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监测通常采用传统的算法,由于传统算法主要根据人的经验判断,主观性强,且费时费力。提出了一种基于BP算法及相关理论,在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监测实体工程中进行了应用与分析,对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数据进行简化处理,提高了沉降观测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结果表明:BP算法的理论值与实际观测值相比误差较小,处于0~1范围内,观测准确性处于95%~98%之间,数据处理时间主要集中在23.2s, BP算法对水位沉降、土壤沉降的观测频率、时间、准确性均优于传统算法,符合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监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软土路基上进行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时,软基监测工作非常重要,其目的是通过先进的测量技术来观测和预测软土的变化,从而控制软基稳定、减少工后沉降及差异沉降。文中阐述了软土路基监测项目、监测断面布置、监测频率和控制标准,并对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软基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分析影响软土路基沉降的主要因素,针对软土路基沉降因素提出相应控制措施。目前各种沉降预报方法还不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施工现场监测仍是沉降和稳定性预测和控制的主要手段,文中以马芜高速公路为例,讨论软土路堤沉降及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4.
软土地基路基超载预压卸载时间的确定是软土地区公路工程建设中面临的技术难题之一.路基规范对卸载时间采用双标准控制,采用超载预压一段时间卸载后,地基沉降速率会发生变化,其沉降速率控制标准也有所不同.该文首先分析软土地基路基最终沉降量和填土高度的关系;结合实际工程——天津滨海新区软土地基桥头段路基采用加固土桩及预压处理时的实测沉降数据,运用双曲线法,根据预压土顶的沉降速率确定路床顶的沉降速率从而判断沉降速率是否达到规范规定值.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滨海新区软土地基路基上的加固土桩+预压处理路段,双曲线对于预压半年内的沉降拟合和实际情况最相符;根据路床顶的沉降速率方程判断卸载时间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离散元模拟数据进行极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软土厚度路基坡度地基承载力;并据此提出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控制措施。基于最小二乘法原理,建立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的回归预测公式,定量描述了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为掌握广州南沙港快速路桥头软土路基沉降特点,为路面维护提供依据,对该路段桥头路基进行了沉降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广州南沙港快速路桥头路段软土路基沉降日趋好转,部分桥头路基沉降趋于稳定,一般桥头路基沉降普遍大于涵洞桥头路基沉降;采用双曲线预测方法对桥头路基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部分监测断面剩余沉降仍然很大,这些路段是今后监测的重点,预测路基长期沉降量可为线路调坡加铺工程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经常碰到软土路基处理的情况,塑料排水板是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方法之一.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可缩短软土层的压缩排水时间和路基沉降时间,加快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路基的工后沉降.从理论上对打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反映出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地基压缩沉降和固结稳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能否正确计算路基的沉降,对于预测路基的变形保证公路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高速公路现场的实测数据,将一维和多维非线形弹性理论应用于路基沉降的分析之中,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力求找到计算路基沉降的合理方法。希望能够为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沉降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能够为以后的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施工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提出某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稳定性的监控方法。首先,给出地层概况及断面传感器埋设技术;其次,研究填筑期软土路基稳定控制标准;第三,分析高速公路软基的监测方法;最后,考虑参数时变提出基于时变灰色GM(1,1)沉降预测模型的堆载卸荷标准,提高路基沉降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东北寒冷地区塑料排水板法处理软土路基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经常碰到软土路基处理的情况,塑料排水板是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方法之一。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可缩短软土层的压缩排水时间和路基沉降时间,加快软土路基的固结速度,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路基的工后沉降。从理论上对打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前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反映出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土路基的有效性,为进一步研究分析地基压缩沉降和固结稳定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常规GNSS自动化监测和传统路基自动化监测技术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北斗融合多源传感器技术的铁路软基稳定性监测系统的架构及实现路径,并以北斗融合静力水准在软基沉降变形监测中的应用为例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 表明:北斗融合静力水准沉降监测系统为路基监测提供了统一的时空信息基准,可满足铁路路基从建设到运营全生命周期对沉降监测...  相似文献   

12.
结合蒙内铁路DMK7+660~+920软土地段高路堤地基实际工况,建立软土高路堤稳定与沉降计算模型并验算,同时比较“碎石桩加固”和“基底换填+强夯+反压护道”两种方案。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的松软土地段高路堤在沉降和稳定性方面不能满足要求;路基沉降最大位置位于路基中心,其次为左右路肩及左右边桩,且左右路肩沉降趋势相同,左右边桩沉降趋势相同;从沉降监测数据和运营状态来看,采用“基底换填+强夯+反压护道”方法,保证了蒙巴萨西站高路堤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段落进行沉降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孔隙水压力和土压力监测等方法,确定软基处置方案合理性和施工控制过程的有效性,以保证路基强度和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蒋向军 《路基工程》2023,(1):159-164
基于某沿海高速铁路采用管桩+桩帽加固路桥过渡段深厚软土路基,建立土-路基-桥台-桩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高铁路基加固后的桥台及台后过渡段路基的变形特性进行分析,并与实测值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管桩和桩帽组成的新型结构对路基进行加固,可较好地控制桥台和路基的沉降,缩短沉降稳定时间,可用于无砟轨道路基软土地基加固。  相似文献   

15.
基于胶新铁路路基沉降监测和预测研究,分析了试验段软弱土路基的实测沉降及其变化规律,并对各断面在通车前后的累积沉降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路堤自重作用下,路堤各部分土体均表现为沉降变形;线路上碴和铺轨阶段沉降较大;正式通车3个月后,路基在自重和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沉降较大;选用不同的预测方法拟合同一工程的不同阶段,能得到更确切的沉降信息,使之服务于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16.
京沪高速铁路济南西客站软土路基沉降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柳 《路基工程》2012,(1):15-17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突飞猛进,为保证安全运营,对其路基的处理尤其重要。对京沪高铁济南西客站软土路基工程的沉降数据,分别采用灰色模型GM(1,1)和双曲线模型两种方法建立了预测模型进行分析,并编程作数据处理。结果表明:灰色模型GM(1,1)对软土路基的沉降评估更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各种地质情况,软土地基是常见的地质问题之一。城市道路的路基是路面的基础,应满足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由于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和抗剪强度很低等特点,当遇到软土作为路基基础时,应采取各类地基加固处理措施来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使得城市道路能满足设计的要求。以湖南省益阳市经济开发区团圆南路道路工程为案例,通过FLAC3D数值计算,详细介绍了建立软土路基堆载预压结合塑料排水板复合加固有限差分法模型的步骤,通过数值模拟得到软土地基在堆载预压结合塑料排水板作用下的响应情况,并得到预压荷载施加后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揭示了软土路基在堆载预压结合塑料排水板作用下的孔隙水压力、固结沉降分布特征,最终,获得了软土路基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各层总沉降、各层的分层沉降随着深度方向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对软土地基处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由于泡沫轻质土浇筑的路基属于整体性结构,加之轻质土路基作用下地基的沉降量小,因此轻质土路基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应有更大的适应性。以广佛江快速通道江门段一标段的试验工程采用气泡混合轻质土换填部分路基为例,根据现场监测数据对气泡混合轻质土在深厚软土路基浇筑过程中的路基基底应力、应变和路基分层沉降规律进行分析,并讨论了软土地基泡沫轻质土路基荷载的分布和传递规律。  相似文献   

19.
考虑软土结构性损伤的路基沉降预测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较好的预测工后沉降,从软土的结构性入手,考虑天然软土的结构性损伤,减少由于软土的扰动、损伤对计算结果精确性的影响,对受扰动软土的弹性力学特征值进行了修正;结合反分析方法,由沉降固结计算的角度对模型参数进行反分析,预测了沉降趋势,并与实际观测数据及理论计算数值进行比较,对工后沉降做出合理地预测.结果表明,软土路基沉降...  相似文献   

20.
雷丹  江鹏锐 《路基工程》2022,(1):98-102
依托四川省某软土路基分级填筑工程(5级),通过在路堤中部剖面布设沉降管和在坡脚布设水平测斜仪的方法,监测分级填筑过程中的路基变形指标;采取实测沉降值和单日最大侧向位移双指标沉降控制方案,拟合验算各级填筑的最佳沉降时间节点;计算标准沉降时间对应的单日最大侧向位移并验证其规范性.结果 表明:软土路基在分级填筑施工过程中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