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官斌  马焱 《舰船电子工程》2011,31(8):140-142
文章在分析传统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针对传统Dijkstra算法存在的两点不足之处,引入了一种优化算法。当后勤补给运输的网络规模较大及其关联矩阵为一个稀疏矩阵时,以上优化算法与传统Dijkstra算法相比,能大大减少计算次数及比较次数,提高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2.
郑磊 《舰船电子工程》2008,28(2):107-109
利用<航海天文历>查表的方法求取高度差法两要素,过程比较复杂.基于C+ + Builder语言编程,根据求取高度差法两要素的原理,提出一种新型天文舰位线算法.实验数据表明该方法改进传统的计算机算法,提高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在需要快速捕获的卫星定位系统中采用了一种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的PN序列捕获方法.相对于经典捕获算法,FFT捕获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运算量,缩短捕获时间,避免复杂硬件开销,且灵活性较大.并针对m、Gold等周期长度为非2的整数次幂的PN序列,给出一种适用于此类序列的FFT改进算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改进前FFT变换后相关的旁瓣峰值干扰.最后,介绍了将多个PN序列周期的FFT变换结果累加可以实现弱信号的捕获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俊  高岚 《中国水运》2006,4(7):107-108
用传统的面绘制方法对超声医学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显示难以得到较好的结果,本文采用了基于光线追踪的体绘制算法,并创新性的使用了OpenGL图形库的功能进行光强与阻光度的合成运算,大大降低了乘法运算的次数,提高了算法效率,通过对模拟物体和超声心脏图像的重建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方法显示的图像正确且具有较高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LM算法的组合导航系统的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M (Levenberg-Marquardt)算法是梯度下降法与高斯-牛顿法的结合,在训练次数与精度上明显优于标准的BP算法.介绍了BP神经网络,采用LM算法对标准BP算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船舶组合导航系统的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LM算法可有效地提高学习速度,缩短训练时间,诊断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船舶物流运输最优路径选取算法的运行效率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基于有向图规划的船舶物流运输最优路径选取算法。利用有向图规划法,确定有向图规划船舶物流运输路径冲突分流点,采用深度优先遍历算法,获取船舶物流运输最优路径。为突出算法优势,在经典算法基础上,对其做出改进,在算法结束后,逆序打印每一条路径,选取最优路径,由此,完成基于有向图规划的船舶物流运输最优路径选取算法的设计。在实验中,采用有向图作为实验样本,对2种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所提算法相比传统的船舶物流运输最优路径选取算法运行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7.
为了得到最优的海洋无线电导航系统天波快速捕获算法,对迭代伪码捕获算法中的和积算法与最小和算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给出了两者的迭代步骤,并通过蒙特卡罗仿真对二者的性能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最小和算法的性能要优于和积算法,但是其复杂度高.同时仿真结果指出,由于环结构的存在提高两算法的迭代码长与迭代次数对性能的改善是有限的,当两算法的迭代码长为300,迭代次数为15时,其性能最优.最后根据两算法的特点给出了它们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正>1、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中。2、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一个"[]"中全部列出,序号间采用","。3、如遇连续序号,序号间标注起止号"-"。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网络被动数据关联算法存在计算复杂,迭代次数过多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云计算的舰船网络被动数据快速关联算法。采用目标假设的方法,去除被动数据中的虚假目标,构建约束条件,初始化拉格朗日乘子,通过云计算的方式求取目标函数对偶解,获得关联数据结果集,实现舰船网络被动数据快速关联。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的被动数据关联算法相比,舰船网络被动数据快速关联算法利用云计算,简化了运算,减少了迭代次数,使得算法快速收敛。  相似文献   

10.
<正>1来稿要求1)文章立意准确、论述充分、数据可靠、图表清晰、章节清楚、文字简练。2)文、图、表中一律采用中国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有国际符号的计量单位均用符号表示。3)文稿包括图、表在内,一般在4 000~6 000字,并标注图、表名称、序号。  相似文献   

11.
徐杰 《舰船科学技术》2011,33(12):69-71
为有效解决现有磁性定位方法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磁偶极子阵列模型的磁定位方法.为求解模型参数,根据磁场测量数据建立了定位参数反演模型.针对实际舰船磁性检测中所得磁场信息的局部性而引起反演模型病态不适定问题,应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优化求解模型参数.船模实验证明,该方法对船模进行定位计算,定位精度高,结果稳...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声压线阵声呐空间增益的影响因素,就同等阵元个数情况下线阵声呐等效阵长与波束形成结果的关系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建立了直线阵、圆阵、半圆阵和太极阵的声压线阵声呐模型,定义了线阵声呐等效阵长的数学表达式,对线阵声呐等效阵长的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引入"–3dB波束宽度"概念,通过蒙特卡罗试验,得出了线阵声呐等效阵长与"–3dB波束宽度"之间的反比关系.最后,对多目标情况下的波束形成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等效阵长对线阵声呐空间增益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3.
刘明  华亮  周俊  戴伟  罗来武 《船舶工程》2015,37(10):66-69
针对伪逆法在推力分配中仅考虑能量最优问题,提出一种具备大范围寻优能力的改进混沌粒子群算法(CPSO),并把该方法和伪逆法相融合应用到船舶的推力分配中,此外为提高寻优能力,推力分配计算采用增量模式。该融合算法考虑推力器各种限制条件,计算简单,能兼顾船舶的能耗及操作性,解决奇点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推力分配算法切实可行,能有效提高船舶的定位性能,具备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使用拖曳线列阵可以有效提高自导鱼雷远程搜索目标的能力,而能否精确跟踪目标方位将直接影响到鱼雷的实战效果。本文首先研究了一种鱼雷用拖曳线列阵自导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实现方法,然后研究了一种子空间跟踪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Root-MUSIC算法,该算法可用于对时变的信号波达方向进行实时跟踪估计。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具有很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矢量圆阵的方位估计性能,将VTAMVDR(MVDR based on Time-domain Aanalysis signals of Vector Sensor)应用在矢量圆阵中,提出矢量圆阵时域解析MVDR算法,研究了矢量圆阵时域解析MVDR算法的原理及实现流程,然后通过仿真分析对比矢量圆阵时域解析MVDR算法与矢量圆阵常规波束形成的波束宽度、方位估计性能和分辨率.仿真结果表明,矢量圆阵时域解析MVDR算法方位估计性能和多目标分辨能力优于常规波束形成算法.  相似文献   

16.
涂晴莹  黄善和 《船舶工程》2020,42(4):109-113
水下小型无人系统AUV在海洋探测中起着重要,实现其精准定位与打捞有利于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具有较高定位精度的装置如长基线等不方便装载与布置,定位效率不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小型圆阵的AUV方向定位算法,被定位的AUV搭载声源,装载在船上的定位系统,采用半径为0.125m的水听器圆阵列,阵元个数为4,水听器阵列接收的信号通过多通道前端处理电路被采集,对每个阵元接收到的信号利用希尔伯特变换相位检测方法检测出各信号的相位恢复无幅度和相位失真的信号,然后使用具有超指向性的反卷积波束形成算法实现AUV方向的准确估计。水池实验表明,小型圆阵系统的相位反卷积波束形成定位算法精度高,定位平均误差为0.233°,主瓣宽度窄,波束平均宽度3.97°。便于装载,相比MUSIC算法具有更好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经典反馈控制将对象动态响应的控制和噪声的消除放在同一个过程中进行,这种方法往往会产生为了满足一个指标而牺牲另外一个指标的矛盾.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法--自适应逆控制,阐述了自适应逆控制的特点,讨论了自适应逆控制系统的三个基本单元--对象建模、逆控制器建模和扰动消除器.自适应逆控制将对象动态响应的控制和噪声的消除分开来考虑,解决了上述经典反馈控制的矛盾.在仿真软件Matlab上进行船舶自动舵仿真时,分别采用了自适应逆控制方案的ELS(增广最小二乘)算法和经典反馈控制的PID(比例积分微分)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了自适应逆控制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为减小载荷识别问题对原系统先验知识的依赖,采用系统的自适应延迟逆模型识别时域载荷。采用自适应算法辨识延迟逆模型,代替了一般识别方法中的系统特性矩阵求逆过程,避免了病态问题。随后将工作状态下的响应作为逆模型的输入,则其输出就是时域载荷的延迟估计。通过对两端简支梁结构进行载荷识别的仿真研究,以及对双层隔振试验台架的试验研究,识别了稳态激励和瞬态激励,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不需要了解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参数,因此能够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lgorithm for the frequency domain solution of dynamic linear “inverse” problems, that is for the processing of measurement data (strain, acceleration etc.) acquired on a mechanical structure, in order to estimate the loads acting on the structure and its corresponding response. The problem is formulated as a constrained (force equilibrium) optimization (small deviations from measurements, small loads) problem, which is transformed into an unconstrained problem, then into differential equations. The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estimation of hydrodynamic forces induced by the shedding of vortices from an offshore oil riser.  相似文献   

20.
提出针对交叉项补偿的新级联FFT算法。通过交叉项补偿处理及级联FFT运算顺序的调整,解决了传统算法数据量大的问题,以及栅瓣效应的出现,同时降低了在进行大数据量FFT运算时,单次处理负荷过大的问题。该算法在雷达、声呐并行信号处理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理论推导和仿真验证的结果都表明了该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