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平陆运河对外直接沟通北部湾港,对内直接连通珠江水系高等级航道,是一条通江达海的水运新通道,其建设将对西南部地区货运出海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全面分析西南部地区现状货运出海通道总体格局,结合平陆运河—北部湾港江海联运通道与东南向、东向出海通道及南向通道现有路径综合运输成本比较,提出平陆运河建设的影响将主要集中在广西、云南、贵州3省区,辐射影响川渝地区。平陆运河的建设将优化西南部地区出海货运方式,改变出海货运流向,提高西南部地区南向通道出海货运量比重,提升环北部湾港口群综合竞争力,为西南部地区提前围绕平陆运河建设完善物流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平陆运河属于从无到有的内河水运新通道,传统的内河航道项目货运量预测方法难以适用。基于综合立体交通网构建的视角,对平陆运河在区域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进行剖析,综合考虑转移和诱增需求,构建一套针对从无到有的内河水运新通道货运量预测方法体系,对平陆运河货运需求进行分析。预测2035、2050年平陆运河货运量分别为0.955亿、1.200亿t,主要来自北部湾港口群海铁联运、北部湾港海公联运、珠三角港口群—西江航运干线江海联运3条既有通道的运量转移;远期考虑平陆运河经济带及影响区内陆地市的开发诱增运量,预计2050年乐观情景下货运量有望达到1.5亿~1.8亿t。  相似文献   

3.
3月17日,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批复了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上报的平陆运河项目建议书,平陆运河项目正式立项. 平陆运河是我国自京杭大运河后一千多年来的第一条运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条运河,是广西各族人民期盼了100多年的运河,是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交通强国、新时代西部大...  相似文献   

4.
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和《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重点任务.2021年,项目在前期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正式启动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 平陆运河的建成,将直接沟通西江"黄金水道"和北部湾海港群,为广西、云南、贵州及广袤的西南、中南、西北地区新开辟一条便捷经济的出海通道,对促进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5.
广西正在筹划修建一条沟通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的平陆运河,完成这一宏伟工程,其意义重大,它将是广西内陆腹地水路出海最近的一条通道。  相似文献   

6.
《珠江水运》2012,(9):193-193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航道管理局担负着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贵港、西南水运出海南线通道百色至南宁,以及飞双江、沙坪河共671.8km航道的维护管理重任。伴随着广西水运的快速发展,南宁航道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航道航标维护已基本实现了大站化管理,航道站比过去的31个减少了近一半;航道数字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7.
对平陆运河工程开展土石方综合利用研究,以开挖土石方的数量、质地及时空分布等内容为切入点,结合运河周边区域的综合开发建设、土地整治、生态修复等活动,提出土石方资源有效利用途径,科学、合理地布局土石方综合利用点,提高土石方资源的利用率和综合效益,为平陆运河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广西党委、政府提出打造亿吨黄金水道后,沿江各市建设亿吨黄金水道的呼声阵阵传来,规划、整治、开工,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建设氛围。南宁市作为广西区的首府、中心地带,其沿江规划进行得如何?将怎样融入全区规划以发展自身,从而引领全区发展?将以怎样的行动走在全区黄金水道建设的前沿?带着种种疑问,本刊记者走访南宁港、南宁市交通运输局、南宁黄金水道建设领导小组等部门,南宁市交通运输局蔡友清副局长详细解答了记者的问题。蔡友清是湖南人,工程师出身,在广西工作十多年了。采访的过程中,记者不经意了解到这样一个事实:在南宁的高速公路上,如果每10公里作一个标记,蔡友清能清楚的告诉你这些标记在哪个位置。可以说,南宁每一段路上,都融入了这个异乡人的情谊和汗水,而现在,他又将自己的精力和热血投入黄金水道建设之中。相信若干年后,当黄金水道流出“黄金“之时,他能讲述一个精彩的“黄金“故事。  相似文献   

9.
作为广西内河西江最大支流的黔江,水运近年来没有得到好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航道等级和通航环境没有跟上。本人就如何搞好航道建设,改善通航环境,促进黔江水运业的发展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将南宁打造成广西水运枢纽势在必行",南宁的政府官员这样说,南宁的企业也这样认为,从历史发展、现实发展的需要,都可以看到这一点.南宁在祖国南边,自古商贾云集,货物南来北往,称为水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1.
广西港口建设改革实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近年来,广西水运建设体制改革步步深化的势头,使广西水运事业进入了全面振兴的历史时期,正在引起全国乃至世界水运界的注视。 改革体制 在广西水运建设中,碰到的困难主要有:一是国家有困难,拿不出搞水运的钱,资金筹措是一大困难。二是建设体制没有理顺,河港、西江是分别由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区分段管辖。在投资方式上,给广西水运建设带来很大的困难。三是地方财力承受不起应由国家投资建设的大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广西十分落后的港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大面积亏损,没有积累,无力投资水运建设。 面对这四大困难,“等、靠、要”是没有出路的。平南县西江武林港是最好的说明,该港的建设规模是2个千吨级泊位,形成吞吐能力50万吨/年,工程概算投资为2000多万元,其中中央投入1000多万元,广西交通厅投入近700万元,其余应由县投入。1994  相似文献   

12.
珠江水运发展协调工作座谈会最近在广西南宁市召开,交通运输部水运局解曼莹副局长、珠江航务管理局刘丽扬副局长出席会议,珠江水系广东、广西、贵州和云南省(区)交通运输厅有关领导等2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邀请教授级高工刘书抡等高级专业人员到会指导.  相似文献   

13.
楼蓝 《珠江水运》2014,(22):20-21
2013年11月~12月,《珠江门户战略背景下珠江水系水运市场需求调研及发展研究》项目小组兵分两路调研广东、广西两地水运市场现状及其需求。作为广西组的一员,7天的行程,从南宁到梧州,再到贵港,柳州。一路所见,既有看到广西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为水运事业带来的一片蓬勃的欣喜,也有因为相应支持配套的设施、政策的行动过急或缓而徒生的“着急”。“营改增”可否“改”得慢一点对“营改增”的“吐槽”几乎是我们所行一路的“必备”话题。  相似文献   

14.
4月18日下午,南宁海事局与南宁市港航管理处签署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暨文明共建合作协议,共同维护南宁水运市场秩序,保障水、交通安全,共建和谐水运。根据协议规定,双方同意建立联系会议沟通制度和部门衔接落实制度,并在渡口渡船管理、航运公司管理、信息资源共享、联合开展行政执法和水上搜救行动、安全畅通文明航线创建等方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5.
国家战略规划既出,珠江又看到了新的可能。这一次,珠江水运人顺流而下,深入兴义、百色、南宁、贵港、梧州、云浮、肇庆等滇黔桂粤4省区9个市州,详细考察了沿岸港口、码头、枢纽、船闸、企业发展以及沿江经济带建设情况,问症珠江水资源利用,探寻广西经验,把脉珠江水运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6.
广西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声势浩大。本刊记者深入西江沿江各市采访,探究各市水运的历史、现状以及水运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发挥的作用。今年以来,本刊已陆续推出《广西篇》、《南宁篇》、《百色篇》。本期记者来到玉林市,为读者揭开玉林域内绣江面纱。  相似文献   

17.
吕小龙  吴澎  刘晓玲 《水运工程》2021,(10):266-270
航道等级的确定是航道工程建设前须重点关注并解决的问题,常规项目主要考虑腹地水运发展现状及需求趋势并依据上位规划确定,但新开发的运河航道通常规划依据较少且缺乏理论分析支撑。考虑运河与天然河流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基于运河衔接水系的通航条件,采用保证率分析法分析航道、通航建筑物及跨河桥梁对通航的限制影响。根据运输组织方式及大型船舶变吃水运输的经济性分析,综合考虑工程技术经济性、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运输通达性等因素,得出运河推荐航道等级,为运河航道项目的开发建设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平陆运河应采用I级航道标准建设,通航5 000吨级船舶。  相似文献   

18.
江淮运河工程的建设,给合肥水运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基础,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和方向。本文在研究合肥水运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合肥水运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打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构建西江经济带,带动广西全区经济发展",这是广西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宁沿江经济带的构建也在快马加鞭,风生水起。"一年多来,南宁市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以港口建设为突破口,致力产业布局调整,全力打造沿江经济带,使之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南宁市市长黄方方说。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视察工作,进一步明确广西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一带一路"、珠江水运发展等都为广西水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摸清家底:广西内河水运建设进展广西内河骨干航道由"一干七支"构成,即西江航运干线和七条支流:黔江—红水河、柳江—融江—都柳江、右江、左江、桂江、绣江、贺江,航道总里程3198公里,上接云贵、贯穿广西、下达粤港澳、连通沿海及其他地区。近几年来,广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规划和交通运输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