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通过法规试验和道路试验对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的能耗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法规试验采用欧洲试验方法;道路试验组织多辆PHEV在天津市由用户按日常出行方式驾驶,获取燃料消耗、电量消耗和行驶工况等数据。结果表明,PHEV的能耗与1次充电行驶里程密切相关,而通过对法规试验进行扩展,能得出接近常温状态下实际使用PHEV的能耗曲线。环境温度的变化和空调使用对PHEV能耗有较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反映实际能耗,有必要在法规中补充空调试验。  相似文献   

2.
基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可以通过外网充电的特性,选取发动机消耗燃油的成本与电机消耗电能的成本之和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采用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进行优化仿真;研究了PHEV不同工作模式(电量消耗-电量维持模式和混合模式)对能耗经济性的影响;分析了行驶里程、电池荷电状态(SOC)初始值和能量价格比对能量分配控制策略的影响;最终制定了实时优化控制策略并与门限值控制策略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门限值控制策略相比,采用制定的实时优化控制策略能耗经济性在不同的SOC初始值下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基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可以通过外网充电的特性,选取发动机消耗燃油的成本与电机消耗电能的成本之和作为优化目标函数,采用庞特里亚金极小值原理进行优化仿真;研究了PHEV不同工作模式(电量消耗-电量维持模式和混合模式)对能耗经济性的影响;分析了行驶里程、电池荷电状态(SOC)初始值和能量价格比对能量分配控制策略的影响;最终制定了实时优化控制策略并与门限值控制策略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与门限值控制策略相比,采用制定的实时优化控制策略能耗经济性在不同的SOC初始值下都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基于行驶特征区间划分的能耗评价方法。通过对中国货车行驶工况的工况点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确定 了速度和加速度区间的数量与边界的划分方案。考虑道路坡度的影响,进行实际道路试验数据筛选,并用于计算不同行 驶特征区间内的燃油消耗量平均值。结合中国货车行驶工况在不同行驶特征区间内的累计行驶里程,计算能耗评价结 果。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开展了 3次底盘测功机试验和 2次实际道路行驶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能耗评价方 法能提高重型载货汽车实际道路能耗评价结果的复现性。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中国和美国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 PHEV)油耗与电耗的评价方法。通过从测试标准与指标计算两方面进行对比,指出了我国现行PHEV能耗评价方法中的不足,包括PHEV能耗标签的缺失、不能获得混合式PHEV的续驶里程和未考虑出行特征对PHEV能耗的影响等。最后提出了加强出行特征研究以完善我国PHEV能耗评价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可外接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使用石油燃料和电力两种能源行驶,其燃油经济性、电能消耗和排放性能随行驶里程变化很大.根据PHEV的特点和用户实际使用状况研究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续驶里程、燃料消耗量、电能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的试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在实际行驶过程中的能耗水平,分析影响PHEV能耗水平的关键因素,本文中基于180人次的实车行驶记录数据,构建车辆行驶状态和驾驶员驾驶行为与PHEV整车综合能耗之间的相关关系。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行驶工况参数矩阵进行特征解耦,提取对整体信息累计贡献度达84%的5项主成分,并根据影响系数矩阵的数值分布对主成分进行指标定义。然后,基于运动学片段,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对各主成分进行依次约束,从而形成目标实车道路工况,并将其代入整车能量流仿真模型中计算综合能耗水平。最后,计算各主成分与综合能耗水平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和协方差值,并对其进行聚类和敏感性定义。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取出的人-车-路3项代表性指标与能耗呈现出较强的敏感性关系。本文中的结论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参数和控制参数的选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选择两台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轻型汽油车在进行了WLTC和NEDC循环工况下的实验室工况试验,并对其按照RDE测试规程进行了实际道路行驶工况试验,探讨实际道路行驶工况的油耗结果与实验室工况油耗的对比。用碳平衡的方法计算各工况油耗,结果表明实际道路行驶工况的油耗结果和实验室工况结果偏差都在5%之内,WLTC工况与实际道路行驶工况之间的偏差更小。在低速阶段实际行驶油耗与实验室差异较大,而在高速阶段,WLTC循环工况油耗与实际道路油耗很接近。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试验场对电动车起步、停车工况验证不足的问题,基于城市道路起步停车次数多的特点,文章提出一种电动车城市道路循环试验开发方法。结合城市道路类型以及驾驶方式定义试验场景库,按照试验开发目标定义强度指标。根据试验场景库和试验里程构建初步试验方案,通过数据采集设备开展道路载荷测量。通过雨流计数法及疲劳损伤理论对道路载荷数据进行载荷强度计算,得出强度系数。根据强度系数阈值调整试验方案,达到强度系数目标,确定试验方法。实测结果证明:该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并能达到目标要求,完成实际试验开发。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电动车续驶里程认证的试验方法,旨在帮助国内车企更好地了解并适应各地区的认证制度,从而在海外市场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分析了中国汽车出口现状以及主要的出口市场,总结了不同地区的法规现状,并介绍了美国、欧盟、联合国及中国标准法规相应的电动车续驶里程认证试验方法。通过系统性的对比和验证不同电动车续驶里程试验方法的实际测试效果,初步得出不同试验方法下的续驶里程的衰减情况。进一步研究了美国标准五工况续驶里程的试验方法及验证结果,深入探究了五工况调整系数及其影响。为了在海外市场取得更好的销售业绩,国内车企必须深入了解并主动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车辆认证制度,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进行开发和测试,并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要求进行产品研发和改进。  相似文献   

11.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综合了纯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的优点,既可实现纯电动零排放行驶,也能通过混动模式增加车辆的续驶里程。本文从混合动力构型、关键总成方案对东风某PHEV混合动力总成技术方案进行分析,并对控制策略进行说明。试验表明,该混合动力总成搭载整车后,整车性能优于对比车型,有较强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室内道路模拟技术的整车加速耐久性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兼顾损伤和功率谱密度,对从试验场采集的道路载荷谱进行综合编辑,以缩短试验周期.在道路模拟试验台上对编辑后的载荷谱进行迭代,求得汽车的驱动谱,并总结了迭代过程中调整增益系数等关键技术.最后在道路模拟试验台上进行加速耐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室内道路模拟技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准确再现试验场试验所呈现的故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款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PHEV)的电池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设计了适合PHEV的车用电池管理系统,对SOC动态估算、信号的处理方式、BMS的充电唤醒和退出流程以及继电器的辅助触点检测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试验室和实车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PHEV电池管理系统SOC动态估算准确,绝缘状态检测可靠,充电启动和退出流程合理,满足车用设计要求,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  相似文献   

14.
交叉口信号控制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应随控制策略的不同而变化。根据各个进口道流量和占有率的关系,可以把交叉口交通状态划分为空闲、顺畅、繁忙和拥堵4种类型。考虑4种交通状态下交通流的不同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机动车平均延误、平均停车时间、车道通行能力、车辆排队长度和行人平均延误等评价指标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特征向量,从而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在信号控制模型的权重系数。最后对佛山市实际交叉口的例子进行计算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确定方法综合反映了不同交通状态的控制需求,提高了权重制定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在商用车电气化趋势下,如何准确研究车辆参数对能耗的影响,制定优化方案以降低能耗、提升续航里程成为影响电动商用车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应用短行程法构建目标车型的实际运行工况,采用ADVISOR车辆仿真器,以整车质量、滚阻系数、附件功率等5项车辆参数为变量,以设计优化区间为参数调整范围,开展实际运行工况下的能耗仿真,获得实际运行工况场景下各车辆参数与百公里耗电量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各参数优化百分比与百公里耗电节省量的关系,构建体现各项参数能耗敏感性的节电系数;基于敏感性分析结果,对预计优化效益较高的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各优化方案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新欧洲驾驶循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NEDC)工况,实际运行工况下的能耗仿真结果与实际能耗相对误差降低超过10%;按能耗敏感性由高到低对各车辆参数排序,依次为整车质量、传动效率、滚阻系数、风阻系数、附件功率;各参数优化方案中,采用铝制白车身、配备低滚阻轮胎和热泵空调具有正面静态收益;利用实际运行工况进行能耗仿真可得到更符合目标车型实际能耗的仿真结果,以该仿真结果为基础的能耗敏感性分析和参数优化具有良好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二手车市场中长期存在的价值评估难题,利用重置成本法的原理,将影响二手车价格的各种因素作为综合调整系数,并采集多位专家意见,形成系数的权重矩阵,再通过采用最小二乘算法的模糊评价方法计算得到最优的各调整系数权重分配结果,从而作为改进的综合调整法计算确定二手车价值.与传统方法相比,文中采用的方法能在保留专家的主观经验,体现实际市场情况的同时将主观偏差最小化.  相似文献   

17.
《汽车与配件》2009,(22):14-14
美国DOE(能源部)日前公开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燃效性能的试验结果。该结果将调查PHEV是否有助于降低石油消耗量,作为决定是否在美国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判断材料。调查对象为包括改装车在内的12款车型。  相似文献   

18.
针对道路建设项目环境状况评价中存在主观影响因素过多、权重确定复杂等问题,通过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建立了道路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论述了该模型的应用过程及其有效性.最后以213国道郎木寺至川主寺改建工程项目为例,对实际道路进行了环境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客观地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反映了各指标对总体评价结果的影响,评价结果与道路实际环境状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影响排放结果的磨合因素:平均车速、磨合里程、挡位情况、负载水平及发动机转速5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通过递进的量化分析,发现影响因素中发动机转速权重系数最大,平均车速的权重最小。结合排放测试前的磨合和生产一致性测试前300km的磨合需求,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了磨合方式的比较和试验结果分析,采用方案一和方案三的技术路线后,企业可以灵活地应对磨合要求。  相似文献   

20.
在实际道路行驶条件下,测量了两辆并联混合动力客车(PHEV)的油耗和电量消耗,并分别采用SAEJ2711和GB/T19754推荐的方法计算等效油耗,评价PHEV的节油效果,并考察了整车质量和空调运转对PHEV燃油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值小于1%时,分别按SAEJ2711(不修正)和GB/T19754(进行电量修正)两种方法得到的100km能耗的相对差别在0.7%以内;PHEV相对传统车辆的节油效果明显,两辆PHEV的节油率分别为14.78%和15.65%;在空调开启工况下,PHEV的100km等效油耗比空调关闭工况下增加42%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