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正>1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1.1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伴随能源革命、科技发展、人类社会生活升级需要而演变的汽车产品创新形态。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汽车(HEV)、  相似文献   

2.
陈洪基 《时代汽车》2009,(11):58-60
近年来,襄樊汽车产业着力于新能源汽车及部件领域的开发和生产,部分产品进入市场。雄厚的汽车和零部件研发制造业是襄樊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基础,利用现有的研发和制造平台着力于车用燃料(能源).动力装置.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技术研究.开发和改造,是襄樊新能源汽车及部件研发生产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雷丽 《时代汽车》2010,(1):108-109
在中国汽车产业从 “做大 ”到“做强”转变的关口,欧意德在动力总成领域的突破无疑为中国汽车产业注入了新动力。日前,记者专访了欧意德动力集团总裁徐恒武,得以一探欧意德突破背后的良谋。  相似文献   

4.
吴青 《汽车情报》2004,(27):29-33
一、《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概要。2004年6月1日正式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国家在科技研究、技术改造、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和使用。  相似文献   

5.
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已于2004年6月1日正式实施。在第三章技术政策中规定发展小排量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研究开发醇燃料、天然气、混合燃料、氢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但我国60多个城市却正在实施小排量汽车限行政策。在有些城市禁止柴油汽车进城。这些地方政策都与我国最近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违背,必须加以纠正。我们呼吁对小排量汽车和柴油汽车实行限制政策的各级政府,应尽快取消这些限制政策,回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正确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6.
开发汽车新动力不仅是国际汽车大公司的企业行为,还被列为发达国家重要决策事项。形成国家、产业、科研和大学联合创新系统。在长期汽车新能源的研究开发中,对汽车新动力的发展趋势形成了共同认识:近期是发展传统内燃机新技术和替代燃料汽车;中期方案是混合动力汽车大幅度降低油耗和排放;远期的解决方案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国家提出制造强国战略目标,并将节能与汽车新能源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是汽车新能源方式,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先进技术汽车。包括(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EV)纯电动汽车、(FC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相似文献   

8.
1新能源汽车概念及相关利好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有: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等等。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新《汽车产业政策》中的第三章第八条中明确提出:“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国家在科技研究、技术改造、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和使用。”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颁布《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第六条规定,本规则所称新能源汽车系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 汽车。  相似文献   

11.
资迅速递     
《汽车维修》2012,(8):48
我国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国政府网7月9日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当年生产的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当今车用发动机排放,多气门发动机,缸内汽油喷射技术,代用燃料的利用和其他动力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汽车维修》2012,(8):48-48
中国政府网7月9日发布《节能-9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规划提出,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武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汽车新动力的发展趋势研究(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和地不少地方的温室效应,已成为世界全人类的公害。这就使人类社会和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极大的威胁。发展汽车新能源、开发汽车新动力,成为世界汽车工业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因此,我国汽车行业必须高度重视能源战略。关注世界未来汽车新动力的发展趋向,加快汽车新动力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5.
关于未来车用动力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需求、技术发展可行性、性能—价格分析等各种角度对正在发展的各种先进车用动力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复合加控制是未来车用动力最显著的技术特征。内燃动力在今后超低排放汽车中仍将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2004年6月1日,在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明确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及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概要,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国家支持研究开发醇燃料、天然气、混合燃料及氢燃料等新型车用燃料,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降低,提出了2010年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阐述了国内微型汽车发动机主要企业的现状,并对我国微型汽车发动机市场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吴小丽 《专用汽车》2023,(8):12-14+22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下,我国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以及能源节约,新能源汽车顺势而生。当前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但其发展时间尚短,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氢气等清洁燃料制取难度较大,且不易保存,影响到了实际应用与推广,而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有限,造价较高,所以混合动力技术成为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基于此,分析混合动力汽车系统的工作特点与类型,阐述其关键技术,并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一、形式与政策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长期发展,2012年我国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2015年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正式提出制造强国战略,并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报告中,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统称为清洁能源汽车,其范畴则更加广泛,主要是指用清洁燃料代替传统燃油的环保型汽车,属于广义的新能源汽车。现阶段可用于节能汽车的清洁能源包括了油电混合、天然气、甲醇、乙醇、太阳能、沼气等等。新能源汽车通常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先进技术原理、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纯电动汽车(EV)、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中国制造2025》总体上指明了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  相似文献   

20.
陈杰 《轿车情报》2012,(5):188-189
除了电动汽车.我们还可以选择氢能源这种高效动力,由于氢气的危险性比较大,所以要对车用储氢罐的生产要求比较高。此外制造氢气的成本昂贵,人们一般不会选择氢气作为汽车的动力,不过随着技术的提升。氢动力汽车会成为继电动车之后的又一绿色交通工具。目前,依靠氢动力的燃料电池汽车只是偶尔在车展或者在一些体验活动中露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