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对新型货车17号下作用车钩提钩装置在运用及检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钩舌销与钩耳孔或钩舌销孔的间隙(本文简述为“钩舌销与钩耳孔的间隙”)是保证车钩在运用中正常工作的主要限度之一,但检修人员往往不重视对其进行检测,形成了事故隐患。本文通过对13号车钩钩舌销与钩耳孔(钩舌销孔)的间隙限度分析提出超限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HXD1型电力机车车钩出现浮钩和死钩的问题,详细介绍了车钩缓冲装置安装结构,对车钩缓冲装置在使用中出现浮钩和死钩问题的潜在原因进行了深度剖析,提出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增加钩体尾部与钩尾框的配合间隙的解决措施。经处理后的HXD1型电力机车车钩至今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机车钩缓系统主要依靠离线检修的现状,为了及时发现钩缓装置的故障,减少离线检修频率,实现钩缓装置运行寿命预测,文章提出可以监测钩缓系统服役过程中性能变化的在线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并对钩缓系统PHM技术方案与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装车试验结果验证了该PHM技术对车钩裂纹在线识别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13号车钩装置常见故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钩体裂纹故障、钩舌部分故障、钩尾框故障、车钩不落锁故障、车钩自动分离故障等方面分析介绍了13号车钩在各种情况下的可能发生的故障及产生的原因,能为现场维修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准确地调整过限的车钩横动量,研制了钩提杆横动量测量工具,大大提高了车辆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青藏客车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在运用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志 《成铁科技》2010,(2):45-47
通过对车钩及钩舌间隙的分析,对钩舌圆销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段修及运用中减少钩舌圆销折段的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回顾了我国机车车辆用钩缓装置的发展,重点对目前技术引进中的机车用钩缓装置进行了归纳和分类,并从总体可靠性、耐久性、缓冲器特性、对车体保护能力等方面对3类钩缓装置的结构形式和性能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国外重栽机车钩缓装置的运用情况,并结合我国重载列车的实际运用条件,对我国重载机车钩缓装置的选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目前,在铁路货车各级检修过程中,为使车钩缓冲装置方便顺利地装车(即装入前从板座与后从板座之间),车辆厂和车辆段在车钩缓冲装置检修时都在前从板与钩体尾部或缓冲器(或后从板)与钩尾框之间加装厚10mm~20mm的铁质或木质的工艺垫,使缓冲器产生一定的初始压缩量,但部分车辆厂和车辆段因人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我国铁路货车车钩、钩尾框概况,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铁路货车车钩、钩尾框应用历程,以及国内外无损检测技术在车钩、钩尾框的应用情况,并对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期大秦线发生的2.1万吨组合列车中部机车与车辆车钩分离问题,总结介绍了中部机车车钩分离问题发生的过程和主要特点,结合列车操控、纵向力特点、机车检修、车辆检修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和机车模拟试验对该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车钩分离为机车车钩从车辆车钩上方受拉跳出;在长大下坡区段均是中部机车的后钩与后部车辆脱钩分离,在上坡或平坡区段是中部机车的前钩与前部车辆脱钩分离;初步判断车钩分离问题与钩高差临近限值、纵向拉钩力较大具有直接关系。最后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合理化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为出口澳大利亚C3型集装箱平车设计制造的13号鹅颈式车钩的基本要求、结构及钩体的静强度有限元分析和该车钩的试验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广州地铁车辆所用的全自动车钩的控制及动作方式,并将电气钩气控气动、电控气动两种控制方式的结构形式、日常检修及架修作业等做了对比,为后续新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车钩改进与互换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车钩几乎是铁路装备中既要受美国联邦铁路管理委员会管理,又要受美国铁路协会监督的仅有部件,要求各制造商生产的车钩必须具有良好的互换性。这一要求适用于车钩的几乎每一单件,即钩舌、钩锁和钩体。机、货车的可靠连接完全取决于整个车钩的互换性。这一要求使得ABC  相似文献   

16.
16号、17号车钩产生故障的原因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卿 《铁道车辆》2000,38(7):41-43
湖东车辆段在检修C63A型敞车的16号、17号车钩中发现,下钩耳孔裂纹和牵引台裂损较多,钩尾端部及钩舌销孔磨耗严重,已构成行车事故隐患.为了探索其中的原因,对1999年8月-10月车钩检修中发现的故障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1 故障情况 2001年8~10月,在检修C63、C63A型敞车中发现16、17号车钩故障较多,其中钩耳孔裂纹和牵引台裂损、钩腔内侧面和钩腔内配件磨耗、钩尾端部及钩尾销孔磨耗等已构成行车事故隐患.其中在运用中发生的故障情况有:16、17号车钩分离20起,其中自动分离11起,伸钩引起的分离9起(包括装卸场地因翻车机造成的2起);因钩耳孔裂纹造成扣车的52起,其中上钩耳孔裂纹8起,下钩耳孔裂纹44起;因车钩闭锁尺寸大造成摘车施修的37起.在检修中发现的故障情况有两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重载组合列车中的中间机车承压能力,在分析13A/QKX100钩缓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具有非线性迟滞特性的弹性胶泥缓冲器及具有钩尾摩擦弧面的车钩仿真模型。采用由1台HXD1八轴机车及2节C80货车组成的列车模型,分析了不同特性钩缓系统的承压动态表现,并研究了配备不同特性钩缓系统时中间机车的承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没有摩擦稳钩作用的车钩,中间机车轮轴横向力最大值随纵向压钩力及车钩自由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当车钩自由角较小时轮轴横向力相对纵向力的增大不明显;当车钩自由角小于6°时或钩缓系统具有摩擦稳钩作用时中间机车的承压能力大于2 500 kN。  相似文献   

19.
介绍车钩、缓冲器在检修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1问题的提出近期笔者在对车钩缓冲装置进行检修时,发现除了常见的钩舌内侧面上下弯角处裂纹故障外,钩舌下牵引台根部弯角处裂纹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运用时间超过5年的钩舌,其下牵引台根部弯角处裂纹已成为钩舌主要故障之一。《铁路货车段修规程》规定在检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