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段雪妍 《水运管理》2011,33(7):33-36
为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针对全球化低碳经济时代低碳航运金融业发展的要求,结合上海低碳航运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从国家和政府、金融机构、航运企业等层面提出发展策略: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构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建立集聚低碳航运金融人才机制;尽早采纳赤道原则;积极开发相关业务。  相似文献   

2.
陈阿明 《中国水运》2013,(12):63-64
文中对航运企业落实基本国策、开展节能减排、推进低碳航运等问题进行了思考。阐述了节能减排措施及相关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上海航运金融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研究航运金融服务发展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上海航运金融服务在航运融资、航运保险、船舶基金、航运衍生品等业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给予政策优惠,突破中小航运企业融资难题;扶持航运金融租赁服务,解决美元融资问题;完善上海保险服务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规范航运衍生品交易,提升国际影响力;发挥政策优势,探索业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继红  真虹  宗蓓华 《水运管理》2008,30(12):26-27
为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通过对现代航运服务业基本内涵与构成论述.结合当前上海市现代航运业发展现状及其与伦敦、香港等世界著名国际航运中心航运服务业比较分析,指出当前上海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发展对策:(1)加快建设航运服务集聚区;(2)政府积极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及配套实施;(3)完善航运服务产业链,重点发展高附加值海事服务产业;(4)加强海事服务产业集群发展形态和制度建设;(5)构筑专业人才高地,培养与实践结合的高层次航运人才:  相似文献   

5.
2009年,国务院19号文《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给上海航运服务业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自此,上海高端航运服务也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亚洲经贸和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航运中心在逐步向亚洲进行转移,从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义及发展历程看,高端航运服务要素的集聚已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代表性特征,而作为上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新加坡在吸引高端航运服务要素的过程中处于优势地位,上海如何快速集聚包括航运保险在内的高端航运服务要素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了解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航运服务的现状及制约发展的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航运服务业的升级,助力高端航运服务业的软实力的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的航运服务聚集地,对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的航运保险、航运经纪、海事仲裁、航运金融等高端航运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的问题是:香港的高端航运服务国际竞争力有所下降,广州、深圳等地高端航运服务起步晚,相关企业弱、小、少,国际服务能力弱,外部支持环境发展不完善,人才匮乏,高端航运服务距国际一流水平差距还很大,迫切需要加快发展。针对制约发展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端航运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保险最初缘于航运业,现代航运的发展又催化了保险业。亚洲地区的航运业向来发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港口一直是贸易货物的重要中转站。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亚洲航运市场更加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航运和物流建设的快速  相似文献   

8.
陈辉 《中国水运》2005,(5):54-55
当前是云南省航运发展所史上最好的阶段。主要表现在: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改善工程由中国总理基金资助于2004年5月初全面完成.国际运量逐年稳步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澜沧江五级航道建设由部省合资.于2004年初开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大理洱海、宁蒗泸沽湖、丽江金沙江等旅游航运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探索出旅游、航运结合发展的新路.也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王飞 《珠江水运》2011,(8):11-12
从最艰苦的海员到“航运自由人”,是航运人才供需失衡的极端表象,阻滞了航运市场的良性推进。航运高端人才秩序亟待重新“洗牌”。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运中心是一个功能性的综合概念,是融发达的航运市场、丰沛的物流、众多的航线航班于一体,以国际贸易、金融、经济中心为依托的国际航运枢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是建设广东国际航运中心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般认为,现代国际航运中心至少应具备十大核心要素,即:贸易货物、港口集疏运、航运能力与管理、航运文化、信息服务、造修船业、金融服务、航运人才、保险与再保险、政策与法律环境。在这十大要素中,贸易货物量、港口集疏运、造修船业、航运能力与管理等属于"硬件",而海事金融服务、保险与再保险服  相似文献   

11.
《珠江水运》2014,(4):24-25
盘点2013年保险业,“航运保险”是其中一个关键词。以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和平安产险“三巨头”牵头成立上海航运保险协会为标志,中国航运保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何德荣 《水运管理》2022,(5):4-6+36
为解决航运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中的问题,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从航运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思考航运集团公司建设司库管理体系的必要性,提出建议:构建高效的司库管控治理架构;建设司库资金集中管理制度体系;完善司库资金管控平台功能;加强资金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健全运行管理机制,及时解决司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疫情发生以来,航运市场动荡,我国航运物流深受影响。航运态势虽仍处于景气区间,但景气程度逐渐下降。为增强我国航运物流“韧性”和“稳性”,针对其网络、信息技术、有关政策、行业竞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腹地通道建设、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打造多元化航运产业生态圈、构建生态共同体等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王文贵 《世界海运》1998,21(1):30-31
从深圳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出发,分析了港深航运关系的互补性,提出港深一体的国际航运中心的战略构想,并阐述建设港深航运中心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航运     
《中国船检》2006,(2):65-65
长江运输船呈大型化趋势;上海航运配套设施待完善;武汉巨资打造长江航运中心;四川加快建设“一横两纵”;长江“数字航道”初见规模;益芦航运工程年内开工;长江上演罕见大堵船;长江开通“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6.
王祖温 《世界海运》2011,34(10):1-3
<正>当前,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现象频发,严重威胁了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闭幕,标志着全球同步进入低碳时代。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是我国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发展绿色航运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7.
唐冠军 《中国水运》2010,334(6):8-10
<正>面对世情、国情和行业发展环境发生的变化,长航局在总结以往长江航运发展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2020年实现长江航运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提出了"一条主线四个长江"的发展战略,一条主线是指"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现代长江航运",四个长江是指"平安长江"、"数字长江"、"阳光长江"和"和谐长江"。其中,"数字长江"是长江航运现代化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因素,也是实现其他三个长江的重要支撑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发展,交通运输部确定了有关"四个交通"的建设要求。"四个交通"在推进深化改革、加快科技创新的同时,对航运物流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分析航运物流人才的概念、特点,以及中国航运物流人才培养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四个交通"建设对航运物流人才的需求,提出加快培养航运物流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崔倩 《中国船检》2009,(12):84-86
2009年12月3日,中国太保高调宣布旗下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业内首个航运保险事业部,标志着总部设在上海的综合性保险集团在助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谋求航运保险更好更快发展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加快建设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现代长江航运,是国家现代化建设总体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长远举措,是长江航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沿江省市大力支持,交通运输部更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我们必须用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长江航运发展,明确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大力推进长江航运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