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海事管理机构现行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监管机制出发,对查处危险货物谎报瞒报违法行为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执法风险进行分析,探讨规避执法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将系危险品的烟花爆竹制品匿报谎报为普通货物出口,会给港口生产、货物运输和海运带来重大的事故风险,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然而,对于查处的烟花爆竹集装箱匿报谎报行为如何分析评价,司法实践中却有不同的意见,形成了类案不同判的现状。2017年6月,上海港查获以普通货物名义报关出口的6 087箱烟花爆竹,并首次判决被告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此,本刊曾经进行了跟踪报道。《关于港口烟花爆竹集装箱匿报谎报行为的法律研究》一文,则进一步论证了"烟花爆竹集装箱匿报谎报符合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的构成要件",本期予以刊发,并作出重点推荐。  相似文献   

3.
正将作为危险品的烟花爆竹制品匿报谎报为普通货物出口,给港口生产、货物运输和海运都带来重大事故风险,威胁公共安全。对于查处的烟花爆竹集装箱匿报谎报行为如何分析评价,司法实践中有不同的意见,形成了类案不同判的现状近年来,因瞒报漏报等问题引起的危险品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给港口和船公司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冲击了港口安全基本底线。对于涉及匿报谎报违法犯罪的问题,理应保持同一标准,精准打击,这也是类案同判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实践中发现,针对烟花爆竹集装箱的匿报谎报问题,对其刑事责任的追究不尽一致,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作为海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海事管理机关持续强化海运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加大对海运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的查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中通过分析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行政违法行为主体,货物性质判定、违法行为性质,法律法规的要求,指出行政处罚调查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处理此类违法案件的调查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5.
宣行  吴晓啸 《集装箱化》2010,21(8):35-36
<正>1海事部门对危险货物集装箱实施监管的法律依据对危险货物集装箱实施监管,严厉打击危险货物集装箱谎报、瞒报行为,是海事部门的法定职责之一。我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第33条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第67条明确规定,船载危险货物或污染危害性货物必须向海事部门申报。《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第5条规定,禁止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货物,不得匿报危险货物或将危险货物谎报为普通货物;第24条和第25条对危险货物申报的内容作出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6.
因谎报瞒报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引发爆炸、泄漏的事故屡见不鲜,给海洋环境、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在海事管理部门开展集装箱货物开箱检查的高压态势下,发现查处的危险货物谎报瞒报违法行为仍呈逐年上升态势。对集装箱危险货物进行溯源管理研究,为海事管理部门获取货物信息、把好危险货物“出口关”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广州港为例,根据水路运输危险货物集装箱的特点,分析危险货物集装箱运输及港口作业过程中匿报、谎报违法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特点,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推动完善危险货物集装箱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8.
钱缘 《水运管理》2014,(1):30-31
为了解决海事部门在处理集装箱海运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时收集证据的困难,避免因证据收集不足引起的行政诉讼败诉的风险,探讨查处此类案件的法律依据和证据链的完整性,并提出4个环节的证据链供海事执法人员参考:确定托运人;证明涉嫌谎报、瞒报的货物在已订舱的集装箱中;证明货物是否为谎报、瞒报的危险货物;托运人对托运货物情况的确认。  相似文献   

9.
<正>对于查处的烟花爆竹集装箱匿报谎报行为,笔者认为应当以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更为合理,符合罪刑相一致原则和立法原意近年来,因瞒报漏报等问题引起的危险品火灾和爆炸等事故给港口和船公司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冲击了港口安全基本底线。对于涉及匿报谎报违法犯罪的问题,理应保持同一标准,精准打击,这也是类案同判的基本要求。然而,  相似文献   

10.
0引言 由于危险货物的特殊性,集装箱危险货物运输对环境、船舶、同航次的货物、船员等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世界各国对危险货物的运输都有相应的监管部门和监管方法。近年来我国海事部门多次查获集装箱危险货物的瞒报、漏报和谎报事件,也多次发生其他国家来函通报我国船舶载运集装箱危险货物不按《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进行申报的情况。出口集装箱危险货物瞒报、漏报和谎报问题的存在折射出我国外贸集装箱危险货物监管体制上存在的漏洞。  相似文献   

11.
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瞒报谎报行为的证据收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危险货物瞒报谎报行为的证据收集与分析,提出对该行为调查的方向和基本方法,以供海事执法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2.
海事行政执法中"不作为"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事管理机构行政不作为现象局部存在,这与依法行政要求尚有一定的距离,与社会对海事管理机构职能履行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本文从海事行政不作为的现象、原因、危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减少或杜绝海事行政不作为的对策。建议从海事立法、海事执法、海事执法监督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查找存在的问题,切实在海事行政执法实践中做到“不乱作为”和“有效作为”。  相似文献   

13.
肖军 《中国海事》2009,(12):27-30
随着海事执法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部分海事局已相应建立了督察机构,督察工作正在不断摸索、总结中前进。如何做好这一相当有前途和富有挑战性的事业,做好海事执法队伍的“啄木鸟”和“护林人”,确保海事执法部门依法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必须做好的一件大事。文章介绍了目前海事部门执法督察的现状,并就如何对海事执法督察工作进行正确定位,提供保障,克服不良倾向,以及做好督察工作应把握的原则、环节等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孙杰敏 《中国水运》2006,6(7):185-186
加强海事执法队伍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水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海事执法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对海事执法工作提出要求。  相似文献   

15.
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瞒报谎报监督检查的程序性操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从海事管理机构的法定职责出发,系统梳理船载集装箱危险货物瞒报谎报监督检查的程序,对于规范危险货物集装箱海上运输行为,保障危险货物集装箱海上运输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邱奇 《中国海事》2011,(3):32-35
文中首先介绍了海事执法公信力的内涵和提升海事执法公信力的意义,紧接着对影响海事执法公信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海事系统立法、执法制度完善和执法队伍建设等3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海事执法公信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徐健 《中国水运》2007,7(4):232-234
文章在肯定中国海事局对外交流和国际合作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分析了国内海事行政执法的部分现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海事行政执法能力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韩丽  奚凯 《中国海事》2007,(4):28-31
行政执法监督是保证执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在行政执法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对行政执法监督的概念、性质、实施等作了较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19.
集装箱海运危险货物瞒报谎报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集装箱海运危险货物瞒报、谎报行为对海上运输、人命财产和海洋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海事部门作为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的主管机关,要充分认识集装箱海运危险货物瞒报、谎报的危害性,在认真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