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州市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线路敷设在市区内,充电站的设置对景观影响较大,且征地困难,故充电站的设计方案除考虑常规充电站外,同时还考虑近年来在城市配网中广泛应用的预装式充电站(箱式变电站)。针对充电站平面布置,分别就2种不同充电站型式进行分析。通过对比,海珠区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采用预装式充电站。  相似文献   

2.
文章阐述了超级电容储能式充电站的结构原理,以充电站电网侧供电点的实测电能质量数据为依据,结合国家电能质量标准和国际电工电能质量标准,具体分析充电站对公用电网造成的实际影响。  相似文献   

3.
车载储能装置与接触网搭配的混合供电方式已成为有轨电车供电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有轨电车线路实际条件与列车特征参数合理设计地面充电方案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储能式有轨电车充电站布局优化方法。建立了有轨电车运行模型,结合列车的区间运行过程对充电站布局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充电站布局的优化目标和优化约束条件,推导得到充电站布局的优化评价函数,并结合实际有轨电车线路数据进行充电站布局优化仿真计算。在保证列车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优化后的充电站数量仅为优化前的一半。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方法能够极大地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相似文献   

4.
随着列车储能技术的飞速进步,近些年采用无接触网系统的超级电容列车逐渐出现在大众视野.与超级电容列车匹配,直流供电系统方案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的牵引变电所由充电站代替,由于不需要贯通接触网,充电站的直流馈线也不再需要复杂的闭锁和双边联跳等功能,直流断路器的优势不再明显,反而同样具有限流、快速分断且成本低的熔断器的优势凸显.熔断器在交流系统中的应用较早,且应用领域广泛,而其在城市轨道交通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稍显不足,本文侧重于研究直流馈线保护用快速熔断器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选型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世界轨道交通》2013,(12):67-67
2013年9月10日在德国布伦瑞克(Braunschweig)举办的全球首发活动中,庞巴迪运输设备公司与当地的运输服务商BraunschweigerVerkehls—AG一起推出了首个服务于PRIMOVE电动公交车的大功率感应充电站。德国国家运输、  相似文献   

6.
正智能轨道快运系统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首创,是一种采用虚拟轨迹跟随、高效电传动技术的全新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其所用虚拟轨道列车整车采用储能电池充电,在首站和末站建设充电站。该示范线安装特种变压器,单次充电10 min可保障满载行驶25 km。智轨列车长达30多m,虽然是马路上的"巨无霸",但它却是一个灵活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储能式有轨电车充电站的供电效率,文章在原始供电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供电方案。采用S13型变压器替换原始供电方案中的S9型变压器,并安装地面储能系统与电网协同供电,在降低变压器运行功率的同时,又提高了其容量利用率。为了实现量化地评估新型供电方案的供电效率,提出地面储能的配置方法,推演了供电效率与地面储能能量吞吐效率的函数关系。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新型供电方案可以实现站点在夏季和秋季的供电效率分别提高4.82%和10.43%。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满足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大功率充电需求,提出一种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充电装置的新型结构,其能满足在一体化智能箱式充电站内的安装,避免在乘客站台安装带来的噪声和接口等问题。方法:智能轨道快运系统快速充电装置结构包括输入侧交流断路器、预充电回路、网侧滤波回路、PWM(脉冲宽度调制)整流回路、Buck直流变换回路和直流侧滤波回路;PWM整流实现交流到直流功率变换;直流Buck变换实现直流电压输出满足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车载储能元件充电的恒压、恒流及恒功率的充电模式;预充电路减少系统工作时的合闸冲击;网侧滤波减少了注入电网的谐波电流;直流侧滤波采用电感L和电容C组成低通滤波器来滤除高频分量输出,减少纹波电流输出到储能介质。结果及结论:通过仿真、选型计算的充电装置采用双环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动态性能,有源阻尼技术有效抑制了谐振,正反转双序锁相环实现了网侧适应性控制、系统控制及保护对Buck和PWM整流进行控制,实现输出的恒压及限流控制。充电装置已经成功应用于株洲智轨一期工程项目,项目通车验证了充电装置能够安全、高效地给智能轨道快运系统车辆充电。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的基于超级电容的铁路车辆车载储能系统是一种节能潜力巨大的可靠技术解决方案。庞巴迪运输部已经在该领域取得了大量经验,例如其已经在原型LRV(轻轨车辆)转向架上安装了MITRAC节能系统,该轻轨车辆由运营商RNV在曼海姆开展公交运输运营。其显著特点是日常客运服务中储能单元的日常运行能力,尤其是从2003年9月以来,已运行超过4年时间。通过4年的运营,已经可以证明该项新技术是可靠的。其成功的应用业绩已经成为新增配备MITRAC节能系统LRV订单的基础,也是用户RNV公司对于其业绩的最佳确认方式。实测牵引节能约30%,符合前期计算。原型LRV目前已停止运营,以便专注于新订单。电车使用车载节能装置能带来以下好处:·显著降低峰值功率需量,从而给基础设施带来极大好处。文章介绍的实例项目中,采用LRV车载MITRAC节能系统,使得变电站从原先的8个减少为6个。·在不使用接触网供电的情况下,可使用"无接触网运行"模式运行数百米。·通过采用车载储能和充电站实现中心城区无接触网化。在地铁系统中采用储能装置的优点类似于LRV。储能装置在柴油-电力动车组(DEMUs)上的应用前景也是很光明的。此类车辆缺少再利用列车制动能量的方法。DEMU上使用车载储能系统可以大量节省燃油,同时降低排放。  相似文献   

10.
概要介绍了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地铁列车的主要技术特点,总体说明了列车的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并对车辆的主要部件和主要系统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1.
轨道牵引用主变流器充放电电阻的参数计算与选型方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分析了轨道牵引用主变流器预充电过程的工作原理,详细阐述了主变流器中充放电电阻的电气参数计算与选型方法,并应用仿真软件对充放电电阻的充电和放电工况进行了模拟仿真,实现充放电电阻的合理化设计.最后通过已有项目的试验考核,表明该设计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HXD3型机车是我国目前广泛运用的大功率交流传动6轴7200kW干线电力机车。随着机车使用年限增加,机车控制电器柜的蓄电池充电空气断路器部件可靠性下降,故障率大幅上升,频繁发生卡滞及断路等故障,严重影响机车正常运用。现从HXD3型机车蓄电池充电空气断路器设计性能、检修维护及技术改造等方面出发,深入分析了蓄电池充电空气断路器故障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方案,通过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一种基于PC机和80C196的智能充电机集群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PC机和80C196KC为核心的智能充电机集群控制系统的特点,详细阐述了系统的硬件原理和设计方法,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大量使用蓄电池的场所对蓄电池集中、快速充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国内已建成的现代有轨电车车辆基地,大多是在引进国外有轨电车车辆基地设计的基础上完成,不完全适合国内的的维修方式和体制的现状。通过分析现代有轨电车的自身技术特点,针对设计中重停放、轻维护的现象,以及建设过程中发现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了在工程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建议,主要包括:运用库设计,检修周期,物业开发,总平面设计,主要检修设备选择,充电装置设置等。  相似文献   

15.
设计的基于锂电池充电芯片BQ24152的智能充电器,实时检测电压、电流、温度等充电参数,并可以判断弱充电器、坏充电器、坏电池、电池温度过高等异常情况,自动调整充电策略,实现充电过程智能化控制,提高充电安全性,缩短电池的充电时间,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是一种廉价且性能优越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HXD2主控机车制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大秦线HXD2电力机车牵引单元1万t条件下,电力机车制动控制单元(BCU)上电和RE压力控制工作原理.重点分析和研究了阶段缓解和一次缓解模式下,初制动、常用制动、断钩保护、运行监控记录、缓解、保压、快速缓解、过充及其消除、中立、紧急制动等功能的设计方案和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17.
储能式有轨电车上线运营前需在车辆段将车载储能系统快速充满电,文章提出一种车辆段用多回路分时充电控制的地面充电系统,介绍了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多回路分时充电的控制策略。应用情况表明该充电系统运行稳定,车辆充电资源调度合理,可满足储能式有轨电车运营需求。  相似文献   

18.
短编(通常为4辆)城际动车组相较于标准8辆动车组动车数较少,牵引变流器故障损失动力时会对车辆运营造成更严重的影响。首先介绍一种采用主辅充一体化设计理念的大功率水冷牵引变流器,包括其主电路设计、工作原理和总体结构。然后对可单重运行四象限整流器、冷却系统等重点技术进行分析。试验与实际运营表明,该牵引变流器的技术性能能够满足大功率短编城际动车组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