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电子控制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使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优越性能得以充分体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分析EPS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阐述故障自诊断功能和自诊断原理,对EPS的推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EPS控制系统故障诊断与系统保护策略的开发,在分析EPS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运用FTA以及FMEA方法,对故障模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故障模式进行了归类,为下一步的故障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长隧道机电系统一旦瘫痪无法工作,便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EPS应急电源的性能特点使其可以很好地预防这类因电力而导致的一系列事故。基于对EPS工作原理的简要介绍,并将其与柴油发电机组和UP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PS以其特有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神经网络模糊控制策略,设计开发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并通过仿真和EPS试验验证了系统模型和控制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汽车电控系统自诊断原理、进入自诊断状态的方法、读取与清除故障码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长隧道机电系统一旦瘫痪无法工作,便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EPS应急电源的性能特点使其可以很好地预防这类因电力而导致的一系列事故.基于对EPST作原理的简要介绍,并将其与柴油发电机组和UPS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EPS以其特有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7.
该文简要介绍了汽车电控系统检测设备的使用原理、汽车自我诊断系统的原理及特点,以及汽车自诊断系统对故障确认的值域判定法、时域判定法、功能判定法、逻辑判定法四种方法。重点介绍了汽车故障自诊断系统异常诊断产生的原因及其故障排除实例,最后介绍了依靠自诊断系统排除故障的有关技巧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因其重量轻、强度大、变形小、耐久性好等优点,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特殊路基填筑。国内对EPS的强度和变形特性的研究成果很少。文章对EPS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剪切强度和摩擦系数进行系统分析。无侧限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剪切强度随密度呈线性增加,EPS的粘聚力随密度增加而增加,EPS的内摩擦角很小,近似等于0。三轴试验中,EPS的屈服强度和初始切线模量随围压增加而减小,这种反常现象与EPS独特的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9.
基于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设计了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助力特性测试系统,采用信号发生模块模拟车速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以及转向盘操纵力矩信号并注入EPS控制器,实现EPS在LabVIEW环境下模拟整车环境的工作状况;同时,采用信号采集模块对助力转矩信号以及助力电流信号进行采集、处理。使用该测试系统对某型号EPS在不同车速工况下的助力特性进行测试,证实了该测试系统的有效性,同时测试结果为EPS控制器的设计以及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EPS的结构和控制原理,并分析了转向助力控制、回正控制、阻尼控制3种控制方式和PID控制在系统上的实现过程.仿真分析表明:基于PD控制算法的控制器能使转向更加轻便,减小车辆高速行驶时的转向超调量或摆振.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车辆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给出了电子控制单元的硬件设计和电路原理图,详细探讨分析了硬件电路设计的工作原理。针对硬件设计进行了斜坡响应、阶跃响应性能检测分析和实车数据测试分析,结果证明,曲线输出光滑,助力效果好,因此所研究车辆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2.
含EPS夹层台背回填材料的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EPS(Expanded Polystyrene)夹层以及“夹层 格栅”结构对台背土压力和差异沉降的影响。根据等应变原则对台背结构、地基、回填材料、格栅和夹层材料进行模拟,采用n为20的模型比尺进行离心模型试验;并运用数字图像技术分析了土工格栅的位移与变形。研究发现设置夹层后回填材料对台背的土压力显著减小;台背与回填材料的差异沉降有所增加。“夹层 格栅”结构进一步减小了回填材料对台背的土压力,桥台与回填材料的差异沉降也比较小,格栅所受的拉应力明显变大。结果表明夹层的存在非常有利于格栅加筋效果的发挥.“夹层 格栅”的处理方法更加适用于三背回填的实际工程。  相似文献   

13.
出于减小高切坡超前支护桩桩身荷载、优化超前支护桩设计的目的,提出在超前支护桩后设置聚苯乙烯泡沫(EPS)垫层.运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超前支护桩后设置不同厚度、不同类型的EPS垫层情形下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设置EPS垫层后,桩身所受土压力、最大弯矩、最大剪力及桩顶位移均显著减小,在0~0.8 m垫层厚度范围内,随着...  相似文献   

14.
建立电控助力转向系统模型,针对电控助力转向路感特性,将其电流控制部分看作黑箱.首先推出路感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分析系统的特性,针对系统性能要求反求黑箱的函数表达式,进行频域、时域分析.分析表明,电控助力转向系统路感特性传递函数为二阶传递函数;将黑箱设计成PD模块,仿真结果显示,PD控制与纯比例控制相比,系统的谐振峰值、...  相似文献   

15.
建筑节能是当今世界建筑发展的大趋势,EPS外保温复合墙体是一种新型的节能墙体形式。在对EPS板性能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这种保温墙体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FEM) models of expanded polystyrene(EPS) concrete were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ynamic damage, energy absorption and efficiency of buffering materials with varied flexible aggregate contents and impact speeds based on the existing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experiments. Applied material indexes including damage degrees, crack rates and energy absorption capacities,and the dynamic responses of EPS concrete under impact load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ilure types of these materials evolve from quasi-brittle destruction to flow-plastic destruction, the damage degree of EPS concrete increases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flexible aggregate content, and the peak of crack rate exists around the extreme point of shock velocities. The energy-absorption efficiency of EPS concrete increases nonlinearly when the EPS beads increase and the shock speed enhances,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EPS有着隔热性好、自重轻、自立性强等优良性能,对解决软土路基、桥头跳车、路基失稳、新老路基拼接等问题有良好的处理效果.但由于国内使用EPS修建路堤的时间不长,在使用过程中尚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还需要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