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牵引变压器安装在交流电气化区间运行的机车车辆上,是电力机车、电动车组不可缺少的供电设备。介绍了新干线车辆用牵引变压器的技术发展历程,以及为实现牵引变压器轻量化采取的各种技术措施及取得的成效。同时,论述了近年来在研究开发超导牵引变压器以及中频变压器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日本新干线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日本新干线技术研制的现状,日本新干线的电动车组系统,为提高列车速度而进行的减轻机车车辆的重量,安全系统和设备维修,降低由于列车高速行驶而产生的噪音和振动,节省包括施工和维修成本,降低能源消耗,为了和其他运输模式展开竞争,必须考虑从售票到车站和车载列车设备的布置各方面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新干线和既有线之间的直通运营,21世纪铁路目标,实现数字化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研制磁服列车,各领域引入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控制铁路系统(CyberRail),对不正常情况的迅速反应,采用IC卡。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日本新干线车辆的日常、定期检查设备及临时维修设备。  相似文献   

4.
东日本铁路客运有限公司按照21世纪初设立的"新干线高速化项目",在持续实施提高新干线速度的技术开发基础上,瞄准"实现下一代新干线"的目标,以进一步提高新干线列车的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环境兼容性和可维修性为开发理念,全新打造的E956型新干线试验电动车组(ALFA-X)于2019年5月制成下线。本文介绍E956型高速试验列车的设计理念、列车的特点、主要技术参数,以及相关的技术开发项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日本新干线制动系统从东海道新干线至今随列车速度提高而不断改进的发展概况,以及在新干线列车上实现的各种制动方式.  相似文献   

6.
日本铁路信号安全动态检测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综合检测车信号动态检测主要分为新干线区间和既有线区间。新干线区间又分为数字ATC、模拟ATC、轨道电路、地面位置感应器和地面应答器等检测项目;在既有线区间对地面道口控制应答器和列控设备进行检测。检测数据通过实时处理和地面系统后台综合处理分析,为维修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在上一期中,本刊介绍了日本新干线的5款经典车型。随着旅客对旅行速度和舒适性要求的日益增长,日本新干线也不断的进行改进和提高。自1995年以来,大量的新技术被不断的应用到研发出的新型新干线高速列车中,使乘坐新干线旅行变得更加快捷和舒适。本期,我们将向广大读者介绍1995至2007年间生产日本新干线的7款列车。  相似文献   

8.
LD-1型计算机联锁设备,是为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开发的,用于东海道新干线更新用的新型计算机联锁设备。这套设备已于1999年12月正式运用在东海道大垣电车区(车库)。  相似文献   

9.
随着东海铁路客运公司浜松工厂重建工程的开展,因为决定更新新干线车辆零件的车体裙部侧罩的涂漆装置,并采用亲水涂漆(指水涂料),所以有必要引进适应于亲水涂漆的设备。本研究的目的是,伴随新干线车辆侧罩的亲水涂装的应用,要掌握水涂料的特性,确定适合于新干线车辆零件的涂漆条件。  相似文献   

10.
介绍日本300系新干线车辆交流牵引电机非分解检修生产线的构成及特点,以及非分解生产线的主要检测和设备和性能,并与0系和100系新干线车辆直流牵引电机分解检修生产线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高速列车辅助供电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TGV、ICE、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辅助供电系统的特点,较详细介绍了“中华之星”辅助供电系统的情况,并对TGV、IEC列车辅助供电系统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一些值得参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高速铁路CTC中心电源系统冗余方案,并详细阐述了机房稳定电源提供、电源屏及UPS、双电源设备、单电源设备、电源监测系统、电源系统检修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路供电应用了大量新技术和新设备,提升了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对供电设施维修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多条已开通高速铁路供电维修的设计经验及高速铁路设计规范的编写心得,对我国高速铁路供电维修的机构设置、总平面布置、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安全检测监测技术应用等主要技术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速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各高速动车组的辅助供电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新一代高速动车组(CRH3高速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方案设计中的电压、供电模式、供电设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干线高速列车运行时垂直振动舒适度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新干线高速列车运行时的垂直振动乘坐舒适度,采用了减小车体弹性振动的措施,并提出了转向架悬挂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太原铁路枢纽融入高速铁路网,枢纽内高铁列车数量大量增加,但枢纽内高铁接触网仍由榆次变电所、太北变电所这两座既有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供电。为保证高铁的供电可靠性,结合太原铁路枢纽内线路及牵引供电设施布置,分析在牵引变电设备各种故障情况下如何快速恢复供电。在榆次或太北牵引变电所发生全所停电故障时,对几个可以实现的越区供电方案进行供电能力计算和比较,提出推荐的越区供电方案。通过良好的供电故障恢复方案,能极大地提高太原铁路枢纽内供电故障恢复速度和高铁列车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铁道车辆用牵引电机功率电子技术等的革新,实现了小型、轻量、高功率化。并且,替代直流电机的感应电机,已广泛用于电动车(地面上)、通勤电动车直至新干线车辆、机车等所有铁道车辆上,成为技术成熟的牵引动力系统。今后,感应电机仍将属于主流牵引电机。而近年来,对新一代牵引电机提出了更高要求,如高速化(电机的小型、轻量、高功率...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电力用户,然而,高铁AT所配电设备的供电存在缺陷和问题。针对高铁AT所配电设备供电的问题,提出利用微电网技术向高铁AT所配电设备供电的构想。根据高铁AT所特性与微电网的特点,分析将两者结合的可行性、必要性及重要性。同时,提出微电网向高铁AT所配电设备供电的方案,给出微电网的结构、控制策略。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基于对等控制的高铁AT所内微电网孤岛负荷变换和运行方式切换的状况,检验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及控制方法的正确性。最后通过比较微电网配电与传统配电方案,分析微电网供电的众多优势,得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为使列车提速及提高列车运行可靠性,铁道车辆制动系统正在引进新技术、新装置。东北新干线的E5系、东海道·山阳新干线的N700系都采用了新制动装置。既有线车辆亦应用了防滑控制、编组制动控制等新技术。本文就新干线与既有线车辆采用的制动技术及正在研发的新技术和研究课题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