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雷国平 《水运工程》2016,(11):128-133
东流水道为长江下游典型的多分汊顺直河段,汊道交替、变化复杂,时有碍航情况发生,是长江下游重点碍航水道,也是长江“黄金航道”尺度提升的瓶颈河段。尤其近些年,在经历了西港淤堵、航道调整以及二期整治工程实施后,东流水道演变出现了新变化与新趋势。结合东流水道最新实测资料,分析其演变特点及碍航特性,揭示汊道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东流水道的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主要维护对策及措施,为同类水道的航道维护与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东流水道位于长江下游。近年来,该水道航道条件出现了较大的不利变化趋势。以河道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东流水道左岸边滩演变特征及该边滩河床演变对本河段航道条件的影响,指出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左岸边滩出现的新的演变是造成本河段近年来航道条件趋坏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左岸边滩演变和本水道航道条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认为主航道所在的西港航道条件仍有进一步衰退的可能,为本水道后期航道治理思路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东流水道是长江下游著名的浅险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前,该水道枯水期航道条件恶劣,航道浅情和船舶事故频发。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稳定了该水道河势格局,改善了该水道的航道条件。本文在介绍东流水道航道基本情况和整治工程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东流水道工程前后河势、航道变化以及整治后实船适航试验效果,对东流水道整治工程完工四年来体现出的总体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
长江下游东流水道航道整治经验总结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长江东流水道是长江下游重点浅险水道之一,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是长江干线航道发展规划实施的第一个项目。文中在介绍东流水道整治工程基本思路与具体工程布置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建成后几个水文年实际的工程效果分析,总结了该工程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为今后长江航道中其它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设计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了参考依据。航道整治工程应顺应河势发展、把握有利时机;整治工程总体设计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树立综合治理理念,兼顾各方利益;整治工程理论研究应不断发展创新,为长江水运工程建设事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熊小元 《水运工程》2014,(4):125-132
以东流水道为研究对象,从水流泥沙、河道地形等实测数据出发,分析其河床演变基本特征,着重探讨整治工程实施后地貌出现的新变化,同时结合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该河段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整治工程实施后深泓线趋于顺直,且整体存在下摆趋势;东港经历了深泓线下切后进口段已基本稳定,中下段的深泓有所冲深;天玉串沟整体维持冲刷趋势,老虎滩头部冲刷后退,其尾部淤积下延;天沙洲沙头侵蚀后退,尾部基本稳定但面积持续缩减。东流河段的整治工程在2010年汛期前较好地控制了东流河段,整体上达到了整治预期效果。2010年讯后地貌形态出现较大变化,结合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该河段未来10 a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结果与实测基本吻合。今后应加强整治工程力度,着重维护西港的稳定、控制东港分流比,防治河段出现大幅的冲刷和淤积。  相似文献   

6.
历时5年整治建设,长江下游著名卡口河段——东流水道被成功打通,最低航道水深由4.0 m提高到4.5 m,可满足3 000吨级船舶或万吨级船队的航行需要。3月16日,交通运输部在安徽省安庆市对东流水道整治工程进行了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7.
东流水道历来是长江下游重点浅险水道之一,水道内汊道众多,滩槽变化剧烈,主支汊转换较为频繁。经过前期不断治理,航道条件逐步改善,但仍难达到6 m水深的规划标准。为给东流水道6 m水深工程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分析东流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及碍航特性,提出治理思路和方案;建立物理模型,对6 m水深工程方案效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整治方案实施后,东流水道可实现6.0 m×110 m×1050 m设计航道尺度,在不利水文年份须进行少量维护性疏浚,同时随着工程效果的发挥及河道的自然演变,西港航道条件将进一步改善,为后续进一步提升航道尺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当河段历史上河床演变复杂,航道多变,治理难度相对较大.在对马当河段河道演变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马当南水道、马阻水道及东流直水道3段,对该河段航道条件及碍航特性分别进行研究,并提出初步的治理思路.在此基础上,结合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初步方案及优化方案分别进行了效果计算.研究成果表明,通过修建棉外洲滩头护滩带、瓜子号洲左汉潜坝、洲头鱼骨坝工程、洲尾部岛尾坝及关键部位护岸等一系列工程,可以较好地解决本河段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东流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总体河势基本得到控制,航道条件明显改善。但对东流水道的演变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东港分流比快速增加,使得老虎滩左侧航道淤浅、西港过渡段航宽紧张。如果任由这些不利趋势继续发展,不仅会严重削弱已建工程的整治效果,而且可能产生新的碍航问题。阐述继续将西港作为主航道进行整治的思路,同时提出针对该水道的具体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马当河段历史上为长江下游著名的浅险水道,河道演变剧烈,存在三个浅水道。由于马当矶为对峙的强束窄节点,局部地形窄深,宽深比达到10:1,远大于常规河段。通过对马当矶作用下三个水道演变的相互关系的研究,研究表明由于马当矶以及马当嘴对峙节点的存在,马当南水道自身的变化对下游马阻水道和东流直水道的河道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曾慧俊 《水运工程》2023,(4):161-165
东流河段为长江下游的典型分汊浅滩河段,河段治理难度大。基于历年实测资料,对东流河段滩群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洪水后东流河段局部河床变化较为剧烈,如左岸华阳闸以下岸坡大范围崩退,棉花洲头高程削低,与鱼骨坝工程趋向分离,洲滩演变趋向不利,建议对进口段左岸岸坡采取守护工程措施,并对棉花洲头守护工程进行延长,抑制滩面水流冲刷,以利于河段分汊分流格局的长远稳定。  相似文献   

12.
澜沧江景洪水道V级航道整治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景洪水道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定床模型试验提出的Ⅴ级航道整治方案,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进行了水面线和流场分析计算,研究了景洪水道Ⅴ级航道整治后通航条件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治工程实施后该河段通航条件能基本满足Ⅴ级航道标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马当河段马阻水道航道形势出现新的变化,航道维护日趋困难。研究表明,马阻水道航道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上段主流不稳、下段水深不足。在对马阻水道碍航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河工模型试验,在定床模型上研究了12个不同的方案,在动床模型上再研究了6个不同方案,确定了工程的推荐方案。该方案于2009—2010年实施后,工程河段航道条件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4.
黄蓓蓓  蔡大富 《水运工程》2014,(12):110-115
戴家洲河段是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河段之一,该河段采取分期治理措施。戴家洲右缘下段守护工程的实施,主要是为巩固一期工程成果,抑制戴家洲右缘下段的冲刷后退,制止直水道平面形态向不利方向发展,为后续工程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分析认为:工程的实施有效稳定了右缘下段岸线,改善了直水道航道条件,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以长江中游窑监河段大马洲水道为研究对象,在水流泥沙、河道地形等实测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河床演变基本特征。探讨荆江一期整治工程实施后的河床演变情况,同时结合物理模型成果对荆江二期整治工程实施后该河段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得出如下结论:整治工程实施后大马洲水道进口右侧丙寅洲边滩渐趋完整,大马洲进口上深槽右摆趋势将得到有效遏制,河势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马一 《水运工程》2020,(3):104-109
为科学评价长江中游赤壁—潘家湾河段燕子窝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的实施效果,综合分析工程实施以来河道冲淤变化、汊道分流比、航道条件及整治建筑物稳定4个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工程的实施稳定了燕子窝水道的洲滩形态和河势格局,遏制了航道不利变化趋势,左槽为主槽的地位进一步稳固,航道尺度达到了设计标准.研究成果为后续进一步提高燕子窝水道航道尺度奠定了基础,也为类似分汊河段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东流水道东港近期发展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东流水道位于江西九江和安徽安庆之间,为顺直多分汊河型。该水道上段被老虎滩分为两汊,左侧称为老虎滩北槽,右汊即为东港。近年来,东港迅速发展,从而导致主航道所在的老虎滩北槽航道条件出现较大的不利变化趋势。本文以河道观测资料为基础,对东港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上游来水来沙条件变化是东港发展的主要原因,已实施的航道整治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港发展"的结论,并结合地质勘察资料,对东港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研究成果可为东流水道后续航道治理思路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薛忠  谌欣 《中国水运》2018,(枯水)
燕子窝水道历来是长江中游重点浅险水道,近年实施了燕子窝河段航道整治工程,航道条件有所好转,但燕子窝水道在2017—2018年又出现不利浅滩变化。本文以长江中游燕子窝水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资料对该河道枯水期浅滩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归纳了该河道出浅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出航道维护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黑沙洲水道是长江下游重点碍航水道之一。一期整治工程实施后,航道条件得到改善,但遇不利水文条件时,航道淤积严重,需进一步实施二期整治工程措施缓解航道维护压力。通过分析该河段的河道演变和碍航特征,采用动床模型试验的研究手段,对航道整治二期工程初设阶段的工程方案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推荐方案。推荐方案实施后,黑沙洲水道河势基本保持不变;南水道右槽航道分流比增加,浅区冲刷,航道条件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20.
马当南水道是长江下游重点碍航水道,受三峡清水下泄和近年来人为采砂影响,河段内棉外洲洲滩及左槽冲刷趋势加剧,导致右槽主航槽航道条件恶化。本文在分析马当南水道已实施整治工程效果和近年来的滩槽变化基础上,对滩段未来的河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初步的治理方案,为该河段航道条件的长期稳定和航道尺度提升进行一定的技术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