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武汉市内环线全长28公里,是联系武汉三镇的重要客运走廊。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内环线的畅通问题,在“十五”计划中提出了“畅通内环”的整治目标。我们与相关单位合作完成了“内环线交通综合整治规划”,并多次邀请有关交通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现经市政府批准内环线解放大道段交通综合整治工程正在实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中心地区单向交通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国晓  杨涛  陆原  郭晟 《城市交通》2006,4(5):50-54
在城市中心区道路建设基本完成的情况下,通过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运行效率是缓解中心区交通矛盾的必然选择.首先分析了我国城市单向交通的特点,并总结了单向交通的系统模式和基本要求,进而提出了中心区单向交通组织的基本原则.在中心区现状交通问题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单向交通方案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中心区实施单向交通的建议,对我国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改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处理城市中心区交通问题时,不应忽略其目的在于完善中心区的城市综合功能。因此过分强调交通系统的通畅、快速、大容量.甚至应用传统的单调递增模式预测交通.以现有道路处理交通能力作为容量依据的道路扩建思路均将导致交通处理的错误决策。因此认为在城市中心区应以完善交通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提高道路利用效率为主要处理手段,  相似文献   

4.
城市中心区交通容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涛  陈建凯  於昊 《城市交通》2003,1(1):13-18
分析了大城市中心区土地利用及城市交通特性,提出并建立了城市中心区道路网容量和停车容量模型,以及中心区土地利用与交通容量的互动优化模型,可用于对城市中心区合理开发强度、交通需求管理(TDM)对策的研究及应用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中心区支路利用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城市中心区交通拥挤是当今全球比较普遍的现象,无论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都无法避免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欧洲、美国等世界发达国家都出现过城市交通混乱等现象,但发达国家的城市一般具有发展完备的公共交通系统和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网络,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所采取的措施灵活性更大,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交通问题日趋突出。通过对上海市中心区交通拥挤现象成因的分析,在现状调查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探求一条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紧张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上海市中心城内环线以内的高架道路,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已明确地定位为城市主干路,由于其连续流快速交通.大容量的特征,在上海市道路网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整个高架道路加快速路系统,共承担了上海市中心城60%以上的标准车公里。其中,在中心城区包括内环线在内,高架道路已占有全市30%~40%的标准车公里。因此,为内环线以内高架道路的交通“排堵保畅”,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
为缓解北京亦庄开发区与中心城交通联系紧张状况,进行亦庄开发区与中心城交通联系通道研究,结合目前通道存在的问题及实施条件,有针对性地确定改造原则,提出改造方案,归结出城市开发区与城市中心区交通通道改造工程中的工作思路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2006,4(1):52-54
武汉作为国家中部地区崛起的重点发展城市,在城市发展模式、交通系统整治等方面的经验备受广大城市交通规划工作者关注,由此,本期特刊载《交通需求管理在武汉市跨江交通中的应用》一文,同时,邀请部分编委和专家就“武汉交通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希望对武汉的交通发展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商业中心区步行街交通规划——以王府井步行街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颖 《城市交通》2000,(1):12-15
近年来全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在商业中心区建设步行街的热潮,这种现象反映了步行街作为一种改善城市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繁荣商业经济的规划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理解和重视。在商业中心区建设,特别是将原来做为机动车通行道路的街道改造为步行街,十分有必要对步行街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深入详细的研究和制定周密的交通规划和交通组织,来保证步行街建设的成功。本文通过以王府井商业中心区交通规划研究为例,试图分析以商业中心区步行街建设为主题的交通规划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0.
龚星星 《城市交通》2009,7(5):49-55
介绍了芝加哥中心区交通规划建设情况,重点从道路网络、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等方面解读中心区交通体系,分析其交通出行特征以及所采取的交通发展策略。总结中心区交通发展的经验,认为解决城市中心区的交通问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打造立体化的道路网络,倡导多元化交通方式,实施交通需求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新闻集锦     
《城市交通》2006,4(2):87-88
上海市外环线、沪青平高速公路、延安高架路西段启动联动诱导工程,首次实现高速公路、快速路交通信息“牵手”。高速路和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联动,能给进入或者离开中心区的车辆都带来便利.它可以使得进出城的车辆能够在连续的道路上,得到连续的交通信息。该工程作为一项试点工程,是解决上海市交通诱导整体性的一次尝试,将为后续更大规模的联动诱导系统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2005,3(4):77-78
如何构建中国城市“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交通构架,是目前城市建设和交通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期刊出城市交通论坛网友Mikecaln关于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讨论,涉及了交通学科的理论基础、交通与能源、交通模式选择、对城市高架道路的认识等问题,希望给读者一些启发和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明交通“三让”即:车让车,车让人,人让车。明交通“三让”管理(以下简称“三让管理”)是创建以人为本,明有序的交通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深化、延伸无锡明交通水平、提升无锡城市明形象的有效手段和积极方法。在交通参与明交通素质还没有得到全面提高的今天,“三让管理”蕴涵着“以人为本”的特色和亮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城市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加速了城市道路的拥堵,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在此背景下,大量新建项目和改建项目的实施,又吸引了大量的新增交通量。因此,做好城市建设项目前期的交通规划工作,即交通影响分析,避免项目建成后对区域产生不能承受的交通影响,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易飞  武红丽 《交通标准化》2008,(19):103-106
随着大城市机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量持续快速增长,加速了城市道路的拥堵,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在此背景下,大量新建项目和改建项目的实施,又吸引了大量的新增交通量。因此,做好城市建设项目前期的交通规划工作,即交通影响分析.避免项目建成后对区域产生不能承受的交通影响,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本着开展交通规划工作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眼干长远目标的同时要重点解决当前突出矛盾”的原则,2008年1月长沙市委、市政府委托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完成长沙市中心区道路交通整治工程。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交通特征,微观交通组织、宏观交通组织、交通需求管理等交通组织思路在不同阶段各有侧重。厦门市中心区20年的交通组织经验表明:虽然交通组织思路必须随着城市发展作出及时调整,交通需求管理却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林卫 《城市交通》2008,6(4):I0001-I0001
自2007年9月“首届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开展至今已近一年,但此次全国110个城市同期举办、以“绿色交通与健康”为主题的活动却仍然让人深深体味。它不仅是我国现代交通文明意识觉醒的重要里程碑,也让城市居民在不同的城市交通运行模式下,亲历了全新的交通场景并体验了全新的城市出行生活。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群交通规划中,“四阶段”模型存在一定缺陷,它不能准确地反映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之间的联系程度和交通需求强度。将可达性贯穿于城市群交通规划中的基于节点重要度的城市群可达性计算新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不同阶段城市群内部之间的联系程度.为交通规划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城市高架桥下社会停车场设置及交通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中心区高架桥下净空较大,使得新建城市公共停车场成为可能,并能部分缓解城市中心区域的停车难问题。通过对杭州市艮秋立交桥下公共停车场的交通影响分析,研究确定了该停车场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停车场规模、出入口位置及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对于我国其他城市开展此类项目可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