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9 毫秒
1.
基于南通新机场规划契机,从长三角一体化角度,研究上海市北地区路网结构。以上海市S12、S22、S7和S16为研究对象,通过穷尽法总结市北地区省界道路网形态。研究显示以S12、S22和S7为主的规划路网存在不同规划比选,北部路网呈现八种不同的组合形态,而不同形态下北部路网功能发挥各不相同。研究表明路网形态一、二(S22郊环外扩,S7上海越江,机场高速再比选)整体形态规整,干线功能清晰,更加符合北部路网功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形几何学方法概述路网覆盖形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路网密度是公路网规划中的一个常用评价路网覆盖形态指标。本文中提出了一种由新的数学工具-分形理论所推出的路网覆盖度这一指标,能比道网密度指标更加细致地描述路网形态特征,表达直观,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3.
针对乌鲁木齐市新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的“培育乌鲁木齐都市圈”这一新要求,对现状骨架路网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路网虽已初具形态,但存在着骨架路网结构与带状走廊需求不匹配,对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支撑不足的问题。2017年“两纵、两环、多放射”快速路网规划和2021年最新提出的“两横、两纵、五环十五射”骨架路网规划对上述问题虽均有相应补充和完善,但仍存在不足。在对最新骨架路网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规划骨架路网的可实施性及交通功能出发,对规划骨架路网中横向通道和射线通道局部线位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合理地规划区域交通路网和优化其运输结构,利用分形理论中的分形维数,对区域交通路网覆盖形态结构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和评价,提出了区域路网覆盖形态结构特性的测度模型和算法,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以期为区域交通路网规划及其运输结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用路网覆盖度和覆盖深度来测度区域交通路网覆盖形态结构特性,比通常所用的交通路网密度等指数更科学合理;覆盖度D(r)(即分形维数)1.661及其覆盖深度r可作为评判区域路网形态结构是否合理和功能是否完善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5.
实际交通网络不仅包含路网的拓扑关系,还存在大量交通禁行限制。考虑了交通连通性约束所建立的受限路网模型能够更精确地反映实际交通网络。文中提出一种能够在受限路网中寻路的最优路径算法,并具体讨论了算法的优化实现。应用表明该算法可靠高效,可用于实际受限交通网络最优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山地城市-滨江半岛区域特殊地形、地貌环境特点分析,通过介绍重庆市九龙半岛初步规划路网的理念、策略、原则与方案,提出基于自然地形地貌将岛屿分解为上、中、下三岛组合路网设计方法与综合布局策略,梳理出规划思路,揭示一般山地城市和滨江半岛区域交通特征和路网规划要点,为城市设计师进行山地城市-滨江半岛区域路网规划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山既省忻州市的城市路网为研究对象,介绍其现状城市路网,并根据城市发展方向对既有规划路网进行解读。通过整体分析与研究,结合忻州市城市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指出规划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路网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忻定原城镇组群区域路网如何实现道路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协调共存,以及内部各组团间的畅联互达和高效运行问题,综合考虑了忻定原城镇组群的产业布局和用地规划,从综合交通体系、骨架路网空间结构、骨架路网功能划分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化研究.最后,对忻定原城镇组群骨架路网密度、等级和容量等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路网检验结果显示,各指标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9.
西安市道路网规模从“增量时代”进入了“增量”与“存量”并重的时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遵循绿色低碳理念进行城市路网建设规划,以降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通过对现状城市路网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路网建设规划的目标、策略以及要求,以提升路网运行效率,降低碳排放,增强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建设更有韧性的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0.
王辉  陈炳生 《上海公路》2001,(12):159-161
本结合上海市高速公路网和内外环之间(城市道路)骨架路网的规划实例,着重介绍如何以路网的时间可达性(快捷性)作为控制因素,并将路网的时间特征转化为空间特征,进行路网框架的规划。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分时路网模型的车辆导航动态自适应寻路算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交通流连续特性为基础,建立了分时动态交通路网模型,分析了分时路网“先进先出”的特性,并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动态自适应最优路径规划算法,可应用于车辆实时动态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12.
罗霞 《公路》2003,(12):81-83
三级路网建设整体推进是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回顾过去20年和展望未来10年公路交通的发展,对三级路网进行了界定,提出要在综合运输体系中不断保持和提高公路交通的“核心竞争能力”,一个良好的三级路网建设的整合发展计划能最大限度发挥公路运输的网络效应,而这种规划理念则要求公路交通建设发展的重点从规模转向结构。文章明确提出:在三级路网的实际规划中要注重各层次路网规划,特别是节点规划的协调,通过这种规划对沿线的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资本进行调控,从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环境和综合运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济宁市快速路系统规划设计方案.结合济宁市规划、建设条件及交通运行特征,对济宁市快速路网布局形态、敷设形式、总体布局等进行比选,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对路网交通枢纽、重要节点、匝道的设置等内容进行了相关论述,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4.
街区制与封闭社区制规划思想源于东西方城市发展的不同轨迹,也是两者城市路网形态及城市空间布局各不相同的原因.通过回顾我国里坊城市及西方国家街坊城市发展历史,以及对中国新里坊城市的发展现状的研究,从商业空间、实际路网密度、交通效率、安全与管理等方面对比分析了街区制与封闭社区制规划思想的优缺点.考虑到中国城镇化水平的持续提高和城市积聚效应的不断扩大,提倡在规划城市路网时采用街区制规划思想,营造更具效率、活力与开放度的城市环境.  相似文献   

15.
区域公路网规划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结合厦门海沧经济开发区路网规划工作,着重探讨了区域公路网规划的分区、原则、交通量预测、路网布局、实施方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广州市公路网规划》采用一系列新方法、新理念对公路网发展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地分析研究;基于明确的规划目标,按先结构与形态、后等级与规模的思路展开路网布局,运用了卫星影像技术对路线进行选择与优化,提出了广义规划范畴、弹性发展理念、复合交通走廊、城市化进程中公路的建设模式等一系列新概念。该规划咨询的工作组织、对外交流、研究思路、规划理念、技术手段、成果表现都具有较强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路网养护规划方案的编制深度尚不能满足委托方年度养护计划决策的需求,优化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方法是提高路网养护规划方案编制深度的关键与捷径,本文定位路网养护规划方案编制深度介于网级与项目级之间,针对性提出委托方合理确定路网养护规划方案编制时间、委托有网级养护规划方案编制技术能力的检测评价机构、深入征求路网项目各管养单位对路网养护规划初步方案的意见建议、优化沥青路面病害调查分析方法等管理与技术措施,在规划编制时间及人财物投入受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提高规划编制深度,满足应对养路费财政体制改革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科学决策对路网养护规划方案编制深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阐明了以往公路网布局规划方法的不足和缺陷,提出区域城镇空间形态演化是路网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而判定区域城镇空间体系的发展阶段是进行公路网布局的基础。详细提出了建立空间体系发展阶段判定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判定指标的选取和权值的确定以及指标的评价,为基于区域城镇空间结构分析的路网布局规划方法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高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79-281+28
城市的空间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构建了城市宏观格局,市政团队的提前介入,可从城市微观方面考虑,论证宏观格局下微观竖向的合理性,完善区域竖向设计,为后续区域路网设计、后续地块开发等提供完善的竖向和排水规划,构建区域规划设计一体化。应对全球极端暴雨天气,调研周边地形地貌、现状路网、水系、排涝等方面,使用ARCGIS进行大区域宏观竖向梳理,使用EICAD、DICAD软件进行微观路网竖向设计,使用湘源控规软件进行整体的土方计算,对道路、排水、规划多专业进行协同论证区域竖向规划,为后续建设的适用性、可持续性、经济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交通规划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交通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各领域竟相开发应用的高技术之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形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交通量预测工作影响因素复杂,技术难度大,为此我们在工具型地理信息系统TransCAD的基础上,经过二次开发得到适用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行高速公路项目影响区域路网分析评价、路网交通量预测和路网规划的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复杂路网环路交通量预测难题。本简要介绍建立区域性交通规划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法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