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建辉  徐长荣 《城市车辆》2003,(4):43-44,56
为更好地解决资源和环境的问题,汽车发动机必须向轻质高效、高寿命、低油耗、低噪声、低排放、低振动、易启动的方向发展,而增压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想途径,本文综述了发动机增压技术的概念,讲述了增压方式及增压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rever 《当代汽车》2006,(11):70-71
上期我们把废气涡轮增压技术和大家讨论了一下,这次我们将接着和大家讨论增压技术的另一个强者——机械涡轮增压系统,奔驰后面的“KOMPRESSOR”单词表示的就是机械增压。废气涡轮增压和机械涡轮增压各有特点和利弊,使发动机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状态。  相似文献   

3.
4.
各位编辑。你们好: 1.我知道涡轮增压是怎么回事,那机械增压呢?  相似文献   

5.
《汽车杂志》2006,(4):220-222
编辑们:你们好!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各位: 1、VOLVO地心引力车的动力是什么?工作原理是什么?  相似文献   

6.
蒋怡 《汽车生活》2008,(11):111-115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样的事终究不现实,但要让马儿少吃点草、多跑点路却还是有办法的。我们知道,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燃料与空气混合,点燃或压燃后产生推动活塞的力量,通过一系列传递,推动我们的车辆前进。现代科技中提升发动机性能的手段多种多样,但归根溯源,提高燃烧效率是一项根本措施,增压技术因此诞生。  相似文献   

7.
增压技术推动了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发展,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综合应用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型增压技术。本研究从分析增压技术发展趋势入手,对增压技术的未来发展作了预测性分析,提出了未来增压发展的技术特征;通过跟踪机械增压、电动增压、电辅助增压、液力驱动机械增压等几种离心式辅助增压技术的发展,研究了机、电、液、气4种能量形态耦合驱动的应用特点,研究了不同型式增压器的复合应用特点,比较了这几种增压型式的技术特点;对大功率、大排量车用发动机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轮同     
《汽车杂志》2012,(4):86-87
V型8缸引领了全球高性能车坛数十年,从自然吸气到机械增压再回归自然吸气,最终双涡轮增压一统江湖。可说是走过了千山万水,才有今日令人折服的完美表现。  相似文献   

9.
发动机增压是很传统的提升动力和燃油经济性的措施,同时它还能减少发动机有害废气排放量,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传统的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都存在着不如人意的地方,把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不失为一种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增压技术推动了往复活塞式发动机的发展,随着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综合应用和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型增压技术。本研究从分析增压技术发展趋势入手,对增压技术的未来发展作了预测性分析,提出了未来增压发展的技术特征;通过跟踪机械增压、电动增压、电辅助增压、液力驱动机械增压等几种离心式辅助增压技术的发展,研究了机、电、液、气4种能量形态耦合驱动的应用特点,研究了不同型式增压器的复合应用特点,比较了这几种增压型式的技术特点;对大功率、大排量车用发动机的应用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6110Z 型增压柴油机的总体布置、结构特点和主要试验结果。经1000h室内可靠性试验、3000次冷热冲击试验以及50000km 道路试验。证明该机重量轻,动力性,经济性好,可靠耐用。  相似文献   

12.
13.
《汽车杂志》2003,(3):180-181
  相似文献   

14.
孤品迈巴赫     
《汽车杂志》2006,(9):223-223
编辑大侠们:辛苦了!有几个问题请教各位,你们是最棒的,一定难不倒你们。1.除了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还有什么增压?2.怎样分辨自动变速器到底是几速的呢?3.能介绍迈巴赫57S和迈巴赫Exelero吗?4.兰博基尼生产过越野车吗?如果有,那么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5.
废气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增压压力是一个关键性的控制参数 ,传统的机械控制方法所达到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 ,采用电控的方法对增压压力进行闭环控制 ,可使增压压力随着节气门后的进气压力而变化 ,使增压压力达到合理的数值 ,并改善增压汽油机的使用特性。文中分析并提出了增压压力的理想控制值  相似文献   

16.
增压技术和缩小排量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功率发动机在城市行驶工况中因负荷率太低而使其燃油经济性极差。于是,如何通过转移发动机工况点以求降低发动机的比油耗,成了世界汽车行业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大功率汽油轿车,在不放弃汽车动力性的前提下,通过增压来缩小排量有着巨大的节能潜力。因此,增压技术在国外轿车汽油机上的应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增压技术和缩小排量策略》一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 众所周知,增压技术用于柴油机首先是为了提高升功率,同时也为了解决碳烟和碳氢化合物排放的问题。但是,汽油机增压至今尚属罕见。其原因之一就是增压会给汽油机带来更大的爆震倾向。在少数采用了增压技术的汽油机中,它们的爆震控制比自然吸气式汽油机中更加复杂,而且单单依靠调低增压压力和推迟点火往往还不能完全控制住爆震,以致人们不得不适当降低增压汽油机的压缩比。很自然地把人们的思路带到了可变压缩比电子控制。这是国外目前汽油机的发展方向之一。本刊接下来将介绍国外的可变压缩比电子控制技术。 在柴油机中已广泛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器,在汽油机中遇到了新问题。首先是涡轮增压器本身固有的低速响应特性比较差的问题,在汽油机中更为突出,因为汽油机采用量调节,它的废气流量跨度范围太大,低速、低负荷时废气流量太低。其次,在汽油机暖机阶段中需要利用废气的热量加热三效催化转化器,而废气涡轮增压器正是从废气中吸取热量的装置,因此对暖机排放控制会产生不利影响。本刊将专门介绍采用涡轮增压器的汽油机如何满足ULEV的排放要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帕萨特B5(Passat)1.8T轿车,配置了AWL型涡轮增压发动机,与原ANQ 1.8L发动机相比,排量不变,功率得到大幅度提升,输出功率达到110 kW(5700 r/min时)。AWL型发动机由ECU对增压压力进行集中控制。ECU针对不同的运行工况,设定了不同的增压目标值。它利用2个控制电磁阀N75 N249和增压压力传感器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对发动机增压后的特性改变对汽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为采用增压柴油机的汽车在设计及使用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20.
边跃章 《陕西汽车》1989,(4):27-36,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