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远程监测的优势使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得到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我国航标管理部门的主要航标效能监测手段。但因缺乏统一规划及顶层设计,导致航标遥测遥控领域长期存在数据采集、传输、应用不规范等问题,制约行业整体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近年来致力于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建设标准化的探索,从数据标准化、通信标准化、应用标准化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并配套完成标准化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建设,达到了"统一标准、统一接入、统一监控"的标准化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
针对Smart River 2011会议,介绍了Smart River在内河电子航道图、RIS系统及其应用,以及其他有关Smart River的最新发展情况,同时介绍了我国长江电子航道图、信息服务,及其他内容的发展近况。通过对比分析,认为我国在下一步内河航运发展中,应全面统筹发展。在着力电子航道图的全面发展,加强内河航运信息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公铁水联运。同时要注意保证船员适任性,灾难应急的处置。环境的保护、规划选址方法也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针对内河水上交通主要要素的特点,提出了基于船标岸一体化技术的内河航路信息服务体系框架,并着重分析了其中的信息感知层和信息交互层结构等关键技术。通过对水上交通状态所涉及信息种类的讨论,提出了船标岸协同下的内河水上交通状态感知体系的信息结构,并分别分析了它们在船标岸一体化技术下的感知方法。对内河水上交通信息交互技术进行了研究,在内河水上交通信息交互系统框架基础上分析了信息传输和数据管理的实现方式,分析认为基于船标岸一体化技术,构建内河航路信息服务体系是可行的,可以极大地促进水上交通管理向信息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对水上突发事件的控制逐渐转化到预防预警为主,突发事件的准确预警可以有效的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提高海事监管质量。现阶段海事预警根据事故造成的最坏的某一方面进行。采用层次分析法,将水上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从人员、财产、环境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判断各个层级的权重,最后给出突发事件预警的等级。在对某船舶碰撞案例进行分析后表明,利用该分析方法做出预警分级是可行的,研究成果对海事预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评价内河海事执法人员的适任能力,依据适任力绩效评价理论建立了5个层次的执法人员适任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通过灰色评价理论构建了执法人员适任力的多层次灰色评价模型。模型的建立对于内河海事执法人员的遴选与考核,提高海事执法水平,保护内河水域环境安全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结合船舶安全配员法律法规,通过全国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获得公司管理人员、船员、海事管理人员对影响最低安全配员因素的意见,利用SHEL模型,认为影响内河船舶安全配员的因素为总吨位、主机功率、船舶种类、机舱自动化程度、驾驶自动化程度、航行时间、航区,通过最优化方法,在船员可适应工作量大于船员实际工作量的安全原则上建立内河船舶高级船员配员模型.结果表明,甲板部:总吨位50~300最低可配驾驶员1人;总吨位300~1 000最低可配船长1人,驾驶员1人;总吨位1 000以上最低可配船长1人,驾驶员2人;轮机部:150kW以下最低可配轮机员1人;150~500kW最低可配轮机长1人,轮机员1人;500kW以上最低可配轮机长1人,轮机员2人.  相似文献   
7.
为突破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发展瓶颈,提高航标助导航效率,文章结合港区水域、近岸偏远水域、远海岛礁水域的特点进行通信条件需求分析,针对有效通信方式缺乏、网络通信掉线率高、报文设计不精简、遥测数据不准确等问题,从通信信道、公共网络通信链接方式、遥测遥控数据分级分类、通信报文控制及特殊设计等角度,对南海海区航标遥测遥控通信方案进行设计,研究成果在南海海区应用,有效推动了南海海区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多功能航标对保障水上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多功能航标存在的供电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建立风光互补的多功能航标供电系统。通过计算航标用电设备的功耗,对供电系统中的蓄电池模块、太阳能发电单元以及风力发电单元进行了设计。依据太阳辐射和风速的历史数据,利用M atlab计算并分析了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情况,采用逐月能量平衡法,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光互补的多功能航标供电系统可以保障多功能航标的连续稳定供电。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水上遇险搜救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水上交通安全应急处理能力,突破船艇在水上遇险搜救中存在的限制,针对基于无 人机的水上搜救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首先,对无人机系统和性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设计了一个无人机实验平台;其次,针对目标识别与定位技术、机载甚高频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基于北斗导航 系统的无人机信息传输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以解决水上目标识别定位、水上应急通信及无人机远程巡航等关键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配套的无人机水上交通安全应急处置系统,最终实现 了无人机水上遇险搜救应急处置装置的研发。最后,在东海海区的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准确地对水上目标进行有效识别,可进一步为水上遇险搜救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