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安全门/屏蔽门为安全出行、高效节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Hercules?系列安全处理器,从现有安全门/屏蔽门门机控制器的功能需求出发,设计了基于TMS570LS3137控制器的一种新型门机控制器硬件电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门/屏蔽门系统的门机控制,以实现无刷电机的驱动和监测、相应开关量的输入输出和与车站控制器的CAN(控制器局域网)数字总线通信。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屏蔽门结构设计特性进行了阐述,指出工程分析是屏蔽门设计和开发的有效手段.采用紧凑结构布局和质量较大的转动零部件靠近驱动电机轴线的方法,减小屏蔽门转动惯量和提高屏蔽门谐振频率.以某型半高屏蔽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工程结构分析模型,对其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和模态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屏蔽门结构的整体强度、刚度均满足使用要求,结构应力在材料的屈服极限以内,分析得到了静态下的最大应力与最大变形,并且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为屏蔽门的优化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下车站屏蔽门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地下站台屏蔽门系统的发展历史,安装屏蔽门的必要性和门体系统的组成.还分别介绍了双扇滑动门、固定门、应急门和端门的安全保障措施.对屏蔽门门体系统的设计依据,以及每一专业的技术接口需要考虑的参数也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屏蔽门系统的控制功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地铁站台屏蔽门机械系统的结构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分析了屏蔽门系统模态和结构刚度,得到屏蔽门系统的各阶主要模态的特性和屏蔽门整体及各关键部件的变形及应力分布.运用该分析方法对屏蔽门整体机械系统的结构特性及其可行性进行评价,为屏蔽门机械系统优化和可靠性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轨道屏蔽门系统的安全角度出发,结合成都地铁10号线屏蔽门的设计,就屏蔽门安全系统的控制方式以及安全系统在紧急情况下的保护措施,对3类屏蔽门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进行分析比对;探析当前地铁屏蔽门安全系统的设计缺陷,提出有效的、合理的、可靠性更高的屏蔽门安全系统设计,为以后的屏蔽门的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西安地铁2号线实现了信号系统对屏蔽门的状态监督与开/关控制。重点描述了信号系统和屏蔽门系统接口的设计原则、功能以及信号系统(CBTC)与站台屏蔽门系统之间的安全控制与联锁关系。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接口的合理设计与运用,确保了列车在站台精确停车,实现了屏蔽门、车门的联动。对于实现行车与乘客乘降的安全,提高地铁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地铁屏蔽门系统绝缘至关重要。当屏蔽门系统绝缘失效时,由于屏蔽门门体与钢轨等电位连接,车体和屏蔽门门体对车站地均存在电位差,乘客上下车时存在触电安全隐患。通过对地铁屏蔽门系统绝缘方案进行分析,对不同绝缘方案进行总结,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可为地铁屏蔽门系统绝缘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屏蔽门控制系统主要由中央控制盘(PSC)、就地控制盘(PSL)、紧急控制盘(IBP)、门机控制单元(DCU)、就地控制盒(LCB)以及连接各设备接口及传输各种控制和系统状态信息的通信总线等组成。屏蔽门控制系统的运行模式分为正常、非正常和失电3种模式,并按照由低到高的优先级分别对应信号系统、本地和手动3个控制级别。PSC通过网络总线与综合监控系统(ISCS)连接,通过硬线与信号系统连接,采用通信总线和硬线与DCU连接,其中通信总线负责数据传输、参数设置和软件下载,硬线负责传输开/关门指令;PSC系统软件采用分层设计和功能模块化,硬件采用模块化设计,DCU按一控两驱原理设计,采用UCOS-Ⅱ操作系统;控制系统以屏蔽门实际的运动曲线参数为依据,通过控制电机的速度和位置实现对电机的精确控制。为确保系统的可用性和可靠性,还对系统进行了冗余设计。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北京和台湾等地的地铁中。  相似文献   

9.
为了满足地铁准点运营、减少屏蔽门控制延时以及严格的安全控制要求,信号系统的作用致关重要.珠江新城集运系统(以下简称APM系统)设计采用无人驾驭列车、站台无人值守,整个系统运行均由信号系统控制,因此信号系统与屏蔽门系统如何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便成为屏蔽门系统工程的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因素.随着轨道交通系统复杂度的不断提高、系统动态性和可维修性的不断增加,典型的故障树法和事件树法已经不能满足系统的故障预测与故障定位分析.探讨了使用贝叶斯网络进行轨道交通屏蔽门的安全评价.这是首次将贝叶斯网络引入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分析中.建立了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模型,构造了轨道交通屏蔽门的贝叶斯...  相似文献   

11.
摘用:本文简述轨道交通安全门系统门机控制单元的组成与功能,并针对该功能需求提出了门机控制单元软件和硬件设计方案.依据门控单元电气原理,设计和加工了安全门的门机控制单元的原理样机,以单门净开度为950mm的安全门作为实验平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安全门门控单元运行效果良好,精度较高,安全符合设计要求,为安全门的工程化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为乘客提供便捷性和安全性的乘车环境越来越重要,本文以车站的系统绝缘设计要求为出发点,对城市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的绝缘接地进行了详细分析,对站台层绝缘设置与钢轨电位限制装置(OVPD)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型的智能钢轨电位限制装置设计,该装置不仅实现了动作时间为nS级,且有效减少了钢轨电位限制装置动作次数,较好地解决了屏蔽门系统的站台绝缘,从而为地铁安全运营提供保障.并于2012年应用于台湾地铁内湖线,安全稳定运行至今.  相似文献   

13.
屏蔽门监控系统集屏蔽门、综合后备盘,列车等功能于一体,是地铁车站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上,通过VC++编程开发综合后备盘仿真界面。通过3Ds Max、MultiGen Creator构建屏蔽门与列车三维模型,最终通过综合后备盘的开关按钮和信号指示灯来控制和显示屏幕门的开、关状态,实现屏蔽门与综合后备盘的联动。  相似文献   

14.
无线列车控制数据传输是增强型列车控制系统(ITCS)的重要环节.目前,移动无线模块(MRM)设备作为青藏铁路ITCS中无线列车控制数据传输的车载终端设备,已经成功运用.基于青藏铁路ITCS相关特点,对ITCS车载台监控系统进行了方案设计及具体的软件和硬件设计.通过在MRM外部和机务段站场内添加监测设备的方式,解决了MRM设备的软硬件全系统的出入库检测问题,并可以直接转发到检测机房,使机房人员可以直接观察到在站场内的MRM主机内部运行的情况,便于间接分析故障,以实现MRM主机的出入库检测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列车自动防护(ATP)系统是基于通信列车控制(CBTC)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车载ATP在列车运行过程中担负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任务,是与安全直接相关的系统,需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了满足车载ATP软件对安全的需求,提出了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方法对ATP进行建模.应用SCADE作为开发工具,建立了ATP系统部分功能的模型,说明了SCADE在ATP软件建模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构架整体时效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向架构架是转向架的重要承载部件,是转向架其它各零部件的安装基础,在转向架构架生产、组装过程中,对温度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转向架的质量,因此温度控制是构架整体时效电阻炉系统的关键技术.在普通模糊控制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模糊PID控制应用于构架整体时效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控制精度高,超调量小,能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分析2.4G无线扩频技术在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现状,结合2.4G无线扩频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介绍广州地铁1号线加装屏蔽门工程中使用的无线扩频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屏蔽门系统作为一项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近年来在新建地铁站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国产化屏蔽门系统的研发需求,基于西门子S7-400 PLC构成的控制系统,提出模块化的屏蔽门监控管理系统框架设计方案,实现其对屏蔽门状态监视、参数管理、报警显示、日志查询等监控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19.
CRH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是高速铁路运营和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研究和开发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对于提高高速铁路运营和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业务需求,对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并重点探讨了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的计算模型、动车组操纵策略、动车组过分相计算等问题,提出了单质点和多质点相结合的简化计算模型,最后开发了动车组列车牵引计算系统的原型系统.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并设计出一套基于ADSP-21369的浮点DSP教学实验系统.采用ADSP-21369处理器,辅以其它模拟器件,实现对SDRAM,FLASH,ADC和DDS等外部存储器的控制.利用ADSP-21369的固有资源,通过数字外设接口(DPI)完成对LCD,UART及键盘控制,通过数字应用接口(DAI)完成对音频,S/PDIF和LED灯等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