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碳纤维布作为增强材料,酚醛树脂,环氧树脂作为基体,经过浸渍,层压成型等工艺,制得碳纤维布增强酚醛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通过比较不同质量分数的酚醛/环氧树脂质量比所制得的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扫描电镜(SEM)表征出的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得出在环氧树脂质量分数为25%时,该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纤维复合材料在桥梁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纤维复合材料补强加固混凝土结构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科技含量较高的补强加固技术,已被应用于国内外的桥梁加固工程中。通过与传统的补强加固材料比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质量轻、比强度大、比刚度大、抗疲劳、耐腐蚀等优良的力学性能。在桥梁加固施工中,可以充分用纤维复合材料的高强度、高弹性模量以及施工便捷、易粘贴等特性,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区粘贴纤维复合材料,使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扩展得到抑制,承载能力得到提高,结构受力性能得到改善,从而达到高效加固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热稳定、阻燃和力学性能均较好的复合材料,以高密度聚乙烯/乙烯-醋酸乙烯酯(HDPE/EVA)共混物为基体,可膨胀石墨(EG)作为无卤阻燃剂,通过熔融共混方法制备了HDPE/EVA/EG阻燃复合材料.采用热重分析(TGA)、锥形量热仪、电子扫描电镜(SEM)等方法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改性前后EG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EG能提高聚合物基体材料的热稳定性能和阻燃性能,但力学性能降低;用钛酸酯偶联剂对EG改性后, HDPE/EVA/EG复合材料的断裂伸长率从232.3%提高到315.3%,拉伸强度由9.0 MPa增到了10.0 MPa,冲击强度由88 kJ/m2提高到129 kJ/m2.偶联剂的存在提高了EG与基体间的界面粘结力,使阻燃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废弃纤维增强复合塑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FRP)难以处理的问题,利用废弃FRP破碎料作为增强相制备水泥基复合材料。通过超声分散废弃FRP破碎料,与水泥基材料混合后制备废弃FRP-水泥基复合材料,并进行性能测试与微观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加入废弃FRP破碎料导致水泥基体的流动性下降;复合材料的抗压和抗折强度随FRP破碎料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FRP破碎料与水泥的质量比为1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其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相比于水泥基体提高了36. 1%和45. 3%;废弃FRP破碎料中玻璃纤维与环氧树脂粉末对复合材料的强韧化均有贡献,表面具有类珠链结构的玻璃纤维表现出更好的强韧化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细观力学方法分析了智能复合材料中的微裂纹与夹杂的相互作用,导出了裂纹扩展的能量释放率,分析形状记忆合金的多机理联合增韧作用,研究表明,智能复合材料具有相变和异性夹杂的双重增韧机理,而且其韧度可由外部条件控制,因而有可能使这种复合材料展赤出超级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对于水电站尾水管的裂缝和气蚀,采用复合材料修复加固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案.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腐蚀性,在不改变尾水管工作荷载状况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改善里衬板的受力状况,维持原有的工作强度.文中从复合材料叠层壳原理出发.探讨了复合材料加固修复尾水管里衬板的力学同题,并结合广西岩滩水电站尾水管里衬板实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  相似文献   

7.
美国STRONGWELL公司是美国复合材料生产厂商,它采用拉压技术生产玻璃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产品,重量轻,是混凝土的而1/10~1/3;强度高,是混凝土的3~5倍;安装容易,吸水量小、抗腐蚀;能耐极高和极低温度;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有低的寿命周期成本;而且不导电,不易燃。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可用作军用战术方舱的结构框架、加强件和大板。  相似文献   

8.
损伤是材料结构组织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力学性能劣化,并导致体积单元破坏的现象。混凝土是由水泥﹑骨料等加水后组成的复合材料,其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用挤压铸造法制备Al2O3短纤维增ZA-12合金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对纤维体积分数和温度改变时,复合材料性能的变化规律作了较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用挤压铸造法可以成功地制备纤维分布较均匀、性能较好的Al2O3/ZA-12复合材料;随着纤维体积分数Vf的增大,复合材料室温下的硬度、弹性模量单调增大,但抗拉强度延伸率下降;复合材料抗拉强度随温度的下降幅度低于基体,高温下复合材料的抗料的  相似文献   

10.
碳纳米管在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与力学性能,在众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汽车上的应用也倍受关注。本文对碳纳米管在汽车上的已有应用及潜在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包括汽车新能源动力系统、轻量化结构材料、多功能复合材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