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夜间行车由于车辆和行人少,驾驶员爱开快车.但因视线差且驾驶员易疲劳,使交通事故更易发生.因此,夜间驾驶汽车比白天更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2.
<正>春季行车谨防疲劳驾驶春季行车容易出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尤其在中午、傍晚的时候。不仅驾驶员自己,还要注意其他车辆、行人一样容易出现疲劳、嗜睡的状况。比如在路上看到行人、非机动车行走行驶不正常,就要引起重视,或许是因为疲劳困倦。案例:2014年春天,某单位去郊区种树。因为路程较远,早上三四点就出发前往目的地。车行至一半,司机发现路边有障碍物,他以为是农家车掉下来的麻  相似文献   

3.
车主在出车前最爱听的一句话应该是“祝您一路平安”。一路平安,这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但由于人们的主观因素或客观原因以及一些人们无法抗拒的因素,各种车辆事故还是会经常发生。为了使车辆在遇险时能保证驾驶员及乘员的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每个驾驶员均应了解和掌握车辆遇险时的防护措施。 除个别事故外,大部分事故在发生的瞬间,驾驶员均可作出些避让的动作,这些动作有的可以起到减轻事故损失的作用,有的则适得其反。在很多事故案例中可以看到,有些驾驶员为了避免撞上某件物体而撞上了行人,有些驾驶员为了避免撞上一名行人而撞伤(亡)了更多的人。为此,  相似文献   

4.
黄磊 《汽车与安全》2014,(2):110-112
冬季大风降温天气较多,广大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行人,特别留意那些用丝巾包住头部或是立起衣领挡风的行人,谨防因避风和视线被挡忽视过往车辆。  相似文献   

5.
夏季高温时节,车辆润滑油因遇高温转稀变质、机器零件易烧损、制动性能变差、驾驶员易疲劳、道路行人增多、雨水打滑等原因,易造成车辆受损或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夏季高温时节养护好车辆,确保行车安全,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转向指示灯是在车辆需要转弯前开启,断续闪亮,以提示前后、左右的车辆和行人引起注意。转向指示灯应在距转弯路口50米左右时开启。开启过早会给后车驾驶员造成错觉,开启过晚会使后车驾驶员和行人毫无思想准备,忙中出错。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我国生产的车辆尾灯一般都是“一泡二用”(灯泡内有2个光丝,较弱的为小灯,较强的为制动灯),生产厂家将其设计为高、低脚插入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但安装或更换时一定不能接反。  相似文献   

7.
在高温季节,车辆因润滑油容易变质、机器零件易烧损、制动性能变差、驾驶员易疲劳、道路行人增多、雨水打滑等原因极易造成车辆受损,发生交通事故。因此,要在高温季节养护好车辆,确保行车安全,车主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注意行人 雨天中的行人来去匆匆,为避雨往往突然横穿公路,而且低头猛跑,不注意来往车辆,特别是路边的少年儿童,常令驾驶员防不胜防;骑自行车者也在雨衣里只露出面部,很难注意到……  相似文献   

9.
金文 《商用汽车》2011,(15):112-113
炎炎夏日往往也是道路安全事故频发的季节,在确保车辆进行日常检修保养的同时,高温季节的驾驶也存在着诸多值得驾乘人员注意的地方。例如重点检查车辆安全部位,严禁驾驶"带病车"上路行驶;驾驶员在夏季行车前,必须保障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精力充沛,严禁疲劳驾驶;炎热天气行车要控制车速,避免过长时间高速行车,以免造成发动机或轮胎温度过高;行车中应密切注视非机动车和行人动态,要提防非机动车和行人为避凉而突然横穿道路,奔向道路荫凉一侧。  相似文献   

10.
张颖 《汽车与配件》2004,(20):17-19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前,关于其的方方面面的讨论就在如火如茶的展开。讨论涉及驾驶员与行人的强势弱势关系的转变、交通事故中的处理原则、道路通行权的优先原则、法律给予行人的特别保护、执法监督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见仁见智、本文主要围绕该法律对车辆的约束与保护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SPA辅助寻道系统SPA辅助寻道系统是一套当驾驶员疲劳而游离其驾驶航线时可向驾驶员提供报警的电子系统。SPA辅助寻道系统可以防止由于驾驶员长途、连续驾驶车辆而疲劳以及疏忽和分心时产生操作失误而导致严重后果,通常适用于长途高速公路运输。驾驶员由于长时间驾驶车辆,当感到  相似文献   

12.
杨忠敏 《汽车运用》2004,(10):33-33
后视镜俗称倒车镜,是汽车主动安全装置,用来观察汽车两侧和后方的情况,被驾驶员形象地称为“眼睛”。后视镜通常分为车外后视镜和车内后视镜两种。车外后视镜一般设在汽车两侧,其作用是让驾驶员观察汽车左右上、下车人员和两旁的行人、车辆以及其他障碍物情况,以确保行车安全。车内后视镜供驾驶员观察车内乘员情况或倒车时观察车后行人与车辆情况,在夜间还可以防止后续车辆的前照灯光引起的眩目。车外后视镜其位置直接关系到驾驶员能否观察到汽车两侧和后边的情况,而驾驶员调节它的位置又比较困难,尤其是前排乘员一侧的后视镜调整更是不便。…  相似文献   

13.
为了把握行人致命事故的特征和致因机理,促进减少该类事故的发生,基于国家车辆事故深度调查体系(NAIS)中的181例真实行人致命事故案例,从事故地点、时间与天气、驾驶员、行人、车辆、碰撞状态以及事故后果等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鱼刺图法从行人、驾驶员、车辆、道路和环境等5个方面对行人致命事故的致因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行人致命交通事故的7个特征:①行人违章横穿道路突出(60.0%);②老年行人涉事率高(60岁以上占37.0%);③19:00-21:00是事故多发时段(29.2%);④面包车事故是中国道路特色(16.0%);⑤路侧作业行人危险度高(6.6%);⑥行人死亡大多为颅脑损伤(87.8%);⑦车辆前挡风玻璃大多会有网状裂纹等.结果表明,行人违章横穿道路是行人致命事故最主要的原因,加强行人和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是预防和减少行人致命事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夜间行车与白天驾驶有很大的不同.有的驾驶员认为夜间道路上行人少、车辆稀,行车时比较安全.实际上夜间行车造成的事故也是屡见不鲜的.究其原因,多数是驾驶员不了解夜间行车的特点所造成的.为了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除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外,还应重点掌握以下十点:  相似文献   

15.
(接2022年第7期)一、驾驶员疲劳监测相关术语GB/T39263-2020《道路车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术语及定义》对驾驶员疲劳监测(DFM)和驾驶员注意力监测(DAM)都给出了定义。《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中对驾驶员注意力监测系统及相关的表述和定义如下:1.注意力分散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因疲劳驾驶、受外界环境干扰或从事与驾驶无关的动作,导致其无法专注执行驾驶任务的状态。  相似文献   

16.
1.秋季是运输生产的旺季,道路交通流量大,易出事故。驾驶员必须严密注意行人和车辆动态,正确判断情况,注意观察交通信号和标志,服从交警指挥。要根据道路情况,控制好车速、车距,坚持中速行驶,随时准备礼让和停车。……  相似文献   

17.
《汽车驾驶员》2010,(8):96-96
交警提示在道路上停车非常影响交通秩序和安全,所以实在需要临时停车时一定要守法,禁停路段不要停车,以免影响交通。临时停车更要注意交通安全,要打开双闪警示,慢停慢走,注意路况和来往的车辆与行人,驾驶员不要离车,  相似文献   

18.
驾驶员素质驾驶员对突发事件反应时间的快慢,直接影响车辆制动距离,而反应时间的长短,又取决于驾驶员的驾驶技术、身体素质、精神状态等。驾驶员素质差,会使反应时间延长。但驾驶员的素质又受车辆行驶速度的影响。车速过高,驾驶员精神紧张,时间稍长即处于疲劳状态,其应变能力就  相似文献   

19.
有关资料统计显示,驾驶员违章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而疲劳驾驶所引发的车辆事故占行车事故的5%-10%。近几年,部队驾驶员因疲劳驾驶所发生的车辆事故也在呈上升趋势。驾驶员疲劳会造成判断失误和驾驶错误明显增多,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办法考虑不够细致。主要表现为:感觉机能的敏,违章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50%以上而疲劳驾驶所引,发的车辆事故占行车事故的5%~10%近几年部队驾驶员因疲劳。,驾驶所发生的车辆事故也在呈上升趋势。驾驶员疲劳会造成判断失误和驾驶错误明显增多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办法考…  相似文献   

20.
韩欣欣 《驾驶园》2009,(1):89-89
炎炎烈日下,驾驶员一方面要全神贯注地盯着前方的路、车辆.行人,另一方面还要观察后视镜和车内仪表。视觉疲劳在所难免。再加上马路表面、其他车的玻璃和周围建筑反射过来的光线,眼睛很容易疲劳,由于眼睛长时间睁着,所以很容易干涩,公路上扬起的尘土也会飞入眼内,这样,司机就会出现头晕,视线模糊,双眼肿痛,视觉偏差等症状……那么,开车时怎样防止眼睛疲劳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