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轨道交通》2011,(4):12-12
过去20年,中国城市人口急速增长。目前,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达到171个。其中,23个城市的人口在200万到400万,有10个城市的人口超过400万。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之快由此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人口快速向大城市集中。经济转轨过程中,城市的经济职能不断加强,居民的经济、化活动更加频繁。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强,往往使城市交通总量以2~3倍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增长。城市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和缺乏管理的郊区化,使得市民出行次数增多和出行距离增大。一些大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显示,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人均出行次数和出行距离增长了15%-30%。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人口已达65亿,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等国的城市人口已超过全国人口70%,德国、丹麦、日本的城市人口已达80%。世界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导致车辆增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和交通拥挤,将是世界大城市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发展大容量、无污染、高效率的轨道交通,已日益成为世界性大城市交通发展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09,(6):39-39
目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在农村人口不断转移到城市、城镇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也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出现。在与来自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的对话中,记者就中国城市化发展现状、趋势以及轨道交通建设话题进行了提问。  相似文献   

5.
刘磊 《交通与运输》2008,24(3):23-24
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树立城市公共交通主导地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无疑是缓解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一、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 1.实有人口201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888万人 2008年底全市实有人口达到2013万人,同比减少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888万人,同比增长1.6%;暂住人口125万人,同比下降22.4%。  相似文献   

7.
世界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导致车辆增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65亿,百万人口以上城市已激增到400多个;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等国的城市人口已超过全国人口的70%,德国、丹麦、日本的城市人口已达到80%。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缓和交通拥挤,将是世界城市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 1.常住人口2347万人,同比增长1.9% 2011年全市常住人口2 347万人,同比增加44万人,增长1.9%(图1). 数据来源 上海市统计局 备注:常住人口包括本市户籍人口与居住满6个月的非本市户籍人口;暂住人口指居住未满6个月的非本市户籍人口.  相似文献   

9.
<正>一、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1.实有人口207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921万人2009年全市实有人口2075万,同比增加62万。其中,常住人口1921万,同比增加33万,增长1.7%;暂住人口154万,同比增加29万,增长23.2%。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深圳市的城市人口总量也在爆炸式的膨胀。大量外来人员大大刺激了深圳市长途客运市场的持续繁荣。  相似文献   

11.
<正>一、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1.常住人口2 426万人,同比增长1.4%2014年全市常住人口2 426万人,同比增加11万人,增长0.5%(图1)。其中,常住外来人口996.4万人,同比增加6.4万人,增长0.6%。备注:常住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省市人口。其中,常住户籍人口不包括离开上海半年以上本市户籍人口,但包括出国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常住外省市人口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人口。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人口已达65亿,美国、法国、荷兰、加拿大等国的城市人口已超过全国人口的70%,德国、丹麦、日本的城市人口已达80%.世界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导致车辆增多,给城市带来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缓和交通拥挤,将是世界大城市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发展大容量、无污染、高效率的轨道交通,已日益成为大城市交通发展的首选模式.城市轨道交通有多种方式,其内涵也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和计量经济学分析工具,对城市道路、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进行定量研究.得出三者的作用路进为:经济增长对道路建设的作用微弱,而人口规模对道路建设的作用显著.但经济增长能扩大城市人口规模.道路建设对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没有显著影响.部分原因可能会使道路建设超前于经济需求.  相似文献   

14.
《轨道交通》2011,(4):47-47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飞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城市病日益凸现,越来越拥堵的交通和愈发紧张的城市空间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如何完善交通规划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如何科学的开展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如何将地下空间和交通规划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5.
亚洲正处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目前有超过一半的亚洲人口居住在城市,据联合国估算,截至2050年,这一数目将从目前的19亿急速增长至33亿。其中,中国城市将吸纳3.41亿人口(超过美国的人口总数),而印度的城市人口也将在同期增加4.97亿。城市化进程和收入增长将带来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解决相应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是政府必须面对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急剧增长。“十一五”期问,我国人口在庞大的基数上还将增加4%,城市化进程将加快,经济总量也将保持持续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据中国固废网《2008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行业投资分析报告》相关数据和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7)显示,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发展及空间格局关系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关系到国家整体城市群发展战略的实现。本文通过构建城市最优人口规模理论模型,利用2009—2020年数据,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计算长三角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市的最优人口规模,并结合城市体系位序—规模法则中的齐普夫标准分布指数,测算了基于城市群人口空间格局优化目标的长三角城市群的其余城市人口规模。通过计算发现,长三角城市群超大城市人口规模过大,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不足,大城市人口分布相对合理,中小城市人口规模过小。最后,本文依据上述发现得出了针对不同城市发展与人口调控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密集、机动车辆的增长,城市自然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绿色植物能吸收有害物质及二氧化碳.排放出氧气,有效减轻空气污染,还能除尘、杀菌、降温、增湿、减弱噪音、防风固土.对改善城市小气候、净化空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市绿化中道路绿化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专题导读     
1978—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由17.9%提高到51.3%,年均增长约1个百分点,是世界同期城镇化平均速度的2倍多。伴随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交通拥堵形势日益严峻,城市交通系统面临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大城市人口增长屡屡突破城市总体规划控制目标,人口规模跳跃式增长、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导  相似文献   

20.
鲍勃 《交通与运输》2012,28(5):33-33
近年来,上海机动车保有量持续高速增长,给城市动、静态交通带来了严峻的压力。特别是中心城区,因其城市人口与功能最为集聚,道路资源先天不足,道路停车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