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保障广州港锚地固体散装货物水上过驳作业安全,基于"机—人—环境—管"系统工程安全风险系统和事故致因理论,构建风险评价模型,研究广州港锚地固体散装货物水上过驳风险程度.最后利用所提出的风险评价模型,对广州港沙角37SJ锚地水上过驳作业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合理地评价广州港锚地固体散装货物水上过驳风险,可以依据评价结果对其分系统加强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过驳作业风险.  相似文献   

2.
由于珠江口水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在该水域开展地质调查作业使得水上交通风险增大,如何在特定的水域实施特定的作业工艺时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笔者通过珠江口实际案例分析开展通航安全保障性探讨,针对珠江口水域通航环境进行水上交通风险分析。从涉及到的作业施工方、作业水域周围过往船舶以及海事管理等其他保障服务部门诸方面,在分析地质调查作业整体系统与外界环境进行相关风险耦合后存在的风险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通航安全保障性措施建议,以此来降低发生水上交通事故的风险概率,并为类似的水上地质调查项目开展通航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数字高程模型(DEM)和数字航道系统作为切入点,从建立基于数字高程模型的数字航道系统的技术路线、数字航道系统的应用及维护等方面,阐述了重庆市数字航道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功能.利用数字航道系统对航道及水上交通的实时有效管理,极大地保障了重庆市水上交通的航行安全和航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无人机水上遇险搜救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水上交通安全应急处理能力,突破船艇在水上遇险搜救中存在的限制,针对基于无 人机的水上搜救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无人机系统和性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个无人机实验平台;其次,针对目标识别与定位技术、机载甚高频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基于北斗导航 系统的无人机信息传输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以解决水上目标识别定位、水上应急通信及无人机远程巡航等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配套的无人机水上交通安全应急处置系统,最终实现 了无人机水上遇险搜救应急处置装置的研发。最后,在东海海区的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准确地对水上目标进行有效识别,可进一步为水上遇险搜救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江西水利资源丰富,涉水行业人员众多,水上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日渐显著。通过以船舶、水上餐饮场所、水上加油设施、涉水作业人员聚集区和港口码头为载体,从政策、管理层面分析了江西水域消防监督工作的现状,并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江西省水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弊端和困境,最终逻辑演绎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无疑对改善江西省水域监管工作困境局面,保障水域安全事业顺利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2m^3抓斗挖泥船测深及定位系统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测深和定位方法存在的问题,该系统将较先进的常规测量,通讯设备,通过计算机控制有机地联为一个挖泥船测深,位和导航系统,提高了挖泥船水上作业测深,定位的工效,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三峡库区水上安全形势的分析,探讨了虚拟仿真在三峡库区水上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三峡库区水上安全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思路,给出了三峡库区水上安全虚拟仿真系统的总体构架。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发挥好水上交通在水系地区的大型活动综合交通保障系统中的作用,针对水上交通系统效能不足、客流吸引力低下等发展现状,从水运全出行链的角度出发,分别针对水路段、码头段和陆路集散段进行系统承载力分析,结合水上交通功能定位与需求情景预测,展开全方位的系统供需耦合度分析评价。提出水上交通系统全出行链优化策略,以"一站式"专线服务和"陆上码头"等水陆联运一体化策略为核心手段,并提出配套保障性措施建议。以第十届中国·崇明花博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全面系统地研究探索了响应大型活动的水上交通系统保障策略方案。  相似文献   

9.
2000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称<规定>),对规范水工作业行为、保障施工作业水域的通航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菠  王智 《交通标准化》2009,(12):27-30
水上移动业务标识码是水上无线电台的一项主要身份识别信息,在遇险搜救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国际电信联盟高度重视这一有限资源的管理和使用,并为此制定了技术建议书。本文介绍了我国水上移动业务标识码管理的背景和现状,并通过分析水上通信技术及搜救作业新需求,对最新修订的ITU—RM.585-4技术建议书进行解读,提出了我国标识码管理适应新建议书规则及普及宣贯有关知识和政策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多年生高原植被独有的高原适应特性,及高原严寒多变、生态脆弱,种草恢复高原植被效果差、成本高、周期长的气候环境条件,通过对高原植被移养、再植季节与移植、养护方法的深入探索,在充分利用路基基底、土场、便道等原有草皮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快速恢复高原植被、及时防护加固路基边坡和代替圬工结构施作草皮水沟的植被移养再植技术。并提高了高原植被移养再植的利用率和成活率。有效地减轻了对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了路基边坡的长期稳定,同时减少了路基圬工结构的数量,节省了大量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2.
基于Qtopia的消费电子类产品应用程序的开发正日益成为嵌入式GUI开发的主流.介绍了数码相框产品开发使用的软硬件平台,描述了Linux操作系统中构建Qtopia开发环境及移植到基于S3C2440的硬件平台的过程,重点介绍了使用Qtopia程序库开发数码相框应用的关键技术环节.结果表明:Qtopia可为基于嵌入式Linux的移动设备快速开发出高品质的图形系统.  相似文献   

13.
兔肾VX2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超声显像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建立兔肾VX2移植瘤模型的不同方法的优劣。方法分别用瘤液穿刺法、瘤块液种植法、瘤块包埋法建立兔肾VX2癌模型。采用超声技术动态检测肿瘤体积及CDFI的变化,确定该模型最佳实验干预时段及其血流参数范围。比较各自的成瘤率;观测肾脏肿瘤的大小及其回声、瘤内血管生成以及血流阻抗等指标。结果瘤块包埋法可建立稳定的兔肾VX2移植瘤模型。B超可以实时、准确、方便的监测肿瘤体积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论兔肾VX2移植瘤是一种造模方法简便且成瘤率高的肾癌动物模型,采用超声技术能精确、无创的动态监测肿瘤体积变化及血流特征。  相似文献   

14.
随着路网的逐渐形成,高速公路区域联网监控系统已成为现代高速公路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监控数据通信协议,直接导致了区城联网监控系统建设步伐的停滞不前.本文在解析了IEC-60870-5系列协议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变电站系统与高速公路区域联网监控系统的系统体系结构与数据信息.考虑到两者的体系结构相似、数据信息相近,提出了电力远动通信协议在路网监控系统上的移植.此外,基于IEC60870-5-101,104协议所规定的数据格式及语义要求,拟定了高速公路区域联网监控数据的通信协议,主要包括应用层ASDU的数据单元标识符、信息对象等,并进一步给出了具体的ASDU格式该拟定协议技术成熟,具有兼容性强、可靠性高、适用性好、可扩展性广等多种特点.  相似文献   

15.
3次重复实验研究了酸枣仁油对艾氏腹水癌小鼠体重和生存期的作用。本研究实验条件稳定,诱癌率为100%。酸枣仁油以1.40m1/kg和0.35m1/kg剂量灌胃能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天数,生命延长率大于50%,明显抑制荷瘤小鼠生命后期的体重增长,说明酸枣仁油对艾氏腹水癌小鼠有明显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种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向协同设计系统开发提供一种模型,满足企业需求,对协同设计的特点和企业对协同设计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从企业间、企业内部和软件系统3个层次对协同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进行了研究.在以上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协同设计系统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通过数据交换审查等流程,从体系结构上增加了数据操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该体系结构已被用于指导协同设计原型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全寿命设计理论是基于生命周期造价最低的理念,综合考虑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耐久性设计、管养设计、拆除、回收再利用设计、风险评估及保险策略和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等方面,使桥梁设计达到安全、经济、耐久及环保等。在分析斜拉桥拉索体系特点的基础上,重点比较了平行钢丝拉索和钢绞线拉索的各项技术指标以及两者在施工过程中的特点,结合全寿命设计理论,从全寿命造价最低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得出钢绞线拉索体系较平行钢丝拉索体系优越的结论。建议在斜拉桥的施工中,多应用钢绞线拉索体系。  相似文献   

18.
The increasing scale and complexity of 3D scene design work urge an efficient way to understand the design in multi-disciplinary team and exploit the experiences and underlying knowledge in previous works for reuse. However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lack of concerning on relationship maintaining and design reuse in knowledge level. We propose a novel semantic driven design reuse system, including a property computation algorithm that enables our system to compute the properties while modeling process to maintain the semantic consistency, and a vertex statics based algorithm that enables the system to recognize scene design pattern as universal semantic model for the same type of scenes. With the universal semantic model, the system conducts the modeling process of future design works by suggestions and constraints on operation. The proposed framework empowers the reuse of 3D scene design on both model level and knowledge level.  相似文献   

19.
针对轨道车辆产品设计过程设计周期长、设计效果无法实时动态显示、设计产品不可跨平台联动等问题,提出基于Unity3D虚拟引擎的轨道车辆虚拟设计系统。基于该虚拟设计系统开发实现轨道车辆从总体设计、关键部件结构设计、虚拟拆装到虚拟运行试验的虚拟设计全过程。利用扇形碰撞检核和基于爬山法的AABB包围检测法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人机交互操作;应用模型实例化技术降低系统模型量,实现轻量化设计;应用Ansys动态链接实现Unity3D与Ansys跨平台联动。结果表明:系统实现了轨道车辆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式的设计过程,且对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应用提供了参考方向。  相似文献   

20.
道路交通动态信息采集系统既是ITS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ITS其它应用系统建设的基础.从系统构成、系统输入输出、系统功能单元、系统信息流程等方面对道路交通动态信息采集系统框架进行了总体设计;针对多种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共存的现象,进行了应用框架设计;并以广州市为例设计了道路交通动态信息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