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汽车的铝合金轮毂及其使用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艳 《汽车维修》2011,(12):37-39
人们对汽车外形美观时尚的追求,造就了铝轮毂外形的美观化和时尚化,其中大型化、高强度、轻量化、柔细的轮辐、美观漂亮的涂层等是铝轮毂外观和结构设计主要的发展趋势和追求的方向。下面介绍部分先进  相似文献   

2.
由于传统制造工艺在复杂曲面和集成化加工的局限性,导致方程式赛车轮毂的多功能集成化一直被制约,以至于传统赛车轮毂总成普遍存在体积硕大、重量大、传动效率低等问题。文章基于集成化设计原则,在保留传统赛车轮毂总成所需功能的前提下,改变赛车外球笼、轮毂、轮辐等的结构以进行集成化设计从而得到多功能集成化赛车轮毂。所获得的集成化赛车轮毂体积重量明显减小且传动效率明显提高,达到了通过集成化以实现轻量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轮毂在满足性能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减轻轮毂质量,缩短产品研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文章论述了低压铸造铝合金车轮产品设计过程的重要环节——强度与疲劳实验有限元分析,利用UG软件,找出最大应力集中区域,采用轮辐厚度减小0.5 mm、轮辋厚度从原来的5.2 mm减小到4.8 mm及轮辐靠近轮芯处过渡圆角的半径从30 mm增加到60 mm的方法,使应力分布均匀,重新进行强度校核,表明满足强度与寿命要求,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达到了产品轻量化的目的.采用有限元方法能缩短设计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正(接上期)五、自行车轮毂轮辐的创新动态轮辋、轮毂与轮辐是自行车车体结构主要部分。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在出行选择自行车时,逐渐加入没有轮毂与轮辐的创新浪潮中来。从今年世界各地的国际自行车展来看,无轮毂轮辐化的设计概念层出不穷。传统自行车的车轮都有中心轴,通过辐条连接到车轮,车轮由链条带动围绕着中心轴旋转向前。耶鲁大学机械工程专家最近设计研制出一种没  相似文献   

5.
王宁  成军宇  贾明正  杨冰 《时代汽车》2023,(18):118-120
通过对建模轮毂赋予材料属性并进行网格划分后开始静力学分析和模态分析,静力学分析分为径向载荷分析和弯曲载荷分析。最后总结分析出了A356铝合金作为轮毂轻量化材料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轮毂电机因其具有传动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中。针对轮毂电机簧下质量增加的难题,开展了对轮毂电机壳体轻量化设计的研究。本文通过对传统轮毂电机与转向节进行受力分析,以一种新的壳体集成方式去解决在有限的轮内空间内增加轮毂电机的尺寸,并在此基础上通过Hypermesh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轻量化设计,优化了壳体的应力分布、消除了部分结构的应力集中现象、整体质量减轻49.29%,优化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对某重卡前轴轮毂在设计工况下的静强度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对该轮毂结构进行了轻量化设计.采用拓扑优化方法,以最大设计空间为优化的基结构,以重量最轻为目标函数,以结构的静强度性能为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迭代计算.轻量化设计后,减轻了轮毂的重量,且轻量化结构满足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对低压铸造A356.2铝合金轮毂不同位置取样,进行微观组织和拉伸性能测试,通过对二次枝晶臂间距、强度、塑性、断口形貌及微区成分等进行分析,研究影响轮毂性能的因素.结果表明,凝固顺序对轮毂组织和性能影响显著,上、下轮缘和轮辐依次凝固而二次枝晶臂间距逐渐增加,上、下轮缘强度和塑性指标均高于轮辐,其中轮辐的抗拉强度下降最为明显,这主要与其伸长率较低相关,而伸长率受合金内部缺陷的影响.断口表面观察到准解理平面及韧窝形貌,说明断裂方式是韧脆混合型断裂.拉伸断口的表面分布着杂质和孔洞等缺陷,经能谱分析断口表面存在由浇注过程带入的渣滓、氧化膜而引入的C和O元素.  相似文献   

9.
传统概念设计的车轮质量较重,且在螺栓孔和散热风孔处容易出现开裂。因此,通过对某8×4工程自卸车车轮轮辐散热风孔尺寸进行优化,利用HyperWork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优化前后的轮辐进行强度分析,优化后轮辐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具有更轻的质量,以实现轻量化目标,达到降低整车整备质量和整车油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现有的铸造铝合金轮毂进行减重,得到最优化的锻造铝合金轮毂结构,借助有限元模拟软件对轻量化的轮毂结构进行性能评价,达成满足性能目标要求的最优的轮毂结构。  相似文献   

11.
高世阳 《汽车科技》2022,(1):43-47,34
为保证车辆在安全可靠前提下,实现较大幅度的轻量化.本文应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铝合金轮毂施加静力弯矩、扭矩、轴承过盈等极限工况载荷并进行受力分析,提取最大位移和应力与材料力学性能做对比,并开展了台架试验复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轮毂最大承受应力远小于材料屈服强度,加强筋的设置有明显得增加强度和减小应变作用.同时,相对传统铸...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用于确定由方向盘的轮缘、轮辐及轮毂所形成的在仪表板上的盲区的作图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石油开采过度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愈来愈严重的情况下,世界各国政府和汽车生产商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力度。目前,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作为一种比较新的电动汽车形式,正受到世界各国汽车生产商的青睐。为了提高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性能,往往是采用普通机械式传感器的方法来获取轮毂电机的转子位置信息,来对轮毂电机进行矢量控制,这种方法不利于汽车的轻量化且容易发生故障。为了实现轮毂电机的矢量控制,对永磁轮毂电机全速度范围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进行了重点分析,并对电动汽车永磁同步轮毂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信号注入法的改进、参数敏感问题及切换算法的改进是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载货汽车轮毂国内厂商一直采用传统的结构设计,冗余材料较多,不仅使材料成本增加,而且轮毂本身质量较重,影响整车性能,不利于整车节能减排的有效实施。本文以轻型载货车为平台,在有限元计算分析的基础上,以强度和刚度为约束条件,对轮毂结构进行轻量化设计。优化后的轮毂顺利完成整车可靠性试验,实现了降重降成本的总体目标,增强了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车轮是汽车的安全部件,不仅影响汽车的行驶性能,还影响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疲劳强度。车轮的强度不仅与轮胎气压、车辆重量、轮胎最大载荷、车辆速度、使用温度和腐蚀等使用环境有关,还受到与之连接零件轮毂的结构影响。文章对不同轮毂结构对车轮强度的影响进行分析和验证,通过优化轮毂结构可以提升车轮的安全率和使用寿命,给解决车轮开裂问题和车轮轻量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一种镁合金轮毂轻量化生产工艺。该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镁合金轮毂的锻压成型工艺,涉及多次锻压及温度调整;另一部分是锻压轮毂的机加工工艺,涉及机加工和热处理工艺。通过疲劳、材料试验数据,验证了采用该生产工艺生产的镁合金轮毂满足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17.
动态弯曲疲劳试验是衡量车轮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本文根据GB/T 5909《商用车辆车轮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对动态弯曲疲劳试验要求,开展弯曲疲劳仿真分析,确立了轮毂的分析仿真方法和验收标准,建立了考虑螺栓预紧力的弯曲载荷有限元仿真计算模型。得到车轮危险区域以及其应力载荷历程,并用疲劳理论对其疲劳寿命进行分析预测,为后续轮毂的轻量化设计与改进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FSEC赛车后轮毂承受复杂的交变载荷,结构的合理关系到赛车和车手的安全。文章通过ANSYS软件对后轮毂在几个不同的赛道工况进行有限元分析,发现原设计存在应力集中等问题。基于分析得出的轮毂的等效应力云图、等效应变图及总变形云图,对原设计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的设计实现了更合理的应力分布,轮毂质量降低了超过15%,并且满足赛车轻量化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低压铸造工艺补缩压力低、补缩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在其基础上提出改进创新,新工艺中将补缩压力提高到2MPa,显著增强了铸件凝固过程中的补缩驱动力。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一款16英寸的铝轮毂进行低压铸造工艺和改进新工艺的收缩缺陷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传统低压铸造工艺轮毂的内轮缘部位、轮辋与轮辐连接部位、轮盘中心部位均出现了明显的缩孔缩松缺陷,且凝固时间较长;第一次工艺优化,以上部位出现收缩缺陷概率明显降低,缺陷面积显著减小;第二次工艺优化,轮毂中的缩孔缩松缺陷全部消除,且凝固时间也大幅缩短,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0.
尤炳良 《摩托车技术》2006,(11):90-90,92,93
摩托车铝合金车轮是重要的通用零部件、安全件,尺寸标准化程度高,但是铝合金车轮仅有部分结构达到了标准化,如轮辋规格基本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轮辐为满足美观需要,属于个性化设计,不能用标准化来规范;轮毂承担着多种功能,如制动、传动、速度信号的传递等功能。目前轮毂尺寸尚未标准化、系列化,生产中浪费资源,维修时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