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基于OLC理论,研究了正面碰撞中车体结构设计与乘员损伤的关联性。基于56 km/h正面刚性壁障(Frontal Rigid Barrier,FRB)碰撞工况,通过二阶波简化得到一阶加速度a_1、二阶加速度a2、动态位移D三个车体结构设计指标。分析了不同车体结构设计指标与OLC的关系,发现在D不变的情况下,当a_1≤215.82 m/s2时,随着a_1的增加,OLC呈现降低的趋势;当a_1> 215.82 m/s2时,OLC呈现增加的趋势,OLC存在明显"拐点";a_1不变的情况下,OLC随着D的降低呈现降低趋势。基于对标模型分析了不同车体结构设计指标下的乘员损伤,发现乘员损伤与OLC的变化趋势保持一致,同样存在"拐点现象"。采用线性拟合,乘员损伤与OLC的决定系数R~2为0.95。为验证"拐点现象"的普适性,继续研究了50 km/h FRB碰撞工况下的现象,得到同样结论。研究结果指导了某款车型的车体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通过NHTSA和IIHS真实正面碰撞试验数据的统计和归纳,以及解析求解,分别建立采用C-NCAP评价的100%正面刚性壁障(FRB)碰撞和50%正面可渐进变形移动壁障(MPDB)偏置碰撞,以及采用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C-IASI)评价的正面小重叠度壁障(SOB)偏置碰撞中碰撞波形和侵入量的评价方法,可为约束系统的匹配...  相似文献   

3.
目前C-NCAP共有3种试验形式,分别为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可变形移动壁障侧面碰撞试验和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这3项试验形式是参考国外NCAP的先进经验及我国道路的实际情况和总体汽车安全水平制定的。两年来的实施情况说明.它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  相似文献   

4.
2021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首次引入了正面50%重叠可渐近变形移动壁障碰撞工况(MPDB)用于评价车辆的碰撞兼容性.为了提高试验车在MPDB工况中的碰撞兼容性表现,得到影响碰撞兼容性的关键车体结构和基本的结构设计原则,应用对碰理论分析MPDB工况的2个基本物理问题——壁障与车体的吸能关系和运动变形关系.基...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侧面柱碰及侧面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特点,选取某B级轿车分别进行了Euro-NCAP中侧面柱碰试验和C-NCAP侧面可变形壁障(AE-MDB)试验。分析了车身加速度以及假人伤害特点,结果表明:侧面柱碰撞相比可变形壁障碰撞对乘员有更大的损伤风险,车身加速度更大,车身侵入量更大、局部变形更严重。为减少侧面碰撞伤害,需要增加碰撞侧车身局部强度,避免小区域重叠刚性碰撞。  相似文献   

6.
Euro NCAP(New Car Assessment Program,欧盟新车评价规程)在2020年加入正面MPDB(Mobile Progressive Deformable Barrier,正面可变移动壁障)碰撞工况,并加入碰撞相容性评价。对MPDB碰撞工况及碰撞相容性评价规程进行了简要介绍,识别出现有某车型在MPDB工况试验后碰撞相容性的典型问题;对一种应对MPDB工况碰撞相容性同时兼顾其他典型碰撞工况的车辆前端优化设计思路与过程进行介绍说明,为其他需满足相应评价规程要求的车型提供了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两种正面碰撞的轿车耐撞性能仿真与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欣超  朱平 《汽车工程》2007,29(10):842-846,850
以某轿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整车有限元模型,基于GB 11551—2003《乘用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和欧洲正面碰撞法规ECE R94.01进行碰撞数值仿真,针对原车在两种正面碰撞中耐撞性能的不足,提出对主要吸能件进行结构改进与材料替换的方案。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整车质量仅增加3.05kg的情况下,改进方案使整车在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中加速度峰值降低了6.1g,在偏置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中乘员舱侵入量有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8.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从“零死亡”向“零伤亡”再向“零事故”的终极目标不断前进,汽车的安全性尤其是碰撞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相较于2018版C-NCAP,2021版仪表板knee-mapping试验采用正面50%重叠移动渐进变形壁障碰撞试验(MPDB)替代了正面40%重叠可变形壁障碰撞试验,同时引入了可变区域接触和集中力载荷的评分要求以及试验前提达成规则,评分要求越趋严格。本文基于对2021版C-NCAP膝碰评分规程解读,探索并提出达成五星膝碰的仪表板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新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能够有效地辨识车辆被动安全性能,通过对中国现有车辆前端外观参数的统计分析,确定影响车辆侧面碰撞安全性能的主要参数,并提出代表中国车辆特性的"平均"车型,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中国工况的移动壁障参数。将该新型移动壁障与2015版C-NCAP和2015版欧洲新车评价规程(Euro-NCAP)所采用的移动壁障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3种类型移动壁障进行3次针对同一车型的实车侧面碰撞试验,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工况的侧面碰撞试验评价方法。结果表明:不同移动壁障参数对车辆侧面车门侵入量、车门侵入速度和假人损伤都有较大影响;移动壁障质量越大、蜂窝铝保险杠下沿离地高度越高、车门的侵入量越大,车门侵入速度也越高;对于乘员损伤来说,新型移动壁障和2015版Euro-NCAP用壁障试验结果对假人损伤时刻比2015版C-NCAP用壁障结果时刻要提前,且新型壁障峰值更大;研究结果对推动中国汽车被动安全发展和车辆侧面安全防护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开发了一种供汽车碰撞试验用的偏置可变形壁障(ODB),该壁障由蜂窝铝块制造,且满足中国的《乘用车正面偏置碰撞的乘员保护要求GB/T 20913-2007》法规。建立了基于壳单元的该壁障有限元模型。推导了异面压缩强度公式,用以指导试验。用准静态压缩试验,获得蜂窝铝物性参数。进行了台车高位水平杆及低位水平杆的壁障碰撞试验。在壁障的有限元模型中,添加了材料失效,使用弹簧单元,实现蜂窝铝内滞留空气压强效应的模拟。以壁障碰撞试验,验证该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模拟面板及蜂窝铝的撕裂效果;仿真的力与变形的曲线波形及峰值与试验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1.
Given the increase of vehicles in traffic, traffic accidents have become a crucial and urgent issue for some countries. Particularly, in heavy traffic conditions, rear-end collisions make up the majority of traffic accidents, which make the traffic jam worse.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ovel approach to rear-end collision warning systems using areas of license plates acquired with a single camera mounted on a car. The edges of the front car's license plate are segmented and a rectangle is sketched to calculate the area, which is used for estimating distance between the cars. Relative speed of the front car is computed using the differences of the rectangles in a specific time. Distance and relative speed are obtained from the estimated areas of the license plates and transferred to the fuzzy inference system to send a warning signal to the driver for collision prevention, in emergency cases. The experiments are greatly encouraging, indicating that number plate segmentation can be utilized to estimate the distance and fuzzy inference system can be developed to create a warning signal to the drivers.  相似文献   

12.
林喆  杜汇良  周青 《汽车技术》2006,(Z1):52-54
追尾碰撞事故导致挥鞭伤,造成了很大的社会经济支出。根据生物力学的研究成果,在追尾碰撞发生时,减小头枕与头部的水平距离可以降低挥鞭伤的程度。为了弥补传统纯机械主动头枕响应滞后的不足,采用机电结合的方法,根据自主巡航系统提供的信息,提前判断并启动头枕,从而保护乘员。分析了追尾碰撞中颈部的保护策略,研究了追尾防撞和预警算法,根据基于安全间距的追尾防撞模型和安全度评定算法编写了可视化的判断算例。算例具有如下功能:根据输入的跟车信息判断安全度;追尾碰撞NIC值的估算;碰撞后两车的运动追踪。  相似文献   

13.
伴随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汽车行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不断增多,带来中国的道路交通形式也日趋复杂,使得汽车消费者购车已不仅仅是购买一辆代步工具而已,在选车购车时而是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在越来越高;汽车企业也把车辆安全性能开发放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加大各种研发手段及技术能力的储备和投入,促使中国汽车安全技术发展在不断进步,车辆的安全性能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主要对车辆前端的水箱框架进行研究,研究其对车辆安全性能的影响,以指导车辆被动安全性能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汽车磁撞牵引设备是进行磁撞试验的基础。通过对实车磁撞试验过程的分析,从控制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其牵引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构思,该系统采用了双电机双转鼓主从控制方案。匹配SIEMEN S6RA24数字式直流调速装置,采用一种整定PID模糊控制方案。实际运行表明了能够适应各种磁撞试验,具有优良的控制特性和很强的鲁棒性,满足实车碰撞对牵引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世界上汽车产销量最大的国家,随着汽车存有量不断攀升、汽车消费文化的提升,汽车消费环境的不断优化,二手车的消费将会成为汽车消费的重要支撑,而在二手车消费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二手车的价值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6.
徐诞 《时代汽车》2022,(1):150-151
随着科技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汽车逐步成为家庭的出行的必备工具.我们中国是人口大国,汽车的保有量逐年上升,伴随车辆的不断增多,汽车发生的碰撞事故也随之增多.而对于严重碰撞损伤的车辆,车身修复过程中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着维修后车辆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7.
汽车车身结构碰撞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朱西产  刘玉光 《汽车技术》1999,(4):20-22,26
为了在碰撞事故中有效地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汽车首先必须具备安全车身,以确保事故中乘员的生存空间及缓和冲击,其后应配置合理的乘员约束条件,以避免或减缓乘员与车内结构二次碰撞造成的灾害。详细介绍了车身构件碰撞性能的试验方法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了大量轿车相关设计标准和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在轿车外部造型设计中涉及到的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空气动力性及乘座舒适性等技术性问题。特别就行人保护和碰撞后对车辆本身的损坏等被动安全性问题对轿车车身外部造型设计的要求,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中国的汽车产业也随之迅猛发展。2009年中国汽车销量1364万辆,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车市场。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报废车的数量也逐年增多。对于报废汽车回收后如何处理的问题也愈加严重。本文只对报废汽车发动机回收处理方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并通过案例分析证明了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消费多样性、个性化,汽车产品的创新速度日益提高,概念车在品牌创新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基于概念车与汽车产品开发的关系,对概念车进行分类,分析汽车品牌造型发展中出现的亲缘性特征,并从"塑造品牌造型语言"、"寻求品牌造型特征的继承与创新的平衡"、"降低‘战略转移’的风险"、"实现产品的多样性"等四个方面,明确概念车在汽车品牌造型发展创新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