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合500kV金安桥电站送电线路工程,对其前期外控精度低导致的终勘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分别提出应对措施,以供电力工程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邹东 《电气化铁道》2010,21(1):45-47
某地铁工程变电所送电过程中发现35kV开关柜保护装置有误跳现象,HMI有死机并重新启动现象。现场采取了临时应急措施,在满足工期要求的同时,避免了重大事故的出现。同时,找出原因后,在工厂试验室进行了不同解决方案测试,采用了相关的抗干扰方案,最终有效解决了保护装置误跳、HMI死机重启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谭贵宾 《电气化铁道》2023,(S1):39-41+46
铁路自闭贯通线路负责向沿线通信、信号、车辆等重要行车负荷设备供电,一旦发生故障造成停电将影响列车运行。基于现阶段10 kV自闭贯通线路运行现状的一系列问题,探索行波故障测距解决方案,以保证铁路自闭贯通线一旦出现故障时行波故障测距装置正确启动,快速判断故障类型和精准定位故障地点,尽快对故障进行处置,有效压缩故障停时。  相似文献   

4.
讨论送电线路在深山区、森林茂密等地段架设时,通过选用拉线钢管杆,解决地形受限、运输困难、大档距跨越等相关问题,并根据实际工程的应用和线路工程实施后反馈的信息,论述钢管杆在大山区送电线路施工中的设计、施工的基本原则和使用范围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正>110kV电力贯通电缆线路电容电流的补偿贯通线电缆线路对地存在电容,正常送电运行或单相接地时都有电容电流流过线路,而且电缆线路相间及对地电容远大于架空线路,电缆线路的电容电流亦远大于架空  相似文献   

6.
《铁道建筑技术》2011,(1):10-I0008
青藏铁路35kV配电网由于所处环境恶劣,线路长度大,当线路上发生接地或短路故障后,现有的继电保护系统无法准确地判断故障区段,只能通过逐级试拉的方式确定故障位置,整个过程涉及火量的倒闸操作,  相似文献   

7.
80年代初,我国铁路开始采用10kV电力贯通线供电,贯通线的投用使铁路用电状况大大改善。铁路干线采用电力贯通线供电后,沿线车站的信号、生产、生活用电由原来分散的单电源供电方式改变成专线专屏集中供电方式。由于在各配电所增加了调压器和电容补偿,不但改善了电能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生产用电的可靠性。贯通线的电源是由分布在铁路沿线的10kV铁路配电所供给的,一般相邻两配电所间距40~50km左右,相邻两所通过真空断路器均可向供电臂上送电,所内设有电源互投装置(见图1)。正常情况下规定一种运行方式,如甲所向乙所供电…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改善和提高贯通线远距离输电稳定性的新方法,用串联电容器、互感器及晶闸管开关装置,改变输电线路的参数,在同一电压等级延长送电距离,并分析了调节特性。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超长距离铁路自闭贯通线路故障定位的方法,通过将输电线路分段,首先确定故障所处的分段,然后在各段内实现精确故障定位.Matlab/Simulinl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故障定位原理理论上可以满足对单相接地故障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铁路10kV电力贯通线引进XGZF-1型高压线路故障分断装置的必要性。着重阐述了XGZF-l型高压线路故障分断装置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指出了应用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内地铁 35 kV 供电系统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采用线路差动保护起动方式,在上级母线故障时存在备自投拒动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分析并提出一种基于数字通信保护技术的 35 kV 备自投方案。该方案借助国内地铁已有应用的数字通信保护技术,通过上、下级备自投的息通信和逻辑判断,实现备自投有选择性地快速动作。根据对信息利用方式的不同,提出闭锁式备自投和允许式备自投,分析两种方式的动作原理和逻辑组成,并从速动性、可靠性、方案的实现等方面分析其特点,传统变电站更适合采用允许式备自投,智能变电站采用两种方式均可,但宜优先采用允许式备自投。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采用纯电缆贯通线路,对配电所继电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电缆贯通线路特点的分析,提出高速铁路10kV配电所供电系统的电流保护方案。该方案能够保护贯通线路全长,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上一代铁路自闭贯通线保护灵活性差、没有故障测距、通讯能力不强、故障录波不分区等不足,研制了基于平台化、一体化、图形化等设计思想的自闭(贯通)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增加了故障测距功能,强化了通讯功能、故障录波功能。介绍了装置的主要特点、硬件资源、主要功能及原理。为充分验证装置的故障测距算法、保护算法,用RTDS实时仿真系统搭建了10 kV铁路自闭贯通线路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各种情况下,装置的动作行为均正确,测距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14.
沪杭高速铁路连接上海与杭州,是中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络中沪昆客运专线的一个组成部分,简要介绍沪杭高速铁路高压电源线路、(20)10 kV变配电所、10 kV电力贯通线路、站场及区间高低压电力线路、10/0.4 kV变电所、电力远动等电力供电系统主要设计内容和新技术在该线设计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由于线路长、环境恶劣,10 kV自闭/贯通线路故障频繁发生,传统阻抗测距原理和基于线路监控终端的定位方法尚不能可靠、准确的确定故障(特别是小电流接地故障)位置,故障查找费时费力。利用故障产生的行波信号测量故障距离的方法已在输电线路获得成功应用。本文将行波测距原理应用到自闭/贯通线路,分析了自闭/贯通线路在接地及短路故障时产生的行波及其传输特征,并针对其线路结构的特殊性,提出了利用故障产生的电压行波信号线模分量、基于双端原理测量短路和接地等故障距离的模式,分析了实际应用中面临的行波信号获取等关键技术及故障初始相角、接地电阻、混合线路等对检测可靠性的影响。应用该方法的测距系统已在现场进行人工接地试验,并投入试运行,效果良好。该方法有望解决自闭/贯通线路故障定位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6.
在采用交流27.5kV牵引供电制式的地铁或市域轨道交通110kV主变电所的设计中,因电缆线路长而三相电力变压器容量小,故仅在35kV侧设置补偿装置的方案未必适用。因此在110kV侧设置磁控电抗器(MCR)、在35 kV侧设置SVG装置的方式对供电系统无功进行补偿是该供电制式下更为理想的补偿方案。本文以成都轨道交通17号线一座主变电所为案例,计算了无功补偿容量需求,描述了无功补偿装置设置方案,最后集合实测结果对补偿效果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7.
郭荣生 《成铁科技》2006,(3):F0004-F0004
我局的线路绝大多数分布于山区,其线路:弯道多、线路曲线半径小、雾多、雨多、地质灾害多、行人上道行走多,这些对行车安全构成了潜在的一时难以消除的隐患,这些隐患在夜间机车通过弯道时进一步凸显出来,在夜间行车时.机车乘务员完全依赖于机车灯光照明来瞭望,而机车通过线路曲线时.机车灯光是沿线路曲线的切线方向照射出去的,机车乘务员只能看清前方线路很短的一部分.若遇上雨天或雾天,有效照明距离更短。由局科研所研制的“JDH-1C型机车前照灯自动转向装置”有效地满足了机车在弯道条件下对安全行车的照明需求,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已申请专利。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10 kV电力系统贯通线路为电缆配电线路,为铁路行车信号、通信等一级负荷供电。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时有故障发生,故障处理时间较长,为减少对运输生产的干扰,基于高速铁路既有10 kV电力SCADA系统,提出了一种快速故障区段隔离的智能定位方法和处置步骤。  相似文献   

19.
广深线京九平湖南10kV配电所由于两路高压电源均引接自地方同一变电站,当变电站停电时会导致平湖南配电所全所停电,给平湖南编组站带来生产上的安全隐患,为确保平湖南编组站供电安全可靠,本文介绍了解决平湖南配电所的另外一路高压电源以及如何进行实施该电源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日本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混合动力轻轨车(Hi-Tram),能够在直流600V或1.5kV高架供电线路上运行,也可以用车载直流600V锂离子蓄电池提供动力运行。在转换到蓄电池供电时,列车最多可运行30km。70km/h车辆在日本札幌一段25.8km线路上的商业运营中已经成功完成了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