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大准铁路前石门工区某段冻害路基为依托,提出疏干孔负压抽水法治理路基冻害,考虑真空泵负压值、疏干排水孔纵向间距及仰角3个因素,用有限元法模拟了21种工况,解决疏干孔排水治理路基冻害所需时间长、路基含水量不能在较短时间内降至冻胀含水量以下的问题。结果表明:真空泵负压值应取?75 kPa;排水孔纵向间距为1.0 m;最佳仰角为5°。  相似文献   

2.
EPS保温板抗路基冻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宇  邓荣贵  张平 《路基工程》2003,17(3):32-36
路基中铺设保温材料是解决路基冻害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对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保温板保温效果及抗冻害性进行了室内和现场试验,根据试验资料分析表明,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吸水率低,隔热性好,铺设在路堤中可以减小地基冻土与陆地填土之间的热交换,使地表温度对保温层下部土体温度变化的影响大大降低,也降低了路基活动层的厚度和减小了路基冻融程度,是抗潞基冻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多年冻土活动层中每年都发生着季节的融化和冻结,并伴生有各种冻土现象。由此产生了多年冻土路基冻胀、融沉、纵向裂缝、反拱及波浪等一系列病害。冻土的冻胀融沉特性是导致道路工程冻害的直接原因,为了进一步定量描述其特性,本文建立了冻土路基变形场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并应用有限元的方法求解路基土体冻结时变形场的分布规律。通过对土基范围内冻胀带对路基土体变形场作用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冻土路基破坏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以季节性冻土区环青海湖段青藏铁路路基冻害为背景,通过现场采集的粉质黏土人工盐渍化后,考虑温度、水分、盐分、压实度4个因素进行室内冻胀试验,测试了不同温度环境下路基土体的冻胀率。根据试验所得参数,建立BP神经网络冻胀预报模型对土体冻胀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运用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误差为1%~5%。  相似文献   

5.
分析兰新铁路冻害的原因,提出了兰新铁路冻害分为道床冻害和路基冻害,道床冻害是由于外界黄土进入道床及翻浆冒泥而产生。通过室内试验数据,说明路基土的土质、含水率及温度是路基冻害的主要原因。阐述了兰新铁路冻害整治的思路及措施。  相似文献   

6.
软式透水管整治兰新铁路路基冻害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路基冻害严重影响了铁路提速,相关部门曾用过一些措施处理,但效果不明显。介绍以新型土工合成材料软式透水管整治兰新铁路路基冻害,通过对现场实测路基含水率、路基冻胀量及路基地温变化的分析表明,软式透水管在路基中具有通风、疏干排水等的作用,在抑制路基冻胀方面的效果很显著。  相似文献   

7.
以青藏铁路西格段季节性冻土区路基冻害为背景,通过现场采集典型分布的粉质黏土,考虑温度、水分、盐分、压实度4个因素,进行室内冻胀试验,测试不同温度下路基土体的冻胀率,分析不同含盐量、含水率、压实度和温度下的冻胀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压实度和含盐量的试样,冻胀率随含水率增加逐渐增大;随着含盐量的增加,土体的起胀温度逐渐降低,土体的冰点也随之降低;含盐量低于1.0%时,随着压实度的增加土体冻胀率呈增大趋势,含盐量为2.0%时,土体冻胀率不随压实度的变化而变化,进一步增大含盐量时,土体的冻胀率随压实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作者将冻害分为表层冻害和深层冻害。表层冻害是造成路基冻害的主要形式。产生冻害的原因除降水、低温和土质因素外,主要还与不良的道床结构、排水系统不完善、线路中修周期过长及不符合作业标准的作业方式因素有关。对路基冻害的整治,本着经济节约的原则,对表层冻害,应着重从完善排水系统,加强线路中修,改善道床结构等方面入手。对深层冻害,则应在加强线路中修、改善道床结构的同时,加强路基横向排水。  相似文献   

9.
以西北地区的黄土路基为研究对象,以夏秋季节大气作用下的降雨—蒸发作用对路基湿度场、温度场以及变形的循环作用机理为研究目的,采用室内物理力学试验、人工填筑模型试验等多种研究方法,详实展开了降雨—蒸发循环作用下非饱和黄土路基土体含水率、温度、孔隙水压力以及变形的动态响应规律和稳定性研究;并对不同大气作用下,路基土体湿度场、温度场以及横向变形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非饱和黄土路基边坡在降雨入渗过程中,对应着一个临界入渗强度,路基边坡的表层土体含水率的变化比较明显,中雨对路基土体湿度变化的影响深度最大,路基不同位置土体含水率受到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非饱和黄土路基中水分的入渗速度要大于蒸发速度。  相似文献   

10.
北疆铁路四高区间路基冻胀病害治理工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郑勇  李舟 《路基工程》2006,(5):149-150
以北疆铁路四棵树至高泉区间的路基冻害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路基冻害产生的原因和治理工程措施,可供同类路基病害治理借鉴。  相似文献   

11.
车辆动荷载作用下黄土暗穴对路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针对车辆动荷载作用下黄土暗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运用有限元方法对其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分析中将车辆通过时路面所承受的动荷载简化为落锤式弯沉仪(FWD)产生的动态冲击荷载,考虑了路面的实际结构体系以及车速、洞径、埋深和偏移距离等主要因素的影响。找出了临界洞室埋深随洞径和偏移距离变化的规律,并确定出了路基下伏暗穴治理范围,同时对动、静荷载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计算中,可以将静载乘以某一“放大系数”作为计算荷载进行拟静力分析。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高山垭口缓坡地带为高含水滑坡多发区。治理该类滑坡,根据滑坡性质、规模、地形地貌、公路与滑坡的位置关系,采用简易盲沟、渗沟及集水井、仰斜排水孔等措施尽快排出滑体地下水,同时结合公路边沟、涵洞等设置完善的地表排水体系,减少地表水的不利影响,可以达到治理滑坡,稳定路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土洞注浆处理施工技术在广梧高速公路加固岩溶路基的实践应用,预防路基塌陷失稳,保证路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施工工艺工效高,费用较低,操作简单实用,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保证采空区道路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通过对煤田采空区注浆工艺的研究,确定了施工中注浆孔的布置形式、注浆施工顺序、注浆施工控制参数和注浆结束标准,以及注浆效果的检查方法。重点介绍了自下而上分段纯压式注浆施工工艺和孔口封闭纯压式注浆施工工艺,很好地指导了煤田采空区预留煤柱段路基抗变形注浆治理工程的施工。  相似文献   

15.
通过荣乌高速公路采空区的注浆治理工程,论述了注浆法成孔、帷幕孔注浆施工、注浆孔注浆施工的关键技术,根据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对采空区注浆法处治提出一些改进措施,同时指出应遵循采空区注浆质量检测方法、要求及采空区公路路基的变形控制标准,以确保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柴元四 《路基工程》2019,(2):120-124
为研究盾构隧道开挖对既有铁路路基的影响,基于相似比理论建立室内大型试验模型,模拟盾构开挖扰动作用下周围土层及既有铁路路基的受力变形过程。结果表明:模型试验能较好地反映盾构下穿对土层及地表线路的影响;盾构隧道轴线方向各土层土压力变化较两侧明显,其中在一倍洞径范围内土体是受扰动影响的重点区域;模型试验中盾构下穿开挖导致既有线路沉降变形呈近似线性,若增加埋深,既有路基沉降速度及沉降量将大幅降低。建议在盾构施工前对既有铁路的下穿段路基进行加固,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7.
鉴于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因其对两钻孔间的地质变化规律无法准确无误地描述,故给建筑物的地基和基础设计带来一定的缺陷。为此,基槽检验显得十分重要。该文就钎探验槽和地基的局部处理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依托十堰某高等级公路高填方路基工程,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监测对三种施工方案的陡坡路基变形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陡坡高填路基沉降曲线呈“勺型”,路基各点沉降差异较大,采用开挖台阶和路基内部加铺土工格栅的措施对路基沉降量和沉降规律影响微弱;陡坡路基边坡水平位移先增加后减小,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第二级边坡处,开挖台阶对路基边坡水平位移影响较小,采用路基内部加铺土工格栅的措施不仅有效减少路基边坡水平位移,还可增加路基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林顺  邬凯  崔臻  向波 《路基工程》2021,(4):199-205
基于长宁地震高速公路路基震害调查成果,系统分析了路基震害影响因素、分布特征及成灾模式,发现路基震害受损程度与距震中距离、断层发育情况和路基结构形式密切相关,半填半挖路基震害特征最为突出。在路基土动力学特性试验获取的力学参数基础上,开展三维动力数值计算分析,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半填半挖路基相对于两侧填方路基更容易受到地震灾变作用,其填挖交界面出现较大塑性应变,坡顶出现较大朝向坡外的永久位移,该结果与震害调查中路基破坏现象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