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钢壳沉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采用C50高流态、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针对混凝土的配制采用不同水胶比、不同胶凝材料用量和不同的膨胀剂掺量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试验,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限制膨胀率和耐久性进行检测,并对试验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采用530 kgm3的胶凝材料用量,粉煤灰掺量20%、矿渣粉掺量15%并掺入8%~12%的膨胀剂,水胶控制在0.31~0.35,砂率控制在48%~50%,所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黏聚性和抗离析性,强度和耐久性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刘方宁  王振 《水运工程》2018,(3):203-207
针对如何提高混凝土灌注桩承载力的问题,基于混凝土补偿收缩理论,在混凝土灌注桩中加入适量的HCSA高性能膨胀剂。通过测定不同掺量HCSA膨胀剂对于水泥胶砂试件膨胀变形的影响,测定不同掺量HCSA膨胀剂对于混凝土强度和体积变形的影响,并将其应用于工程实践中。结果表明,HCSA膨胀剂具有更快的膨胀速率及更大的膨胀能力,HCSA膨胀剂在15%掺量时,灌注桩承载力提高了34.3%,沉降量仅为普通混凝土桩的36%~44%,桩身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掺加活性矿物掺合料配制C50桥用高性能混凝土,对其耐久性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掺加活性矿物掺合料有利于提高桥用混凝土的耐久性。活性矿物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干燥收缩性能,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冻性能、抗钢筋锈蚀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掺惰性材--石灰石的水泥和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混凝土抗冻性试验,着重论述了水泥中石灰石掺量对混凝土抗冻性的影响,认为掺石灰水泥混凝土抗冻性明显降低,因而建议北方港工抗冻混凝土不宜选用掺石灰石的水泥,若使用则应采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补偿收缩混凝土提高港工建筑耐久性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对海工建筑耐久性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掺UEA膨胀剂混凝土的抗裂防渗原理及其性能,提出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是提高港工建筑耐久性的一种新途径,宜用于水运工程混凝土的团合块,船坞及船台的底板等大体积混凝土,后浇缝和修补空洞等。  相似文献   

6.
鄂东长江公路大桥宽箱梁C55高性能混凝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鄂东长江公路大桥边跨预应力混凝土宽箱梁的施工,重点研究了掺入适量矿物掺合料、聚丙烯纤维对箱梁C55高性能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长期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掺入20%Ⅰ级粉煤灰或15%粉煤灰与10%矿粉复掺配制的箱梁C55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较高的早期强度和较大的后期强度增长,以及很高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冻性,特别是具有较低水化热温升、较小收缩和徐变变形特性,有利于改善箱梁混凝土的抗裂性。  相似文献   

7.
沿海地区挡潮闸混凝土综合防腐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渊 《水运工程》2002,(11):75-77
针对江苏省淮海农场挡潮闸地处沿海的特点,以防止混凝土碳化,防止混凝土受海洋中氯离子侵蚀,提高混凝土防腐性能及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为目的,在挡潮闸的防腐处理中,我们采用了补偿收缩水泥砂浆喷涂,钢筋混凝土防腐“双掺”,混凝土的防腐“外涂”,UEA型混凝土膨胀剂等多种新技术,新材料,取得了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聚羧酸系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的分子结构与作用机理均不同。将聚羧酸系和萘系减水剂分别与松香热聚物引气剂掺入到抗冻混凝土中,进行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抗压强度及抗冻性试验,并观测硬化混凝土内部孔隙特征和微观结构,分析比较聚羧酸系和萘系减水剂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羧酸系减水剂较萘系减水剂存在很多优势,在掺量少的情况下可配制低水胶比的混凝土,可应用到抗冻混凝土中。  相似文献   

9.
刘波 《中国水运》2014,(8):336-338
通过对原状增钙渣、高钙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与普通粉煤灰的性能对比分析,配制了掺加粒化增钙渣和高钙粉煤灰的水泥混凝土。并对此混凝土进行抗压、抗折等强度试验,以及千缩性、抗冻性和耐磨性等耐久性能试验,得知各力学指标均达到了重交通等级公路要求,各耐久性能均达到或超过了普通混凝土的相应要求,且抗磨耗性能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0.
李华  田倩  赵海涛 《水运工程》2018,(1):152-159
针对船闸大体积、异型结构混凝土的施工期开裂问题,依托九圩港二线船闸工程,模拟评估氧化镁膨胀剂及外保温措施对结构混凝土温度场、应力场和开裂风险的影响,并通过对实体结构温度、变形的监测,评估实际工程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加氧化镁膨胀剂是降低船闸结构混凝土施工期收缩开裂的有效措施之一,在冬季较低的浇筑温度下,掺加氧化镁膨胀剂并配合一定保温措施,可同时降低混凝土结构表面和中心的开裂风险。氧化镁膨胀剂的掺入基本不会影响船闸混凝土的温度历程,但能够降低闸室边墙结构混凝土温降阶段的收缩50×10~(-6)~70×10(-6),降低闸首廊道结构混凝土温降阶段收缩40×10~(-6)以上,显著提升船闸混凝土施工期抗裂性。  相似文献   

11.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应用有效方便了水下环境中的混凝土施工。通过在混凝土中添加絮凝剂配制成水下不分散混凝土,使混凝土在水下浇筑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施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实践证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能有效保证施工操作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船闸大体积混凝土容易发生开裂的问题,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不同配合比混凝土的热力学及变形性能,并基于多场耦合模型对廊道结构混凝土进行开裂风险评估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掺入抗裂剂减小混凝土干燥收缩且自生体积变形初期产生较大膨胀,显著提升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抗裂性能;抗裂剂可降低船闸廊道结构混凝土最大开裂风险系数40%以上,控制廊道混凝土各部位开裂风险在0.7以下,大大降低了结构混凝土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13.
金属化改性法是一种全新的橡胶改性方法。采用抗压强度、抗折强度、荷载-挠度试验,研究金属化改性法对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弯曲韧性的改性效果,并对比分析金属化改性法与丁苯胶乳、偶联剂等传统改性法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金属化改性法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弯曲韧性;金属化改性后的橡胶混凝土跨中挠度较未掺橡胶的混凝土增长530%,相比未改性橡胶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提升40%、抗折强度提升25%左右;金属化改性法在混凝土力学性能、弯曲变形等方面的改性效果优于丁苯胶乳、偶联剂等传统改性法,跨中挠度增长达320%,28 d抗压强度衰减率降低50%~75%。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抗冲刷性能,开展室内模型试验,得出8种典型抗分散剂掺量条件下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冲刷临界流速。基于OpenFOAM的有限高度圆柱绕流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凸起障碍物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局部冲刷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增加抗分散剂掺量和减少单位用水量可以提高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抗冲刷性能,HF-III型抗分散剂的效果比UWB-II型抗分散剂的抗冲刷效果好;凸起障碍物周围以及下游易发生局部冲刷;与松散沙床上圆柱周围的冲刷坑相比,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冲刷坑范围较小,深度较浅,且主要位于圆柱的下游。  相似文献   

15.
膏体硅烷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保护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海工高性能混凝土防腐蚀工程,研究了几种常用硅烷浸渍剂对高性能混凝土的保护效果。工程应用结果表明:SHJS-5201膏体硅烷浸渍剂因其具有触变性能等特点,在密实性能较高的高性能混凝土中仍具有3mm以上的渗透深度,氯化物降低效果可达95%以上,解决了一般硅烷产品在海工高性能混凝土中渗透深度欠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图像分析方法在图像获取过程中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提取参数波动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在图像获取及分析过程中引入参照物(标识块)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降低拍摄条件对图像处理结果的影响,增强不同条件下获得的图像之间的对比性。采用改进的图像处理方法研究脱模剂和振捣时间对清水混凝土外观色差、气孔的影响。结果表明,振捣时间对色差及气泡影响显著,合适的振捣条件能更好地发挥出脱模剂的作用;基于气孔直径突变的"断层气孔"与"断层直径"参数可用于清水混凝土外观质量评价与针对性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7.
张禹 《水运工程》2020,(S1):7-9
以孟加拉吉大港工程采用特细砂配制的混凝土为研究对象,研究砂率、砂的细度模数、减水剂掺量等因素对素混凝土的龄期强度影响。结果表明,特细砂配制的素混凝土强度随龄期呈现先快速增大后缓慢增大的趋势,3 d强度达到28 d强度的55%以上,7 d强度达到28 d强度的70%以上;小幅度提高砂率对龄期强度影响不大;中砂较特细砂配制的素混凝土28 d强度有小幅提高;减水剂掺量超过1%时,28 d强度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8.
C60~C80级流态高强混凝土原材料调查和配合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采用秦皇岛浅野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浅野P.O.42.5R水泥,选用优质的骨料,掺入活性掺合料、高性能减水剂制备出强度等级为C60~C80的混凝土,并适于泵送工艺。深入研究了掺合料、减水剂等各种因素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