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托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清远水利枢纽二线船闸深基坑工程,通过开展既有船闸水平位移、沉降、振动与闸间土体深层水平位移实时监测,分析了二线船闸深大基坑开挖对临近一线船闸的扰动特征。结果表明:二线船闸基坑开挖过程,既有一线船闸闸室水平位移与沉降呈现两侧大中间小的分布规律;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 m后,既有一线船闸沉降速率显著增大,且一线船闸两侧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闸间土体水平位移与临时支撑轴力的设置密切相关,最大累积变形为11.6 mm;一线船闸振动监测点最大振速为0.079 6 cm/s。由结果可知,二线船闸深大基坑开挖过程中,临近一线船闸的变形扰动控制在安全范围,确保了船闸结构及通航运营安全,研究成果可供船闸监测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
结合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主体土建工程项目,围绕船闸深基坑施工技术展开探讨,首先明确施工难点,随后从土石方调配规划、基准点布设、土石方开挖爆破施工、边坡支护、施工期间监控测量及排水等方面探讨其关键工艺,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郑科 《港口科技》2011,(9):19-23
以上海赵家沟船闸工程为例,提出不同于传统的新型船闸施工工艺流程。将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与船闸施工技术有机结合,并采取若干工艺改进。新工艺解决了在城市环境下特殊工况船闸施工的难题。  相似文献   

4.
曹磊 《水运工程》2019,(3):130-132
明挖深基坑是目前满足船闸主体施工条件比较经济简便的一种施工方法,而开挖成型后的基坑边坡失稳是施工过程中应当重视的一项安全隐患,采用准确、及时、可靠的边坡稳定监测实施技术是保障安全施工环境的前提条件。结合大源渡船闸深基坑开挖工程规模及形状特征,总结深基坑开挖边坡变形监测实施技术要求及方法,将数据成果绘制成变形曲线,客观形象反映出边坡变形规律及最大值。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如今基础施工的工程不断增多,而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在有关水运项目中,船闸施工是相对难度较大的工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深基坑施工,它作为船闸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施工技术必须达到一定标准。深基坑就是指施工中,其挖掘深度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根据基坑深浅的情况,基坑一般分为三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要求深度不同。本文主要通过拟建船闸规模,来对深基坑技术设施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葛洲坝船闸水工建筑物的质量直接影响水利枢纽的使用寿命。葛洲坝船闸运行38年以来,严格执行国家、部颁法律法规及标准对其水工建筑物进行运行维护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维护管理体系,加强日常巡查、仪器监测、日常维护和监测数据管理,采取船闸监测设施自动化改造、结构缝渗漏处理等工程处理措施,创新船闸检修施工方法、工艺和技术,构建船闸快速检修体系,组建专业船闸检修队伍,不断提升运行维护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从而确保葛洲坝船闸水工建筑物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型船闸工程在开挖过程中形成的高边坡的变形监测,提出基于北斗系统的高边坡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以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高边坡变形监测为例,详细介绍了北斗边坡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应用情况。经过近一年的连续监测,系统运行状态良好,精度满足高边坡变形监测指标要求,为船闸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何建新 《中国水运》2010,(12):217-218
沉降观测是船闸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沉降观测可以对建筑物的沉降变位情况进行监测。文中通过对某船闸工程的沉降观测监控,阐述了主体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具体做法,总结了技术的要点,并探讨沉降观测在船闸建设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某船闸闸址下伏深厚软土,地质条件复杂,船闸基坑开挖深度较深。为满足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变形要求,兼顾船闸施工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拟在双排桩支护方案基础上增设2道装配式钢支撑。以装配式钢支撑与双排桩组合支护形式为研究重点,利用 GTS-NX有限元软件,模拟船闸深基坑施工过程。监测数据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带撑双排桩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特征、周边建筑物沉降特征与工程实测结果基本吻合。钢支撑可有效限制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减少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用装配式 H 型钢支撑加固软土深基坑可行。  相似文献   

10.
BIM技术主要通过工程项目管理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于项目施工中,可为施工提供信息化和可视化的管理,近年来的船闸工程BIM技术正逐步应用。以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在BIM技术上的应用为案例,介绍BIM技术在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等模块的内容,总结BIM技术对施工项目管理发挥的作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创新,基础施工的工程不断增多,对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水运项目中,船闸施工是相对难度较大的工程,而深基坑施工作为船闸工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重要程度也不言而喻。深基坑是指施工中基坑挖掘深度5m及以上或地下室3层及以上,或者深度虽然没有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以及地下管道线路特别复杂的工程。根据基坑深浅情况,基坑分为3个等级,一级为基坑深度在12m以上,二级为基坑深度在6~12m,三级为基坑深度在6m以下。笔者就浅谈下所参建的湖北水运工程——汉北河船闸深基坑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朱启 《珠江水运》2023,(8):103-105
船闸深基坑开挖期间需采取截渗、支护、降排水等措施保证土体结构的稳定性,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不采用以上措施,将严重影响深基坑施工质量和安全,同时也严重影响一线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以东淝河船闸深基坑开挖为例,对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工程需要从截渗、支护、降排水、开挖等方面同时入手,才能保证深基坑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为相关单位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船闸底板深基坑开挖一般先要进行降水形成干地后进行闸室开挖施工。通过对运盐河船闸软土夹杂粉土等特殊地基的分析,结合实际开挖情况,避开了设计要求的传统降水施工方法,通过对闸室土方进行局部试开挖技术研究、分析,总结出直接对闸室深基坑土方进行开挖、局部渗水区设置反滤层和利用开挖过水通道进行地基处理的施工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04标二工区洪江路站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施工阶段,进行编制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方法、以及沉降监测等。论文结合实际工程,基于南通地区富水地层深基坑,进一步分析南通地区富水地层深基坑变形特性情况,以期能够为富水地层深基坑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船闸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现场能有个干燥的施工环境,一般会借助于围堰止水技术,形成基坑干地施工,保证船闸主体工程混凝土及其机械设备安装。文章以某工程实例为基准,对临时围堰渗漏点进行排查,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封堵措施,并详细分析和研究了深基坑溶洞、溶槽局部渗漏水止水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从而起到了良好的补漏效果,确保港口施工建设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珠江水运》2009,(10):90-91
广西长洲水利枢纽扩建工程获批准 日前,广西长洲水利枢纽三线四线船闸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批复,为年内实现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该项工程计划新建两座Ⅰ级船闸,设计年单向通过能力为9200万吨,设计代表船型为3000吨级货船。总投资30.35亿元,计划建设工期56个月。该项目是计划今年年内开工的内河水运重大项目,项目建成后,长洲水利枢纽船闸数量将达到4座,  相似文献   

17.
云刚 《珠江水运》2022,(5):88-90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河流运输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广西的内河水系发达,船闸作为河流运输中重要的水工建筑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广西柳江红花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为例,充分考虑既有建筑物安全、工期、成本等因素,优化导流、主体结构施工方案,重点总结导流围堰工程及施工排水技术,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18.
船闸工程的施工难度非常大,且由于整体属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在整个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为了最大程度上控制船闸结构的质量,工程企业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可以加强光纤技术的应用,用光纤监测来进行船闸结构的质量评估。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船闸结构施工时,光纤监测技术的充分应用,有利于发挥光纤监测技术的优势,为同类型船闸结构施工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由于在水运工程中船闸基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的难度大,船闸结构复杂,所以对于施工的设计,对于技术的要求,都会对船闸的施工进度造成影响,而本文主要针对在水运工程中船闸基坑深井降水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只有拥有先进的施工技术,加强现场管理和协调,并按期实现各节点的工期目标才能实现船闸顺利完工。  相似文献   

20.
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可应用于设计、施工和运维等所有阶段。主要通过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得以实施,是实现施工建造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船闸工程的施工管理,通过BIM技术实现了船闸工程各参建单位的信息共享,使船闸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实现了质的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