惩罚因素缺乏深入的量化分析;在智能交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停车诱导信息系 统的停车选择影响因素研究依然停留在排队车辆总数、总行程时间等宏观因素,较少关注融入停 车者主观偏好的微观因素;研究区域多集中在中心商业区,而对于具有刚性停车需求且停车资源 匮乏的居住区的停车选择行为研究不足。最后提出了停车选择行为的研究趋势和方向,旨在为城 市静态交通的规划及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停车需求预测是停车设施规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制定各种停车规划与管理方法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对停车需求的预测往往是将各类不同用地性质的停车需求量进行简单的累加,而忽略不同用地性质的停车共享性。通过分析大型多功能建筑的各种停车特性,在单一用地性质的停车生成率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时间的变化性、驾车者的可接受步行距离以及区位等因素的影响,建立多功能建筑的共享式停车需求预测模型,为城市多功能混合用地的停车需求预测提供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地调查数据和对红谷滩停车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南昌市总体规划、红谷滩交通发展战略等研究成果,对现有停车生成率模型进行修正,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合理的建筑物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制定了适合红谷滩实际情况的停车配建指标,其次对每个小区、每个地块的2020年所需停车泊位进行了预测和规划.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政策和建...  相似文献   

6.
为精细化把握城市建设项目在微观空间尺度下的停车需求规律,从空间视角探究停车需 求与建成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高峰小时建筑物单位面积的停车生成数表征停车需求,以土地 利用混合度、路网密度、公交服务水平等9个因子描述建成环境,分别构建建成环境对停车需求影 响的普通最小二乘(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模型与梯度提升迭代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GBDT)模型。以保定市主城区停车调查数据中的商业类配建停车场为对象,基于 停车调查数据、兴趣点数据(Point of Interst,POI)、道路网络数据等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模型实证分 析。结果表明,考虑非线性效应的GBDT模型比OLS模型具有更好的拟合度。从影响贡献度来 看,配建指标(18.92%)与区位(15.23%)是影响停车需求的最重要建成环境因素,交叉口密度 (5.19%)贡献度最小;在非线性关系方面,建成环境因子与停车需求均具有非线性关系与阈值效 应,除交叉口密度及人口密度与停车需求呈现U型关系,其余因素与停车需求的关系整体上保持 正相关或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停车需求预测是城市停车研究的核心问题,以往的各种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多以建筑规模来求得停车需求。通过停车需求与项目自身吸引和产生的诱增交通量,以及与土地利用等关系的分析,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项目诱增吸引产生交通流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检验拟合该模型。  相似文献   

8.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居住区停车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住区停车需求预测是进行居住区停车规划的关键,也是进行居住区住宅配建停车泊位标准研究的前提.在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停车特征参数的分析,提出了影响停车需求的多个因素.对其中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剔除权重最小的因素;最终建立停车需求与剩余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城市小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有限的停车设施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鉴于此,提出了停车资源共享的方法来缓解供需矛盾.通过分析配建停车设施、路内停车设施及路外公共停车设施的服务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停车需求时空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及管理中挖潜的必要性,理清了停车资源共享实施的四个方面:单个建筑物范围内停车资源的规范化和挖潜、相邻建筑物间配建停车位的共享、路内停车资源的利用和路外公共停车场的建设,由此提出基于共享理念的停车资源配置框架体系,分别从现状调查、停车供需矛盾分析、方案配置以及预测模型等方面对停车资源共享配置理念进行了全面阐述,并结合实际算例对停车共享效率进行了分析评价,为解决我国停车问题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现行苏州市建设项目停车设施配建标准为2004年修订,指标值以当时的停车需求为基础制定.经过近10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该指标已无法满足现阶段小汽车的停车需求,需要进行新一轮的指标修订.选取苏州市典型建筑物类型,对配建停车场进行机动车连续停车调查,并就供给率、需求率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现有配建指标运行情况,为科学制定新一轮机动车停车配建指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结合城市中心区的土地利用与功能布局,探讨了中心区内停车设施供应与需求的时间、空间不均衡关系。根据不同用地停车设施使用特征,建立了基于土地利用的动态停车泊位需求模型,描述了不同功能建筑物停车需求的时间变化规律。根据停车需求的差异性,提出了互补型用地功能区停车泊位优化整合方法,该方法在不增加停车泊位总量的情况下可提高单个泊位的使用效率,有利于缓解城市中心区停车资源紧张状况。  相似文献   

12.
从停车高峰时段、停车周转率的角度对停车特性进行分析。基于停车共享理论,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时间变化系数、区位影响系数进行优化;提出公交出行调节系数和土地利用系数;并引入权重指数对4个系数进行权重分配,建立横向混合用地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为混合用地的停车需求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使停车需求预测更准确,提出基于道路流量和服务水平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分析停车需求预测方法的现状,同时引入道路流量和服务水平这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多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停车泊位增加系数,建立改进的停车预测模型。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对该模型进行检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该方法对解决城市中心区的动态交通拥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基于泊位共享的停车需求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用的停车产生率模型存在局限性,对于混合土地利用模式可能高估停车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对建筑物停车泊位共享进行研究。以停车泊位共享理论为基础,提出混合土地利用模式下基于泊位共享的停车需求预测模型及方法。将泊位共享理论应用于无锡市某地块,结果表明,按照基于泊位共享的停车需求预测方法计算,高峰停车需求总量减少20%,项目设计的机动车停车泊位可以满足要求。因此,实行泊位共享可以降低建筑物停车配建规模,减少总停车泊位建设成本,节约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5.
现有办公类建筑停车特性分析主要以单位高峰停车数为主,缺乏对停车样本特性的研究。以某办公大厦为例,分析总体停车供需特征。通过停车调查,基于K-means clustering算法,将停车样本分类并用高斯曲线拟合研究其特征,总结办公类建筑停车的4种类别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三类运营机制下两类停车设施定价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三种运营机制(垄断市场,寡头竞争和社会最优)下两类型停车设施(公 共停车场和停车换乘设施)的定价问题,将停车设施运营者和出行者的相互作用描述为 双层规划问题,其中上层为运营者的停车收费水平决策模型,下层为出行者的旅行选择 行为模型,包括对出行方式、出行路径和停车设施的选择.设计了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启发 式算法来求解该模型.算例结果表明,垄断解导致最高的总利润、最低的社会福利和最低 的交通需求;社会最优解导致最低的总利润、最高的社会福利和最高的交通需求;而寡头 解介于垄断解和社会最优解之间.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居住区停车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停车特征参数的分析,提出了影响停车需求的多个因素。对其中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剔除权重最小的因素,建立了停车需求与剩余因素之间的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针对性地实施交通需求管理、调控小汽车通勤出行,对深圳市停车收费调整方案及其立法保障进行研究和探索。首先对深圳市交通拥堵状况和停车收费状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区、分类、分时"差别化的停车收费调整总体思路。重点针对小汽车通勤出行停车时间长、进出停车场时间集中两个特征,提出两种停车收费调整方案——交通方式转移和鼓励错峰出行,同时创新性地提出征收行政性收费——路外停车场停车调节费,并将提高停车收费后停车场经营者新增的收益纳入市财政。最后,从制度层面探讨落实停车收费方案的相关立法保障。  相似文献   

19.
明确各类停车设施的经济属性,是解决目前停车规划实施难的战略性政策研究。针对传统停车规划中停车经济属性不明晰的问题,基于经济学的角度分别研究了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城市公共停车场和路内停车位的经济属性。提出配建停车和路内停车设施具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属性,而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偏向私人产品范畴,具有商品的属性。因此应确立以市场化、企业为主的原则推进城市公共停车场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针对城市公共停车设施的产业化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提出从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向市场为主体的产业化发展路径,强调停车的土地出让政策、收费政策以及后续的建设政策都应围绕其经济属性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